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彥霞
【摘要】通過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單元的一節閱讀課的教學實踐與反思,探討一下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課堂應該如何組織與展開,才能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徹底貫徹新課改的精神,最大限度的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環境。
【關鍵詞】學生為主體 主動學習 新課改
長期以來,英語閱讀課教學在很多的地方都以教師的講解為主,講單詞,講語法,講解課文的意思,句子的結構等等。學生坐在教室里被動的聽,被動的記筆記,下課后死記硬背老師所講內容,枯燥乏味,毫無創新。對這樣的課堂學生討厭,老師疲憊,出力不討好。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訓練,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各種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培養。這種教育模式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不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求。如何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課模式一直是廣大教師探索和研究的問題。
下面通過回顧一堂高中英語公開課,探討如何在閱讀課教學中出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閱讀課的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課堂的主要環節如下:
課題:人教版必修一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Warming up and reading ELIAS STORY
總體思路:本節課旨在幫助學生了解并學習偉人的品質,讓學生對名人和偉人的區別有深刻的認識,以端正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指導學生運用閱讀技巧skimming,scanning and careful reading 對文章的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對偉人應具備哪些品質和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偉人有更清醒的認識,以免盲目崇拜。
這堂閱讀課課堂活動主要分為四個步驟,安排了如下活動:
Step 1 Lead in
在導入過程中,老師先用類似于頭腦風暴的方式激活學生頭腦中關于名人和偉人的相應詞匯,引發對于本課課題的思考。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偉人和名人的圖片,鞏固了列出的詞匯,并最終閱讀篇章中的主角——Nelson Mandela。圖片的方式可以比較直觀的導入正題。
Step 2 Reading (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過程。)
Task 1 Skimming for main idea
組織學生快速閱讀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體和段落大意,以及課文涉及到的主要人物,使文章的主線和脈絡逐漸清晰。
Task 2 Scanning for details
通過第一遍的Skimming學生把文章分成了二部分,在Scanning時,學生要逐段的閱讀找出一些細節的信息。例如:讓學生閱讀第一段回答下列問題:
1. Who is Elias?
2. What did Mandela do to help black people?
學生先自己閱讀找出答案,然后與同位討論答案,形成統一的答案后,學生自己展示答案。對學生學習中發現的難點進行指導和點撥,加深學生對所讀材料的信息把握。
Task 3 careful reading for more details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讀全文,為下列題目選出最佳答案。學生自己先獨立完成,然后分組討論,把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先在小組內展開熱烈的討論,讓學生的思維得以碰撞,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的發揮,老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聆聽著,學生大膽的暢所欲言。
Task 4 Post reading
這一過程是讀后的學習效果監測和對已學知識的鞏固發展階段,該環節的主要任務是對信息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是頭腦中的信息得到強化和鞏固,是深化主題,創設語言環境,培養綜合語言能力的階段。
填空練習主要針對學生在閱讀中較難理解的詞匯和詞組,其目的在于檢測學生對難點詞匯的正確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先自己完成,組內討論,個別學生給全班同學講解自己的做題思路,這樣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Step 3 Presentation(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在表達中得到樂趣)
本環節是討論活動,老師讓每個小組自己指定一個學生扮演記者,另一個學生扮演曼德拉進行采訪,并提高一定量的關鍵詞供學生參考。在以上的步驟中,學生對本課的主題,語言等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個小組爭先空后,都渴望展示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和良好的個人素質。
Step 4 Homework
本節課的作文是讓學生完成一篇介紹人物——曼德拉的作文,旨在加深學生對reading部分知識的應用,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對寫作給予提示,即描寫人物作文的一般步驟,規范了學生的表達,又能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再創作。
課后反思:
筆者認為:本節課主要體現了(以教師為指導,精心設問;以學生為主體,探索發現)的教學思想。讓學生享有了真正的話語權,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也保證了課堂教學活動的順暢有效的進行,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堂課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
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整個課堂充滿了活力,這促使教師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對自己做出新的角色定位,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上,教師即是指導者,又是參與者和合作者,這有利于創造新型的師生關系,培養良好的學習氣氛。
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為教師創造性的開展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帶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更多的學習渠道,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或某一本教科書。盡量為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杜玉華.中國教師智庫教案[M].延邊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