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妹
摘 要: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想要做到“教是為了不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養成預習習慣,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指引方向;培養學習興趣,學生的語文學習定會事半功倍;尊重欣賞學生,為語文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
關鍵詞:語文教學;預習習慣;興趣
葉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始終引領著我們的教育教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關鍵在于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下面談談我的具體做法。
一、養成預習習慣,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指引方向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我覺得語文預習對于上好一堂高效的語文課起著非常重要的鋪墊作用。語文老師精心設計預習要求,將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起到引領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下面將我設計的一年級上學期的預習要求與大家分享。我把一年級的語文預習分成五個關,第一關:標(即標好自然段)。要求學生在課文的每一個自然段前面標上序號。這一方面是為了幫助低年級的學生弄清楚課文的脈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上課時方便學生聽講。第二關:讀。第一,讀準生字詞。書后綠線格中的二類生字和田字格中的一類生字,都要能在課前借助拼音準確認讀,這是課文中的“攔路虎”,如果不能準確認讀,課文就無法朗讀了。第二,讀通順課文。在讀準生字詞的基礎上,借助拼音將課文讀通順很重要,一般來說,課文至少讀三遍,讀到正確、流利為止,只有讀通了課文,才有可能理解課文。第三關,劃(即劃出生字詞)。把書后田字格、綠線格中的生字在課文中找出來,在相應的詞語下面劃線或圈出來。第四關:描(書空或描一類生字)。書后田字格中的一類生字要求會默寫,所以在預習的時候,請學生用手指按筆順書空生字,了解寫字的筆順,避免倒筆畫寫字。第五關:提小問題。學貴有疑,會讀書的學生應該會提問,會提問的學生一定會善于學習。教會了學生這些預習方法,學生的語文預習就有章可循了,長此以往,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就可以養成了。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語文學習定會事半功倍
要想讓學生輕松地學好語文,就要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寫字興趣、寫作興趣等。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可以從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入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的課文《識字1》時,根據這篇課文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點,我設計了加動作讀的閱讀形式,先讓學生站起來,就像音樂課打拍子一樣拍著手掌讀,由于學生從未嘗試過這樣的讀書方法,覺得很新鮮,興趣盎然,讀得津津有味。接著我又讓學生改變讀的形式,改為邊讀邊伸出指頭表示所讀到的數字,由于一年級小學生身體的協調性還不是很好,剛開始往往讀到這個數字但手指出示的卻是另一個數字,學生覺得很有趣,都想快點把“口”和“手”練成一致。這樣一來,學生的情緒更加高漲了,結果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只讀了三四次,不但記住了“四、五、六、七”等數詞,連手指都變靈活了,而且大部分學生居然還能把課文背下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如同交給學生一把閱讀的鑰匙,讓他們利用這把鑰匙,去開啟一扇扇知識的大門。
三、尊重欣賞學生,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
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不僅要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還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
那么,教師怎樣才能讓低年級的學生坐在教室里聽你講學習的方法呢?為此,教師首先要尊重欣賞學生,只有這樣,低年級的學生才會喜歡你,小耳朵才會靜靜地聽你講語文知識,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尊重和欣賞學生的前提,應該是愛學生。誰愛學生,誰就能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愛戴,誰的教育才有力量。正因如此,在教學中,我恪守愛學生,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的信條,主要表現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如,學生說:“老師好”,我會發自內心地回應一句“你好”,而不是置若罔聞,或目不斜視。若不小心弄掉了學生的小盒,我會說聲“對不起”;對學生的幫助,我會說聲“謝謝”。是的,教育的真諦不僅是教書,更是在育人,師生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正是在這點點滴滴的碰撞中,身為語文教師的我,贏得了學生的心。愛學生還表現在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欣賞上。記得在一次單元測試后,我在班中年齡最小且學習很用功的琪琪試卷上寫道:你刻苦學習的精神令老師欣賞,如此努力下去,老師相信,你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而第二天的家長簽字中就有了這樣一段話:琪琪,看到你的成績,媽媽真為你高興,繼續努力,別辜負了如此愛你的老師對你的一片期望!
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是我們語文教師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每一位有抱負、有追求的語文教師,都應該珍視這筆財富,去深入學習和研究,去廣泛傳播和不斷實踐。希望更多語文教師能以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為指導一路前行,促進語文教學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