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其鳳
摘要:本文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對進入第十三屆全運會預賽的高低杠前八名運動員成套動作進行整理和分析,能夠更便捷的了解當前我國高低杠的水平。針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正,希望本文能給予教練員和運動員幫助。
關鍵詞:高低杠;女子;發展現狀
全國體操錦標賽暨全運會預賽于2017年5月5日在武漢拉開序幕。高低杠一直作為我國的優勢項目,為我國贏得了很多榮譽,它也是集難度與風險并存且對運動員的上肢力量要求特別高。因此,在高低杠的比賽中,對運動員而言,整套動作要想有質量的完成,必須要合理分配自身的體能和配合呼吸節奏。這一次的錦標賽,主要是為第十三屆全運會決賽選拔人才,是爭取進入決賽的入場券。本文通過研究更好地了解我國女子競技體操發展現狀,為全運會提供參考價值。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進入第十三屆全運會前八名的高低杠運動員為對象展開研究。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錄像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一)運動員的省份及出場順序
調查顯示:進入高低杠決賽的運動員大多都是來自北上廣浙、湖南和湖北,來自北上浙和湖北的都是1人,而來自廣東和湖南的都是兩人。調查可看出,高低杠在北上廣和浙發展的較好,這些地方都是位于江浙地帶和沿海城市。每個項目的發展和推廣,都與本地經濟水平和當地人對其的認知都有著莫大的聯系。出場順序對于運動員的發揮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全運會、世錦賽和奧運會等大型比賽中,出場順序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大賽組委會的監督下,根據資格賽的排名,讓進入前八名的運動員通過抽簽決定其決賽的出場順序。相對于其他的形式決定出場順序,抽簽可能是相對公平的一種形式。每個運動員的概率都是相同的,當然在這里面也會含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把這些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去掉,主要是運動員要有高超的技術、體能和相對穩定的心理素質,才是成功的關鍵,三者缺一不可。
(二)運動員的D分選擇情況
調查顯示:在難度選擇上,6.0以上包括D分大于或等于6.0都可以;6.0以下是D分小于6.0即可。調查得出,在高低杠決賽中,選擇D分在6.0以上的有5人,概率為62.50%;D分在6.0以下的有3人,概率為37.50%。這說明當前,我國的高低杠水平處于一種較高的水平,競技體操的成功,需關注成套動作的完成質量。因此,運動員在難度和完成上都要能夠協調和平衡發展,才能獲得成功。
(三)運動員成套動作的D分、E分和得分情況
調查顯示:D分和E分的相互關系,可根據D分和E分的得分進行比較。調查可知,獲得該項的前三名是羅歡、杜思雨和范憶琳,她們D分相同,最后E分卻不同。獲得第一的是浙江的羅歡,她整套動作穩定、注重每個動作的細節和有控制的完成,而其他運動員在高杠或低杠上有出現分腿和屈膝的現象。因此,只有她才有機會獲得冠軍。這說明要想獲得最后的成功,需要D分和E分達到最好的結合且成套動作中保持合理節奏。
(四)成套動作中出現的問題
根據對現場的觀摩分析每個運動員,得出以下結論:陳一樂在整套動作中出現脫杠1次、倒立不到位和落地跨一小步;作為本項冠軍的羅歡,動作算得上完美,但也有一些不足,如分腿3次和倒立不到位;劉杰瑜出現扭轉不到位、分腿、掉杠1次、分腿和落地跨一大步;王涔郁出現2次倒立不到位和落地失誤;范憶琳的整套動作可以說堪稱完美,但因為落地的失誤導致其錯失了冠軍的寶座;謝玉芬出現3次倒立未到位、2次分腿、4次屈膝和落地向前跨大步;杜思雨出現屈膝1次和3次倒立不到位;最后出場的老將朱曉芳出現掉杠1次、在倒立不到位3次、屈膝1次和落地跨一小步。綜合以上八名運動員的表現,說明在這次比賽中,除了羅歡以外,其他運動員的落地都存在問題,在平時的訓練中教練和運動員都應重視落地的重要性。落地是高低杠項目最后離開杠子的時刻,要有始有終,這樣運動員的成套動作才更具觀賞性。第二,掉杠是大忌,是比賽不允許的。在本次比賽中,有兩名運動員出現掉杠被扣除1分。比賽場上冠亞軍相差的僅是0.1-0.3,這一掉杠冠軍會離你越遠。第三,在杠上,除了范憶琳,其他運動員都出現倒立不到位現象。希望教練和運動員能重視以上問題,更好地讓高低杠的寶座能緊握手中,想辦法解決問題,使高低杠的成套動作質量有保障。因此,我們必須在不斷完善自我的基礎上,賽出水平和風格。
三、結論
通過本文的研究,看出我國高低杠整體水平發展較平衡,D分相差不大,有待提高和創新。要在保證D分的基礎上,提高成套動作的E分。對某些易失誤的動作進行調整和改進,提高動作規格,減少扣分,并在確保成套動作成功率基礎上,增強運動員的落地穩定性,才能在決賽上大展身手、創造奇跡!
參考文獻:
[1]國際體操聯合會,2017-2020周期《女子體操評分規則》.
[2]李效輝.從中、外高低杠運動員水平比較試析倫敦奧運會比賽前景[J].中國體育科技,2012,48(5):46-52.
[3]江山,周子靜.第11屆全運會女子體操高低杠決賽動作結構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1,32(3):3-6.
[4]田園園.當代女子高低杠的潮流動作及相關編排[J].運動訓練學,2015,5(21):44-46.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