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民生
【摘 要】本文闡明翻轉課堂對深入貫徹新課標理念、優化課程結構、提高課堂效率的意義,針對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偏低的原因進行分析,闡述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翻轉課堂 有效性提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B-0046-02
1996 年,美國邁阿密大學商學院的 Lage 教授首次提出了“翻轉課堂”的概念,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2000 年,《經濟學教育雜志》發表了關于翻轉課堂的文章,此后,翻轉課堂被正式推出。隨后,翻轉課堂的理念逐漸傳入到我國,廣大教育研究者和教師紛紛開始對翻轉課堂進行研究。筆者在查閱翻轉課堂的相關文獻后發現,2012 年,知網內有關翻轉課堂的文獻為 16 篇,到了 2015 年則達到了 2892 篇,由此可見翻轉課堂在我國發展迅速。同時,在應用上,筆者在調查后發現,從 2013 年開始,我國約有 45% 以上的教育機構都進行了翻轉課堂的嘗試,目前,持續使用的學校為嘗試學校的 35.7%。由此可見,雖然翻轉課堂在我國的理論研究較多,但是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翻轉課堂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際操作都沒有形成系統的結構。
高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關鍵階段,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尤其是高中語文。語文是高考的重要學科之一,在高考分數中占據大的比重,因此,絕大多數教師都傾向于采用傳統的教學法來進行教學,以保證學生能順利升學。無論是從翻轉課堂模式的本身還是高中語文教學思想的現狀來看,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語文中應用都存在著有效性較低的問題,筆者以此作為選題背景進行分析,思考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對策。
一、翻轉課堂對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升的意義
(一)深入貫徹新課標理念
新課改指出,高中語文要更加注重實踐,強調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因此,高中語文應該要順應時代的變化,改變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的便捷、快速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翻轉課堂能夠利用互聯網來實現傳統教學和信息之間的融合,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來了解知識點,通過網絡來獲取資源,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滿足學生對知識廣度的要求。在深入貫徹新課標理念的基礎上,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二)優化課堂結構
在傳統的課堂結構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所以通常都是“講解+練習”或“講解+提問”的模式。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了大量的勞動,所以使得課堂的有效性較低。而通過翻轉課堂,則可以對傳統的課堂結構進行改進,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視頻,在課堂上,完全可以轉化為“復習講解+提問+練習”的模式,這樣可以在課堂上同時完成提問和練習兩項步驟,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檢驗,還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來對知識進行記憶和消化,因此,翻轉課堂可以優化課堂結構,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高課堂效率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更加傾向于“教”的維度,而忽視了學生“學”的維度,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并且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弱,降低了課堂的有效性。翻轉課堂模式倡導的是一種“合作、自主、探索”的學習模式,滿足高中生的需要。高中生的思想發育已經較為成熟,就語文學科來講,高中生已經具備較為穩定的語文能力,通過翻轉課堂,能夠充分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上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二、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偏低的原因
(一)學校及教師方面的原因
1.學校方面
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夠平衡,使得不同地區的教育資源和師資配備不平衡,不同學校之間的硬件設備差距過大。眾所周知,翻轉課堂的應用需要信息技術、網絡環境及相對應的終端設備等,這些設備都是價格不菲,對于普通的高中來說是較大的壓力,因此,學習方面的設備投入不足將難以保證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從而使得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偏低。
2.教師方面
自翻轉課堂模式傳入我國以來,就有眾多的教師對其表達出了不同的意見,支持者有之,反對者同樣有之。筆者在研究中發現,有非常多的一線教師對翻轉課堂模式持有反對的態度,尤其是對于高中語文學科來說,在龐大的高中語文教師群體中,支持翻轉課堂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教師數量寥寥無幾。在這里,為了更直觀地表達,筆者整理了翻轉課堂和高中語文翻轉課堂的期刊文獻數量,歸納為表 1。
從表 1 中可以看出,從 2012 年開始,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文獻不斷增多,而關于高中語文翻轉課堂的文獻數量卻非常少。高中是面臨高考的關鍵階段,所以更多的教師都傾向于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保證學生在高考中的分數,不敢“冒險”使用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
(二)學生時間方面的原因
對于高中生的特征來講,高中生的年齡處在接近成年或剛成年的階段,因此好奇心較強,對新鮮事物接受的欲望也較強,因此對翻轉課堂的接受傾向較高,但是我們觀察高中生的學習內容和時間就可以發現,精力不足是導致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性較低的原因之一。高中生的課程設置分為高一階段、高二和高三階段。高一階段未分文理科,學生的學科內容較多,共計 9 科,大量的學科學習對學生造成較大的壓力,學生無暇在課后時間觀看翻轉課堂的微視頻;高二后改為 6 科,學生所學學科減少,但是即將面臨高考,大量的課后作業更加壓縮了學生的課后時間,學生觀看語文翻轉課堂微視頻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降低了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三)微視頻方面的原因
微視頻是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可以說,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的教學是以微視頻作為基礎,所以說,微視頻的內容和質量將直接影響到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在當前,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的微視頻中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微視頻內容過于形式化。很多高三語文的微視頻都過于形式化,無論是視頻的內容還是節奏都是從訓練學生的做題能力和應試能力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語文學科的特點來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自主能力,缺乏科學性。
第二,微視頻難以適應學情。教育資源共享是一項趨勢,因為這可以降低絕大多數教師的勞動,減輕教師的壓力。所以,“鳳凰微課網”“中國微課網”等優秀的教學微視頻平臺成為了眾多高中語文教師選擇微視頻的主要來源渠道。但是從本質上來講,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學生有著較大的差異,所以這種完全依靠共享的微視頻難以適應不同高中學生的不同學情和不同語文能力,從而導致了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較低。
三、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一)學校理性實施翻轉課堂,轉變教師傳統思維
1.學校角度
從上文的分析中看出,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實施需要信息化的環境來作為保證,因此,學校要具備充足的資金和設備來保證翻轉課堂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實施。針對當前部分地區學校設施配備不齊的問題,筆者認為,學校需要理性地對待翻轉課堂,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在必要時,尋求政府、社會及當地企業的支持和幫助,盡可能地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足夠的設施,從而提高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2.教師角度
對即將面臨高考階段的高中情況來講,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充分地了解翻轉課堂的先進意義,及其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的必要性和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轉變教師的傳統思維。學校需要給予教師充分的支持,通過組織學習、教師自學、培訓等形式讓教師理解并掌握翻轉課堂的具體應用方法,從而提高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二)科學設置學生觀看微視頻的時間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較為靈活的教學模式,微視頻的觀看時間也并不是一成不變,因此,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的上課時間及學習安排來科學地設置學生觀看微視頻的時間。
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學校+家庭”的形式來進行。在學校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避免學生產生抵觸心理,然后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和午休時間來進行微視頻的播放。在家庭中,教師要和家長進行充分溝通,讓家長為學生觀看微視頻創設相對安靜的環境,必要時,還可以采取陪同、鼓勵等方法來提高學生觀看微視頻的積極性。在這種科學設置學生觀看微視頻的環境下,提高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三)合理整合微視頻資源
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與微視頻的內容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需要合理整合微視頻資源。針對現有的問題,筆者認為,要從兩個角度進行。
第一,增強微視頻的教育效果。微視頻的設計應不僅僅將目標定位在做題和應試上,而且要結合翻轉課堂的理念和新課改的要求,將微視頻的目標定位為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合作能力、自主能力和實踐能力。改變傳統微視頻的內容和節奏。
第二,增強微視頻的針對性。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差異性,因此,現有網絡公開平臺上的微視頻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因此,在對其使用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對其進行改進。在改進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差異和學生知識的薄弱點,從而來對微視頻進行有效改進,最終讓其更加具有針對性。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對高中語文教師及高中生的語文能力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結合當前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較低的問題,思考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進而保證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崔艷輝.翻轉課堂及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4(03)
[2]曲雪松.翻轉課堂學習者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中職英語教育的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2)
[3]張海青.探究中職課堂中翻轉課堂的應用現狀、問題及解決策略[J].現代教育裝備,2014(02)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