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順

摘要: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構臨床防治工作中對阿托伐他汀充分應用的價值。方法 研究對照70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于2014年11月~2016年5月進入本三甲醫院心內科的患者,其血脂均處于健康水平,其中34例Ⅰ組均展開對癥療法,而36例Ⅱ組則展開對癥療法+阿托伐他汀療法,給予兩組LVEDVI值(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VEF值(左心射血分數)以及LVESVI值(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等展開比較。結果 用藥后,34例Ⅰ組LVEDVI值(53.96±4.92)ml/m2,36例Ⅱ組是(46.69±3.00)ml/m2,P<0.05。結論 對于出現心肌梗死現象的患者,為對左心室重構問題進行充分防治,建議用藥阿托伐他汀。
關鍵詞:對癥療法;急性心肌梗死;防治;左心室重構;阿托伐他汀
臨床評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各項心功能狀態時,多將心室重構視作敏感性指標,且該指標還是心臟性死亡問題出現的主要誘因,所以要及時展開防治工作,并對阿托伐他汀充分應用。為了解阿托伐他汀臨床應用情況,筆者通過對照70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于2014年11月~2016年5月進入本三甲醫院心內科的患者,旨在改善轉歸,避免心室重構現象發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照70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于2014年11月~2016年5月進入本三甲醫院心內科的患者。34例Ⅰ組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7.8±2.10)歲。36例Ⅱ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58~77歲,平均年齡(68.1±2.60)歲。所選患者血脂均處于健康水平,且給予兩組病例資料進行比較,P>0.05。
1.2方法 34例Ⅰ組均展開對癥療法:給予患者用藥β受體阻滯劑、低分子肝素以及阿司匹林等,以改善機體心梗程度。除此以外,36例Ⅱ組則在此基礎上給藥阿托伐他汀,共20.0 mg,晨起后口服,兩組用藥時長均為6個月。
1.3觀察指標 于用藥前以及用藥6個月后,分別測定患者LVEDVI值、LVEF值以及LVESVI值等。
1.4數據統計學 選用SPSS20.0軟件展開本次統計工作,70例心肌梗死病例LVEDVI值、LVEF值以及LVESVI值均由(x±s)分析,用藥前/后給予兩組測定結果比較,若呈現差異性,P<0.05。
2結果
用藥前,兩組LVEDVI值、LVEF值以及LVESVI值展開比較,P>0.05,用藥后Ⅰ組各項指標無顯著變化(P>0.05),但Ⅱ組已有明顯改變(P<0.05),而且兩組間展開比較,P<0.05,見表1。
3討論
周云[1]等強調,當急性心肌梗死癥狀出現后,不僅機體梗死區的心室結構會有明顯變化,而且其肺梗死區域的心室結構同樣會有改變,以至于心室重構現象發生,除了會對機體心室功能帶來損害外,還可能對其生存預后質量造成不利影響,所以要引起重視。一般而言,心肌梗死患者大多存在心室重構風險,以至于其病情加重,而通過對阿托伐他汀充分應用,即可實現對心室重構現象的進一步防治。
阿托伐他汀本身屬他汀型藥品,當急性心梗患者用藥后,該藥品會對其肝臟組織產生作用,并對其肝臟組織中的膽同醇成分、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成分(HMG-CoA還原酶)等進行充分抑制,使其無法順利合成,從而對機體血漿組織中的脂蛋白指數及其膽固醇指數等進行充分控制。不僅如此,當患者用藥阿托伐他汀后,該藥品會對其脂外心血管組織進行有效保護,在使斑塊組織處于穩定狀態、防止炎性反應出現以及避免血小板成分大量聚集的基礎上,還能夠實現抗氧化目標,從而對機體血管內皮組織的基本功能進一步改善[2]。本次研究對兩組病例分別展開對癥療法以及對癥療法+阿托伐他汀療法,發現在用藥前,給予兩組LVEDVI值、LVEF值以及LVESVI值展開比較,P>0.05,用藥后,34例Ⅰ組LVEDVI值(53.96±4.92)ml/m2,LVEF值(42.76±5.00)%,LVESVI值(29.75±4.59)ml/m2,36例Ⅱ組分別是(46.69±3.00)ml/m2,(53.26±4.17)%以及(22.00±5.27)ml/m2,而且兩組間展開比較,P<0.05。可見,用藥阿托伐他汀后,機體各指標會得到改善,不僅LVESVI值則會顯著降低,同時LVEF值也會得到提升,表明阿托伐他汀除了能夠對梗死患者心室重構現象進行改善外,還能實現逆轉目標,從而達到疾病防治目標。
于急性心梗患者中用藥阿托伐他汀,其藥用機制涉及如下:①用藥后,阿托伐他汀會對機體RAAS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產生直接作用,通過對神經系統的內分泌程序進行有效抑制,不僅可防止機體心肌細胞組織出現肥大問題,還可實現對心室重構的進一步防治。②用藥后,阿托伐他汀會對機體心臟Ⅰ型膠原蛋白以及Ⅲ型膠原蛋白產生抑制作用,使其無法順利合成,在對膠原蛋白成分的增生程序及其沉積程序充分控制的基礎上,防止左心室出現順應性的降低現象,使其心室重構癥狀得到逆轉[3]。③用藥后,阿托伐他汀會對機體體內的炎性細胞組織、炎癥因子等產生抑制作用,避免炎性反應發生,通過降低脂肪酸成分的氧化量,除了能提升葡萄糖成分整體利用效率外,還能使機體心肌組織代謝功能得以改善,實現對心室重構現象的防治。④用藥后,阿托伐他汀會及時發揮抗氧化功能,防止機體心肌細胞組織迅速凋亡,使其病情有效轉歸,通過發揮藥品降脂功效,確保機體心肌細胞組織的基本功能進一步改善,同樣能夠對心室重構現象進行充分防治[4-5]。
綜上所述,當患者出現心肌梗死現象后,為對左心室重構進行充分防治,在予以對癥處理的基礎上,通過用藥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改善機體LVEDVI值、LVEF值以及LVESVI值等,從而改善轉歸。
參考文獻:
[1]周云,渠樂,朱小莉.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炎癥因子及左室重構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3):1390-1393.
[2]湯瑋,趙冬婧,胡碩強,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PCI術前80 mg阿托伐他汀治療對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6,10(15):2245-2250.
[3]吳萃榮,王湛.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左室重構及近期預后影響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3):470-472.
[4]張振嶺,任澎,馬麗,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早期血脂及近期心血管事件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2015,10(7):955-957.
[5]羅森華,丘睿業,黃偉勝.阿托伐他汀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構的作用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2,30(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