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松源
【內容摘要】學生們在學習科學時只有感興趣和不感興趣兩種態度,沒有居中,因為這門學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教師們為了能夠讓學生認真對待這門學了往往會采取提問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能夠一時引起學生的注意,但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好的提問方法是能夠讓學生在被提問之后有新的想法,對被提問的知識點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我們目前的科學教師很難做到這一點。本篇文章主要幫助教師和學生解決提問這一問題,講述初中科學中的有效提問及其策略。
【關鍵詞】初中科學 有效提問 策略
一、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提問
科學有難有易,很多人剛開始接觸科學時是喜歡的,之后由于難度逐步加深,他們對科學也就越來越抵觸,最后直接放棄了學習,科學在初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所以學生就會疏于學習,教師如果想改變這種現狀,最好通過提問來解決。在提問之前教師首先要有系統的計劃,在前幾章走近科學時,問題都比較簡單,教師可以以此為鋪墊,在以后學習比較難的知識時可以通過提問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一步步深入思考,就能夠輕松解決一些疑惑,教師提問是要善于把前后聯系起來,不能完全隔離,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收到阻礙,教師可以循序漸進的提問,在提問中問題由淺入深,學生在教室的引導下回答問題,既能后給出教師滿意的答案,讓自己在同班同學面前得到尊敬,也可以讓學生對這一問題和答案印象深刻,不僅教會了被提問的同學,沒有被提問的同學也會隨著教師由淺入深的提問自然的開始思考問題,這樣就相當于提問一個問題全班都會開動腦筋,這樣下去就不用擔心學生的科學成績不夠好,班級里的同學也會由于教師的這種提問方法對科學學習興致勃勃。比如,在學習動物和植物的時候,可以先對學生進行簡單提問,讓學生說出植物有哪些特征,動物有哪些特征,等學生們了解了這些特征之后,然后再提問學生動物和植物有哪些不同,最本質的不同是什么?這樣層層提問,使學生對知識由淺入深進行掌握。
二、引導學生從提問中思考問題
引導學生從提問中思考問題其實和循序漸進八九不離十,但是這種方法更注重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而不是教師自己提出問題,教師在第一階段運用第一種方法以后,學生就會輕易看到這種方法的好處,然后自己會學習這種方法,在解決不了某個問題時就會通過一步步提問自己來簡化問題,所以教師在后一階段的提問時可以不用引導學生,問出一個問題之后可以說這個問題和之前所學的某個內容有所關聯,讓學生自己分析,自己回想,這樣的效果就會翻倍,他們在回想的過程中會把之前所學過的知識都溫習一遍,有助于他們對于科學的記憶,學生學會了自己思考是他們學習科學這門學科的一個很大的進步。引導學生從提問中思考問題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初中生對于不喜歡的事物很難提起興趣,通過提問能夠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對科學學習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這一方法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教師不能操之過急,學生在從提問中思考問題時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回憶知識點,如果教師一味催促或者面露不耐煩的神色就會讓學生慌了神,打亂他們的思維,所以不能急躁,教師可能會說這樣的話提問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初中生的科學學業壓力并不是很重,教師完全有時間這樣進行提問,這只是第二階段的提問方式,并不是要教師在整個學期都這樣提問,所以即使是會浪費時間,也只是少數的幾節課,而且這種方法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之后的學習更加高效,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些付出一定會收獲到回報。比如,在講水的“三態”的時候,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進行提問,水在什么情況下才會變成冰?通過這樣的提問讓學生學會了思考,讓他們知道了水變成冰的條件。
三、因材施“問”,不同學生不同對待
要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這一觀點,為的就是能夠讓學生都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學會知識,初中科學也不例外,有的學生學的好,有的學生學的相對比較慢,教師不能對此視而不見,尤其在提問時,要分別對待,做到因材施“問”,即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問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成績較差的就提問一些簡單的,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還可以讓他們感激教師的用心,而且在提問時一定要先問簡單的問題,再問比較難的,這樣后面的同學也會心里有底,前面的同學在回答完問題之后也會由這個問題慢慢深入思考,解決教師之后提出的問題。因材施“問”的難點在于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和基礎,這樣才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問題,這要求教師在課下做好工作,不能出差錯,否則效果就會降低。初中生是比較難管教的一個年級,在因材施“問”的同時科學教師要根據他們的整體特征來進行提問,不能讓他們過于難堪,也不能讓他們因此而驕傲,要讓他們不驕不躁,和教師配合完成科學的教學和學習。
總結
其實提問沒有太多的技巧,只要教師能夠做到真心為了學生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就能夠制定出正確的提問方法,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和習慣都不一樣,所以提問方式也不能強求一致,以上提到的三種方法能夠讓教師改變自己的目前的提問的不好的習慣,讓提問發揮它原本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高江梁、王軍明、菜君君. 走近學生 貼近生活——提升初中科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 科技創新導報,2011(2):135-135.
[2] 夏妙紅、段真名. 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科學——例談提高初中科學體驗式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教學月刊:中學版,2012(10):32-34.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上方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