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摘 要:大量研究證明,PCK理論因其獨特性、融合性和實用性等特點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成長、凝練學科知識體系、催生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作用獨特,效果明顯。本文重點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理論、新方法,淺析、探究高中政治教學中PCK理論的應用策略,旨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的積極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政治;PCK理論;應用
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是我國高中教學事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學科不僅對于增強學生的政治綜合能力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和作用,更是在強化學生辨別事物能力等方面意味深長。PCK理論也就是著名學者舒爾曼[1](美國)提出的學科教學知識理論,這一理論旨在將教學方法在各學科中不斷細化,以學生學情與學科內容的銜接為著重點,引導各學科教師將專屬的教學理論和經驗以及教學方式等向著以學生發展為最終目標的方向來進行學科性的轉化。為證實該理論對高中政治教學的應用價值,本文就PCK理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性探討,并作如下相關總結報告。
一、利用PCK理論巧妙開展導課并設計問題情境
作為高中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導課這一環節不僅旨在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旨在以事先學習教材相關知識和了解相關背景的基礎上,充分利用PCK理論為學生對新教學內容的學習創建相應的知識框架學習并設計問題情境。高中政治這一學科,實際上包含了道德、思想、愛國主義等多方面的知識,其對學生為人處世有著不可忽視的正面影響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稱職的高中政治教育者,大到國家大事,小到生活瑣事,其都應對各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積累和儲備,還應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綜合素質,以便能夠進一步發揮PCK理論對學生的教育作用。
比如:在教學《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選舉方式》(人教版)這一課程時,筆者在PCK理論的指導下將該課程內容進一步細致化,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巧妙開展導課并設計問題情境。首先,利用視頻播放器等軟件向學生展示某鄉村選舉村干部的選舉過程以及某市市委干部的選舉過程[2]。雖然學生并未參與這一系列選舉過程,但其父母或其他親屬會有參加,也會使學生對根部選舉方式產生直觀的認識。而通過這樣的課前導入,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發學生對選舉相關知識的探究興趣。而后,筆者趁熱打鐵,根據課前導入設計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回憶在生活中所見到的干部選舉過程,并要求其思考獲得選票的人有何共同特征?整個選舉過程又是如何開展的?如此細致化的教學引導,不僅將導課的作用最大化,同時也充分體現了PCK理論的指導作用。
二、利用PCK理論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獨立探索
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作用下,學生之間形成了對新知識的認知沖突。與此同時,學生在教師利用PCK理論所搭建的知識框架中進行自主學習時,對新的知識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困惑。獨立自主學習是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學習技能,而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的開展大多都圍繞學生的獨立學習來開展,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對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很有必要,同時,這也是PCK理論的最重要內容之一。
比如:在教學完上述《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選舉方式》這一課程后,筆者在PCK理論的細致化指導下,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就當地各村莊村干部的選舉方式和選舉過程進行實地考察訪問。首先,按本班級學生居住地的遠近情況來將其劃分為若干個調查學習小組;其次,囑咐學生準備好此次調查訪問活動所需要的一切物品;最后,要求學生認真記錄整個調查訪問過程,并最終作出一份相應的調查報告。在此過程中,筆者通過PCK理論的科學指導,將教學過程中的每一步都細致化,引導學生將教材中所掌握的相關知識內容很好地運用至生活實踐當中進行獨立探索,從而在無形中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
三、利用PCK理論提高學生在學習中團結協作的能力
在學生自主學習政治新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因個人的知識水平有限,當遇到難度較大的問題或困惑時,學生往往會百思不得其解。而此時,各高中政治教師應PCK理論與“因材施教[3]”的理論有機結合,在充分認識到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取長補短的團隊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比如:在教學《投資理財的選擇》(人教版)這一課程時,根據PCK理論和“因材施教”理論的科學指導,筆者要求學生首先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對股票的產生以及股票投資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進行初步講解,并同時結合當地的公司進行案例分析。在此過程中,筆者根據這兩種先進理論的指導,就學生個體的政治綜合水平來對此次學習活動進行細致性的分工,安排小組成員中政治學習綜合能力較差的學生收集相關的理論知識和資料;安排小組成員中政治學習綜合能力良好的學生就所收集的案例信息初步設置分析方案;安排小組成員中政治學習綜合能力較優異的學生根據已整理的相關資料和所設置的方案進行實質性的分析。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們互相幫助,大方分享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并共同完成投資分析報告。這就達到了利用PCK理論提高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為能夠不斷提高高中生的政治綜合水平,各從事高中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應充分發揮PCK理論的強大指導作用,以進一步推動政治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燕波,徐彤.PCK理論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學教學,2016,41(4):17-19.
[2]朱士超.支架理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綜合版),2014,(2):62.
[3]岳海.遷移理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