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愛
摘 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新理念下的教學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改變了傳統的以考試成績為目的的教學方式。吸取了傳統教學中優質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為目標,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了教學目標。因此,針對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進行探究,為提高小語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一份參考。
關鍵詞:新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閱讀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關鍵環節。閱讀活動是集聽、說、讀、寫等實際訓練為一體的綜合性訓練,所以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識字與寫作能力的必備前提。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中,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的環節,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的整體質量。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內容;在讀的過程中領悟文章的表達形式;在讀的過程中體驗和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在讀的過程中吸收和積累生動的語言和句型。為學生日后的說與寫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1.理解詞、句、字的單獨意義
所有的文章都是由字、詞、句等基本元素組成的,通過字、詞、句來體現文章的表情達意。字、詞、句具有復雜且多層次的意義,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也是從字面意義延伸到情感意義,其具有多義性的特點,這種特點更能呈現出文章的多元化思想。同時文章的語言色彩、情感色彩更能在學生面前呈現出豐富多彩的世界。小學語文是接觸閱讀最開始的階段,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習其他科目的關鍵環節。例如,在數學學習中,小明有2支紅色的鉛筆、1支綠色的鉛筆,那小明有幾支鉛筆呢?學生通過對題目的理解與數學知識的運用,輕松計算出小明有3支鉛筆的答案。
2.追求文本意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字、詞、句的學習是遠遠達不到閱讀教學標準的。在文章中,語言詞匯相對應的物不只是概念,它還有其他的含義在里面。例如,以李白的《靜夜思》中的后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為例,這兩句不僅是描寫月亮,還將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也描寫了出來。通過這樣的描寫方式,使學生的視覺和思維瞬間開闊,從而領會文本的意境美。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
1.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教與學的關系有了新的定義。新理念下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準確定位課堂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探索中尋找知識、感受知識帶來的樂趣,并積極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比如,在閱讀一些文章的時候,可以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討論文章的主體思想。但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把握好度,因為學生年齡和經歷的限制,對很多事的認識都不是很成熟,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平衡教學環節中的個體關系。
2.靈活的教學方式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新理念下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氛圍被充分調動起來。由于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基本都是一些優秀的文章,學生在閱讀時對文章進行多元化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文本的印象,也為靈活教學方式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音樂、視頻、聲像等的運用,讓學生直觀、生動地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全面。因此,教師應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3.重視課外讀物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重視課外讀物的拓展,不斷地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互動推薦一些與教學相關的課外閱讀文章,引導學生在課下有效地閱讀,這不僅能鞏固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還可以舉辦一些閱讀活動,如寫一些讀書有感之類的文章,讓學生在創作的同時體會競爭的樂趣,在這種樂趣下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
新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地適應著社會經濟體制下的教育理念。通過新理念的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方式、靈活的教學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自動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實現新理念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錢克章.語用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5(20):55-57.
[2]高興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6(35):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