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芍
【摘要】高校公共選修課旨在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科學與人文素養,是高校課程體系中重要的一環。目前,地方高校的公共選修課在設置和教學上存在諸多問題,并不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用,本文對地方高校公選課的現狀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相應的課程體系構建措
【關鍵詞】地方高校 公共選修課 課程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8-0005-01
一、公共選修課作用及現狀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選修課(簡稱公選課),旨在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實現科學與人文素養的融合。地方高校的課程設置依然以側重培養知識型人才的專業課程為主,公共選修課定位模糊,課程理念不清晰,教學質量不如人意,是地方高校課程體系設置和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中薄弱的一環,并不能充分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二、公共選修課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課程開設隨意,數量不足
老師由于科研的壓力,開設選修課的積極性不高,自愿開設選修課的數量有限。由于公選課數量不足,在選課時,學生執行的是“先選先得,課目不論”的策略,學生對課程選擇缺乏主動權,大部分人選課也僅僅是為了賺個學分,到把選修課當成可上可不上、可聽可不聽的課,實行隱性逃課的情況。
2.質量不高,缺乏精品課程
在開設選修課的任課教師中,由于教授、副教授的教學和科研任務較重,開設選修課的大多是青年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選修課的教學質量,由于選修課的開設缺乏嚴格的質量把關,教師的課程開設比較隨性,這使得選修課的質量無法保證。同時由于修習要求低,考評時沒有實行嚴格的考試,大多只是提供課程論文,學生學習時缺乏興趣和動力,論文也是東拼西湊,收獲不大。除此之外,學校對公共選修課課程建設缺乏相應的政策和激勵措施,導致公共選修課少有名師之作、精品課程。
3.課程體系結構失調,缺乏規劃
公共選修課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藝術素養和科學素養為核心的綜合素質類教育課程。但目前,高校對公共選修課的課程體系缺乏科學規劃與指導,自然科學類、綜合交叉類課程開設的難度要大于人文科學類,導致大部分開設的課程結構失調。地方院校公共選修課中自然科學類、實用技術類所占比率較大,人文社科類、藝術類相對偏少,而且不少的公共選修課僅僅是將專業課改頭換面作為公共選修課來開設。
三、對公共選修課課程設置的幾點建議
1.改變觀念 ,確保公共選修課的重要地位
在大學里開設公選課程應以學生需要為本,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才,所應當具備的能力或知識往往是超越學科本身,大學公選課應堅持科學與人文的相通相融、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應用能力為核心進行設置。在課程內容上,注意知識的實用性與時效性,優化知識結構,開設跨學科交叉、綜合型、實用型課程,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創造力、應用能力。專業課的重要性,表現在與大學生就業率的相關度很高,但它是短期效應,而重視人文素養、思維創新能力及學生能力的公共選修課,表面上看似教給學生的是無用不實用的知識 ,實則對學生的長期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學顯然要處理好長期發展與短期效應之間的關系。地方院校往往存在過分注重實踐技能的傳授,導致教出的學生缺乏人文修養和實踐創新能力,這與學校輕視公共選修課不無關系。基于此,地方院校在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時,決不能輕視公共選修課,并采取積極措施,鼓勵教師投入公共選修課教學中去。
2.加大投入,打造一批精品公共選修課
對比于研究型重點院校,地方高校還是應該以教學為主,公共選修課建設應不失時機地走在前面,通過設立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教師投入更多精力于教學中去,鼓勵高資歷教師開設公共選修課,使一大批優秀的公共選修課脫穎而出。同時,無論在師資還是教學資源方面,也可以采取“借雞生蛋”的政策。師資方面,在所開設的公共選修課的幾大模塊中,各引進一至二名學科帶頭人或優秀導師;在資源建設方面 ,可以通過自己研制和購入網絡課程等多種方式,并對購入的資源結合學校實際,合理改造。打造一批優質公共選修課的精品課程有著積極意義。如果利用得好,公共選修課建設的努力就可以凸顯出地方高校的“應用型”特色和優勢。
3. 構建體系,做好公共選修課課程規劃
公共選修課受眾廣,課程相對獨立,課程功能多樣化,起著價值導向、人文素養形成、能力拓展的功能,因而,學校首先要進行系統的課程規劃,構建一個既有縱向深入又有橫向拓展的公共選修課體系,打造面向全體學生的課程。不同教學模塊再設置針對各項能力培養的支撐性教學課程,維護課程開設的均衡及穩定性,構成一個完善的公共選修課體系,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與能力的整體框架。
四、結論
公共選修課是大學課程體系構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成為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的地方高校應該加強公共選修課的建設與管理,首先要做好課程定位和科學規劃,打造精品課程,逐漸形成一個多領域、多學科、多層次的課程體系,為學生的人格構建和能力發展提供廣闊的選擇空間和學習機會。
參考文獻:
[1]馬錦云.簡論通識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公選課建設[J].教育與考試,2013(2):88-91.
[2] 黃曉靚.大學公共選修課現狀調查與思考[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7).
[3]陳文貴,剛永.高校選修課存在的問題與質量管理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1(21).
[4]于立軍.對高校公共選修課課程體系的構建探討[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