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東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身體的鍛煉也越來越重視。因此,體育這方面的教育也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而體育教學很多時候都會伴隨著德育。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滲透
近幾年來,由于人們對其他科目的教育比較重視,導致學生的體育鍛煉不夠,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不是很好。而且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吃苦”,因此,導致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而現在小學生體育鍛煉已經成為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相應的,對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深入對德育的教學也很重要。
當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正處在一個試探的時期,也是一個關鍵的時期。然而,部分體育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慣性”影響,僅僅對體育教學做了一些調整,遠遠沒有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而新課程要求在體育教學中穿插德育;而有些教師盲目地追求改革,沒有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要求,導致體育教學的嚴重背離,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一、學生自身
小學生活潑好動,所以教師不用特地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而在領著小學生上體育課的時候,注意德育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從多個角度去看待事情,認識到事物不同的一面,并且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俗話說:“朽木,不可雕也!”自身的素質決定雕刻的結果,否則再好的雕刻師也雕刻不出精美的圖案,品德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學生自身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首先,對待事物的態度是否端正,如果學生能將良好的態度當成一種內在需要,那么他們學習的潛力就會有極大的發揮空間。簡言之,態度決定一切。
小學體育可以幫助小學生鍛煉身體,并為他們打好身體素質基礎。而且由于教育的不斷改革,小學體育也與德育相結合。
二、教師自身行為
若將學生比作不斷前行的路人,那么教師就是引導路人前往正確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運動,小學生并無很強的自主能力,多需要教師的引導,而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自身行為影響了學生的體育課水平以及自身行為。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雖說在學前教育已經打下了一部分基礎,但是他們正像一張有了寥寥幾筆的畫卷,仍舊在不斷地吸收外界的東西來完善自身。因此,有一個體育水平較高以及言行舉止得當的體育教師顯得格外重要。
若是體育教師在教授課程中,運用文明用語,小學生也會跟著學習,為小學生的行為習慣打下一定的基礎。若是一個人行為舉止得當,那么就會讓人感覺很舒服,并且教師的工作態度也會影響到學生,有些體育教師雖然教授的是體育課程,但是他們認為體育并不重要。所以,要想讓小學體育教育水平得到提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轉變教師的思想,并且要注重提高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素質。由于小學生的特殊性,小學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中的核心,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了指導作用。所以體育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水平,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并且能夠讓小學生全面發展。
三、加強品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用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做出表率,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滲透品德的教育。教師要具有發現教育學生時機的慧眼,為學生講授有關德育的事情。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以便讓學生能夠留下印象,并且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舉辦一些小型活動,讓學生對自身的言行舉止更有印象。
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且加以改正。在學校組織一些培訓活動時,一定要積極參加,增加教師自己的經驗,提高教學水平,并將從中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中,而且可以同其他體育教師交流彼此的經驗,探討教學模式,并從中總結形成教師自己的教學體系??梢宰鰝€記錄,記錄教師自己的教學反思,在教學中發現自身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然后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教學水平。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亟須解決的問題,隨之出現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隨著教育的改革,德育與體育教學更加密不可分,體育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提高小學生的自身素質。并且教師要通過各種體育活動來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意識。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思念,不斷地創新小學體育的教學方法,讓教學方法跟上時代的發展,將德育順利滲透到小學體育中。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中的每個教學環節,要靈活改變教學方式,從實際出發。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經驗研究出屬于自己也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并且能夠讓小學生從體育課堂上接受一些品德教育。
參考文獻:
[1]姚常德.關于現代學校體育素質教育的理性思考[J].科技咨詢導報,2007(21).
[2]徐名黨.體育素質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創新[J].體育世界,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