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 要:新課改下的中學學科教學要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去感染和激勵學生,讓學生在思想觀念上發生一些變化,主動且有意地去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關鍵詞:中學體育;學生;意志品質;培養
中學時代是學生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知識的學習,更要重視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為他們未來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體育運動本身就需要堅韌的意志品質作保障,從當前中學體育教學的目標來看,除了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一些體育運動和體育鍛煉的技能和技巧之外,還需要塑造學生品格,健全學生人格,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呢?
一、讓課堂成為學生意志品質綻放的舞臺
課堂不僅僅是知識的殿堂,也是學生的意志品質得到鍛煉的場所。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做練習,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并不是讓他們單純地放松的,可能學生在精神上會放松,遠離了學習文化知識的壓力。但是,體育練習讓學生在身體上得到了鍛煉,通過身體的鍛煉,以運動的形式讓學生能夠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支撐跳躍”是鍛煉學生自信、勇敢、吃苦耐勞的一個很好的運動項目。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先讓學生了解完成這個動作的基本步驟,讓學生知道學習對學生來說有什么實用價值,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但這并不表明學生對它沒有畏懼心理,畢竟這是一個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大的運動項目。教師可以把動作分解開來教學生,讓學生一步步地學,首先讓學生集體練習起跳、助跑、提臀側擺等分解動作,為做好連貫的動作打好基本功,同時也讓學生克服自己的膽怯心理,鼓勵學生勇敢、自信地完成練習。學生所做的動作可能會有不標準的地方,教師要及時糾正,認真輔導。不斷地練習助跑可能會讓學生感覺到累,其實這正是鍛煉學生意志品質的最佳時機,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揚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教師一定要抓住機會,鍛煉學生良好的意志力。
二、利用體育課堂常規教學培養學生優良心理品質
體育課的開始要對學生進行動員,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注意事項,結束時要進行總結評價。通過課前動員,對他們進行學習目的教育;通過競賽和游戲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果斷、機智和頑強的意志品質;通過隊列隊形練習培養他們的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們的反映速度、動作準確性和協調一致的能力;通過值日生借還器材和整理場地培養他們熱愛集體、熱愛公共財物的良好品質。通過這些常規教學的嚴格要求,有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里,有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我們要從集合、整隊這些基本的隊列紀律開始,培養學生的服從意識;要從準備活動動作規范到位來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要從每一個技術動作中讓學生清楚規范、合格的重要性。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不是簡單粗暴地懲罰,可以給學生解釋的機會,這樣就能夠清楚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針對學生思想上存在的不正確的認識,耐心地予以引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能夠慢慢地理解教師要求所在,也會服從于教師的日常教學管理和要求,這樣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三、利用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意志品質
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很多體育項目是學生喜歡參與的,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這種學習、參與的需求,培養其主動參與的意識,提高學生運動興趣,在運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自信心,從被動的體育運動到我要參與運動的這樣一個轉變。在課堂上應盡可能激發學生自我活動的能動性,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信任和尊重,學生都有榮譽感和好勝心,根據學生性別、體質、技能、技術等差異,可以通過球類、快速跑等教學比賽如“接力跑”“障礙跑”“三人排球賽”“三人籃球”“海式躲避球”等活動項目,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快樂的體育活動中體會運動的快樂,在不知不覺中讓他們在和諧的課堂中去主動追求運動知識,活動中學生的身心得到了鍛煉,意志品質也在不斷學習、合作、失敗、成功中得到了加強。
四、在困難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運動的魅力就是在不斷地挑戰自我和戰勝自我。體育課堂教學要有一定的難度,難度的標準應是:只要努力,絕大部分學生都能達到要求。教師要遵循由易到難逐漸加大難度的原則,教學中要從難從嚴要求,培養學生克服客觀困難能力。教師要善于創設“客觀困難情境”,對學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難度,加大運動量,使學生在克服困難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適應。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與主觀困難(如疲勞、小病、不愉快情緒等)做斗爭,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體育課不僅要通過鍛煉來培養學生的體質,而且還要通過鍛煉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使學生的意志品質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教師要鼓勵學生去戰勝自己,逐漸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磨練意志,使他們成為具有堅強意志的優秀學生。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必須長期堅持,有的放矢,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一抓到底,持之以恒;必須堅持嚴格要求和耐心教育相結合,針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形象化、故事化的方法,結合教材的實際,以表揚為主,循循善誘,不傷學生自尊。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給學生帶來快樂,真正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