何思宇 吳 磊
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
網絡資源在鄉鎮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以淮安市為例
何思宇**吳 磊
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我國鄉鎮地區小學英語教學已實施多年,一直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發展速度較慢。本文通過對淮安市多所小學的調查,旨在分析網絡資源利用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英語教學;鄉鎮小學;網絡資源;對策
當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區域性差異仍然很大,學校的“等級”嚴重影響英語教學的質量。其中,為了解網絡資源在此差異中的影響作用,特做調查,希望對改善小學英語教育區域性差異有些幫助。
此次調查地在淮安,筆者以縣實驗小學、鎮中心小學、農村小學各兩所為調查對象(下文中鎮中心小學和農村小學統稱為鄉鎮小學)。發放的調查問卷有兩種,分別是“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兩份問卷針對調查人群和調查目的設計問卷內容。其中,學生問卷發放600份,收回569份,收回率94.33%,教師問卷發放60份,收回52份,收回率86.7%。
(一)學生的學習情況
1.學習興趣及態度
調查顯示,在鄉鎮小學有28.3%的在英語課堂態度問題的單選題中選了“很認真”一項,52.2%的學生選了“比較認真”一項。在英語學習興趣問題的單選題中選“非常有興趣”的學生占57.8%,29.9%的學生選了“比較有興趣”。有大約70%的學生認為自己上課回答問題積極踴躍。所以有八成的學生對待英語學科是認真且感興趣的,上課積極性也比較高。
2.課外接觸英語的途徑
調查顯示,鄉鎮小學的學生家長大多不會說英語,即使了解一二也很難輔導學生學習英語。城市小學的學生在課余更多地通過學校和家中的英語書籍以及電影院接觸英語,而在鄉鎮小學,學生課余接觸英語更多地是通過網絡,這一比例大約有39%(詳見表1)。網絡資源的利用固然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增加學生課外接觸英語的機會,彌補家長輔助的不足,但小學生年齡尚小,對網絡信息的篩選能力和自制力還不足,還需要實時指導與監督。

表1
(二)教師的教學情況
1.學校的管理方面
(1)英語學科的重視度。調查數據顯示,在接受調查的鄉鎮小學英語老師中有80%的人認為,在他們的工作單位英語學科的地位不如語文和數學這兩門傳統意義上的“主科”。鄉鎮小學只有40%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學校有英語類競賽,相對城市小學80%的比例來說少了很多。在實地調查過程中,部分教師表示英語學科的受重視程度不高會影響教學熱情,在課前準備的工作中也會容易懈怠,學校給予的教學資源而言相對較少。
(2)“再教育”進修培訓現狀。“教師培訓是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總的看,農村教師培訓機會少,培訓質量尚未達到預期效果。”[1]調查顯示,鄉鎮小學教師進修培訓的機會很少而城市小學的老師接受培訓的機會相比多很多,培訓形式也更加多樣化,涉及的內容也更加豐富。鄉鎮小學教師在課堂多媒體使用方面的培訓更是少之又少,導致許多老師在備課時想到的課堂呈現形式總是局限于黑板等媒介,電子資源利用的很少。
(三)學校網絡教學資源使用情況
據調查,根據要求大多城市小學教室和鎮小學教室都配備了教學投影儀,但農村小學幾乎沒有多媒體設備。鎮中心小學的英語課堂還是傳統的授課模式,除公開課之外很少使用現有的電子教學設備,網絡教學資源也很少。據調查,城市小學這幾年已經陸續建設了可供學生和老師登陸的在線的教學系統,系統平臺的英語教學資源多種多樣,學生可以自主學習自主答疑,也可以增強師生課外互動,這在鄉鎮小學是沒有的。
提高鄉鎮小學英語教學水平需要多方努力,筆者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上文提到,鄉鎮小學教師的教學模式還沿用傳統的照書說書的模式。小學生想要保持注意力集中聽講本就困難,這就需要更加豐富和有吸引力的課堂呈現形式。“人的大腦對經驗的學習是浸潤在情景中的,教育中的情景作用不容小視。情景教學要求教師創設良好的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實際感受中主動建構知識。”[2]老師可以使用更豐富的教學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通過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們參與到課堂中來。這些方法并不難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網絡多媒體給學生帶來更多的網絡學習資源。這些資源的呈現形式多樣,歌曲、影視、動畫等都能很好地吸引住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可以增強學習趣味,很大程度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二)開拓網絡教學資源
在鄉鎮,學生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及經濟條件有限,所以鄉鎮小學學生課外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少,數字化教學資源相比而言則是經濟方便的輔導選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移動學習終端及學習環境逐步完善,數字教材成為教育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數字教材作為知識內容和學習活動的載體,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課外學習中,均可發揮重要的作用。”[3]鄉鎮小學因多方條件限制,就需要大力開拓數字化教學資源,把豐富多元的網絡資源利用起來。可以借鑒城市小學已有的在線平臺,充分利用機房設備,對學生定時開放,也可以增加寒暑假在線網絡課程,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機會和學習資源。
除了電子資源,紙質書英文書籍的儲量也很重要。但是“圖書館建設意識淡薄、館舍面積不夠,基礎設施短缺、藏書不足”[4]一部分鄉鎮小學的圖書館只是名義上存在的擺設,藏書量很少,英語學科的相關書籍寥寥無幾,這就需要學校領導重視校圖書館的建設,增加館藏書籍及與學科相關的在線音頻、影像等。同時,電子圖書館也是不可缺的一部分,需要增加與英語課程相關的課外書籍與輔導類書籍電子資源,方便學生老師及家長線下閱讀,找到有用教學與學習的資源,最大程度地輔導學生學習、幫助課堂教學。
(三)加強教師多元化培訓
調查顯示,鄉鎮小學英語老師對目前工作的滿意度遠高于城市小學的英語老師。他們熱愛這份工作,應該被給予應有的提升自我的機會和公正的待遇。但迫于現實,鄉鎮小學教師的培訓機會很少,想改變單一的課堂呈現形式也很困難。“制度和政策的認可體現在工資待遇、社會地位、相關政策支持、晉升與學習機會等等。”[5]鄉鎮小學教師需要更多的培訓機會,讓他們掌握利用網絡資源改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改善該地區師資質量,更體現了社會對這個群體的認同,自我身份認同感提升了,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會隨之增加。并且經過多元培訓,例如計算機基礎辦公功能的使用與網絡教學資源的搜集利用等,可以讓教師接觸更多的新方式新概念,通過網絡增強師生課內外互動,增強學習趣味性,提升教學質量。
通過本次調查,筆者發現鄉鎮小學英語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學校對英語學科的重視度相對較低,教師教學模式不創新,學校多媒體設備和網絡教學資源不足,教師培訓機會少等。要改善這些現狀這需要包括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多方合作。本次調查樣本有限,調查地域不夠廣,只能體現部分地區英語教學的區域性差異。全面改善我國鄉鎮小學的英語教學還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
[1]趙淑梅.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培訓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2(12).
[2]戴麗娟.情境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基于腦的學習與教學[J].學周刊,2015(10):40.
[3]尤佳鑫,孫眾,宋偉.數字教材的技術接受度與教師TPACK能力的相關分析——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11):102-108.
[4]高素俠.蘇北農村中小學圖書館現狀調查及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8):51-52.
[5]葉菊艷.農村教師身份認同的影響因素及其政策啟示[J].教師教育研究,2014(06).
何思宇,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學生;通訊作者:吳磊,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師。
G
A
1006-0049-(2017)12-0027-02
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省級指導項目“蘇北地區鄉鎮小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以淮安市為例”(項目號:20161033306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