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亞麗
(臨洮縣第四中學 甘肅 定西 730500)
摘 要:互動教學認為教學是教和學交互影響的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通過優化“師生互動”方式,創設互動活動來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分析新課標對聽力教學的要求的基礎上,本文將探討互動教學的理論基礎及原則,研究當前高中聽力教學的現狀,指出存在的不足,并且探究互動教學在高中聽力教學中的應用,得出互動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結論。
關鍵詞:互動教學;聽力;高中英語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為了幫助學生打好高中英語課程的學習基礎,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能自主解決問題,要特別強調讓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高中英語課程五維教學目標也從不同方面強調了培養學生用英語來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達信息的能力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由此可見,聽的能力對外語學習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一、目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公布以來,全國各所高中積極探索各種教學模式和方法來提高聽力技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客觀地分析高中聽力教學現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高考聽力趣味性低、課堂互動少,學生缺乏學習策略,在聽力中遇到的聽不清和聽不懂等困難多采取跳過的辦法,致使學生力喪失聽力主動性,造成了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效果不佳的現象。
(一)聽前準備不足
《新課標》在主要教學活動舉例中指出,聽前活動的目的主要是“明確聽的目的;激發興趣和欲望;熟悉話題;預測大意;處理關鍵詞;布置任務”。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聽力材料感興趣的學生僅占32%,65%的學生對聽力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識不了解,高達70%的學生不清楚聽的目的,15%的學生會在放聽力前對材料進行預測。由此可見,聽之前老師要與學生互動并合理的引導,老師應增加聽前互動活動,創設好的問題,幫助學生熟悉話題,明確聽力目的并能預測大意,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獲取信息的欲望。
(二)聽中策略不足
由于受高考壓力和同級競爭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很多老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認為多聽多練反復訓練,學生的聽力就一定能夠提高,導致聽力課堂采用非常單調的放錄音、做練習然后對答案的模式。對于聽力過程中學生難懂和需要獲取信息的地方,簡單地采用再次播放,直到聽懂為止的解決方法。20%的學生能準確劃出重點信息,29%的學生認為再次播放時能選出正確答案,83%的學生聽不懂時沒有想過為什么。此問卷調查雖反映了重復播放錄音的做法,卻并未分析困難出現的原因,對學生獲取信息和監控聽力的能力幫助甚少,費時費力見效慢;而且單調機械的練習容易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感到無趣,久而久之,會產生厭倦心理。
(三)聽后互動不足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聽后要包含適當的討論、材料主旨大意的復述以及更高形式的關于材料內容的寫作要求,老師要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做出恰當的評價。然而在實際調查中,老師放完錄音后會對學生表現進行評價的占21%,會經常要求聽后小組討論的占15%,聽完錄音后經常安排相關話題的口語或寫作練習的占10%。學生幾乎沒有主動參與的機會,也沒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空間和時間。這顯然是違背了新課標倡導的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理念。
二、互動教學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一)聽前準備
聽前最主要的任務是明確目標并做好準備,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或發放補充的資料來引入本單元話題及介紹相關信息,也可以加入互動活動或者創設好的問題來調動學生好奇心和興趣,同時檢測學生是否已經熟悉話題、清楚任務目標。最后還要通過師生對話和意義協商來幫助學生正確地利用線索來預測材料大意,這樣學生才能在聽力練習中集中精力并成功地辨識重要信息,提高聽力效果。
(二)聽中策略
聽中階段作為聽力的核心部分,主要任務是通過聽力活動來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要在聽的同時完成練習,單純地聽和逐字逐句記筆記等方法,無法有效地提供學生記憶力和理解力,而且會耗費過多時間和精力。教師可以通過親身參與向學生展示和傳授一些有效的聽力策略。比如:快速記筆記,思維導圖等方法來幫助學生省時省力高效地完成任務。同時要引導學生利用元認知策略來監控和調節聽力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聽后互動
通過聽前和聽中兩個環節,多數學生已經基本掌握語言形式,那么聽后的互動可以確保學生能在互動中掌握語言的交際功能。教師可以通過個人問答或者小組討論等方式來檢查學生聽力效果,調整聽力中語言難點的輸入形式,反思難點形成的原因;恰當地評價學生表現,培養學生的自信和主動性;要求學生完成與主題相關的作文或者演講,將思想轉化為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在梳理主要線索和信息的同時,提高其它技能的運用能力。
三、總結
本文通過探討互動教學的理論基礎及原則,提出將其應用于高中聽力教學,以解決現存的一些問題的觀念。事實證明,互動教學有助于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能滿足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創造真實的情景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提供更多的交流、互動機會,促進意義的建構,實現知識和技能的均衡發展,是實施新課標改革中重要的英語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