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廣大的幼兒教育領域的理論和工作實踐者逐漸地了解到現代兒童觀在現代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使得“游戲是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等教育觀念也得到了重視。游戲根據實用性可以分為自主性游戲和教學性游戲,教學性游戲多數為教師組織,幼兒積極參與,其中包括一些教學任務,主要由教師操控。而自主性游戲都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產生的,充分體現了獨立性和自主創造性。雖然自主性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游戲之一,但是幼兒園在開展游戲時大多數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就需要教師適當地調整組織游戲的方式,及時發現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尋找到解決方法,合理地控制游戲的時間,提高教師在游戲中的指導策略,通過有效的手段合理解決游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盡量提高自主游戲的質量,實現自主游戲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幼兒;自主游戲;問題;解決策略
幼兒自主性發展逐漸成為學前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幼兒是發展的主體,幼兒的自主性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創造性游戲因其獨特的環境和教師的幫助成為幼兒自主性活動的重要內容,同時對幼兒關于社會等方面的認知發展、語言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在游戲中發現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時間短暫、游戲情節設置單一乏味、幼兒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中去等問題,使得自主游戲活動很難順利進行。為了幼兒的教育和發展,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合理地投放游戲材料,制定游戲方式,尊重幼兒對游戲的選擇,及時對游戲做出必要的點評。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教學實踐中的相關探索,提出一些解決策略。
一、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1.對于自主性的認識不全面
幼兒自主性發展主要體現在教會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自己獨立思考、提升自我、積極創造發展,所以教師應當充分了解體會自主性一詞的具體含義,避免因為自身理解錯誤導致幼兒在自主性發展中出現偏差,尤其要避免對幼兒的全盤控制或者放任自流,二者都會產生難以想象的后果。
2.教師主導自主性游戲,不尊重幼兒的意愿
自主性游戲就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產生的游戲,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教師都會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兒的行為,迫切希望幼兒在每次活動中都能獲得新的知識或者提高技能。教師時刻關注游戲本身是否符合實際,是否有機會能夠教育到幼兒,在幼兒游戲過程中不斷地對幼兒進行知識、品德方面的教育,以達成最開始的教學目的。這樣的自主性游戲反而不利于幼兒自主探索、自主創造,原本的自主性游戲成為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僅束縛了教師,同樣大大打擊了幼兒參與自主性游戲的積極性。
3.自主游戲中放任現象嚴重
有的教師認為自主性游戲就可以放任幼兒自己,認為只要不傷害到幼兒的身心健康就可以了,他們不關心幼兒游戲的進行情況,不觀察可能出現的問題,更不會解決出現的問題。要知道,雖然它是幼兒的自主性游戲,但是絕對不能將自主性理解為給幼兒絕對自由而沒有一點約束,這樣可能會使得幼兒沒有規矩,缺乏必要的行為規范。
4.教師指導能力不夠
自主性游戲是以幼兒為主體的游戲,幼兒間的交流是游戲的主要表現形式,但是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與幼兒的交流同樣不容忽視。教師何時指導游戲的進行,怎么指導等都影響著游戲中幼兒自主性的發展,教師在指導前應當細致地觀察幼兒自主性游戲活動的進程,確保介入的時機要恰當準確,避免因為觀察錯誤導致指導介入時機不對的現象發生,從而影響幼兒的自主性發展。正確的介入形式應當是師生間合理的情感交流,而不是教師將自身的指導作為對幼兒的教育方式,將自主性游戲變成一種教學活動,導致難以充分發展幼兒的自主性。
二、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問題的解決
1.幼兒自主發起游戲,成為游戲的主導者
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游戲不再是以前由教師發起的模式,應當轉變為由教師與幼兒共同或者只由幼兒發起,讓活動開始時幼兒就成為活動的一分子,讓幼兒可以自由選擇結伴,始終感受到自由選擇的快樂。教師也不再是游戲的主導者,游戲的掌控權逐漸由幼兒擁有,教師成為游戲的參與者或者指導者。
在教學性活動中,教師是核心,是關鍵,引導幼兒發現探索新知識,這就會使人認為無論什么情況下教師都是活動的主導者,幼兒的活動都應該跟隨教師的步伐思路,教師掌握著整個游戲的進程,幼兒則成為被動接受者。這種情況完全不符合自主性游戲設計的初衷,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幼兒都應該是游戲的主導者,自主權應當在幼兒手中,只有幼兒對游戲有興趣,才能體現游戲的價值,如果幼兒只能按照教師的意愿活動,那么這對于幼兒的發展是沒有意義的。
2.游戲材料要充足,擁有良好的游戲環境
良好的游戲環境包括充足的游戲材料和游戲空間,幼兒沖突主要體現在游戲空間不足和游戲材料數量少,引發爭搶。所以我們應該準備足夠大的游戲空間和足夠多的游戲材料。幼兒的發展很大一部分是在和玩具的不斷相互作用中實現的,一旦玩具材料數量不夠,難以滿足幼兒的發展,這肯定會影響幼兒的探索互動,進而影響幼兒的發展。材料的準備不僅要滿足數量充足,還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幼兒游戲材料數量應該多;中班幼兒的游戲材料不僅數量充足,種類也要多,幫助幼兒在交往同伴的同時還能游戲;而大班幼兒的游戲材料數量不再重要,重要的應當是種類多,可變性高。
3.教師隨時觀察自主性游戲,適時介入游戲
教師要想在實踐中提高觀察質量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具有一定的觀察時間才能保證優越的觀察質量。適當的觀察不僅為幼兒自身發展提供了時間,還給予了教師一定的時間用來判斷是否需要介入游戲情境,盲目地介入只會適得其反,擾亂幼兒已經形成的游戲情境,無形中影響了幼兒的發展。所以說在面對幼兒自主性情境的發展時,教師打算介入前要預留出一定的時間加以觀察,準確把握幼兒表現出來的語言行為,判斷是否需要介入游戲情境,以哪種方式介入比較合適,從而促進幼兒自主性游戲活動的發展。
4.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目前的幼兒自主性游戲活動中由于教師介入時態度平淡,師生間缺乏一定的交流,使得幼兒的發展不是十分順利。教師將游戲中的介入指導作為一次教學活動而不是情感交流,幼兒同樣對教師懷有敬畏之情,將教師的指導看做是必須做的任務,從而丟失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利于幼兒自身的發展,這樣的自主游戲難免會出現無法進行或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情況。所以在介入指導時,教師應當將這種形式看做是平等的交流,教師作為成人,應該豐富幼兒的內心世界,注重對幼兒情感方面的關懷,教師不僅要引導幼兒自主性游戲的發展,更應該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在互動中引導其自主性的發展。
5.師生合作講評游戲收獲
自主性游戲講評就是教師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引導幼兒對游戲的講述、分析,幫助幼兒獲得經驗,發現游戲過程中的問題并加以解決,為下一次的游戲積累經驗,做好準備。教師可以通過繪畫等多種多樣的方式幫助幼兒了解并解決問題,分享經驗等。
自主游戲活動對于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雖然游戲的主導者是幼兒,但是教師在其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教師需要細致地觀察,適時地介入指導,給予幼兒必要的幫助,在游戲結束時還要幫助幼兒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幼兒收獲經驗、分享經驗,為下次的自主性游戲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韓省祥,李英云.淺析幼兒園中游戲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文摘版(教育),2015(2):67.
[2]南姣鵬,錢海娟.大班幼兒結構游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22):21-22.
作者簡介:杜紅(1970.9—)女,山東省泰安人,泰山醫學院幼兒園,大專,初級,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