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口語交際能力是人類正常語言交流的前提,是小學生未來良好人際交流的基礎。尤其是當今及未來社會市場經濟競爭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依靠大家的協同合作,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確保協同合作的重要基石。也正因為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所以,在小學階段培養其口語交際能力就顯得切實可行與必不可少。
一、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于促進小學生個人綜合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一,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人際交流環境,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一旦養成了坦率直言、敢說、會說的交流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在與人的交流中不斷地收獲自信,從而保證學生心理向著陽光快樂的一面發展。
其二,有利于增進小學生之間的感情,融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通過與其他同學交流,學生逐步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能學會如何去關心和愛護他人。
其三,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理念認為,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播,還應當重視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促進小學生綜合發展能力的一種,理應受到教師的重點關注。
二、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策略
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很多,涉及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應是學生的個人素質與教師的素質及對口語訓練的重視程度。從途徑來說,社會與家庭固然也很重要,但最主要的途徑應該是課堂教學,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
(一)通過朗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感
通過朗讀教學,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感,是提高其口語交際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在課堂實踐中最為常用的一種訓練。語感是一種看不到摸不到的事物,但它確實是存在的,并且是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因素。有時我們經常會發現某人說完某句話,就不知道如何繼續講下去了,或者是與人交流斷斷續續,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語言表述,這便是缺乏語感的外在表現。除此之外,寫作也需要語感。要培養小學生的語感,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加強與改進朗讀教學。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有的人》,是由著名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的現代詩。詩歌是培養小學生語感的好材料,因為詩歌具有超強的情感滲透能力和語言的柔和之美,其語言上具有韻律感和節奏美。教學時,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而真正理解“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句話的內在含義,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樣的過程,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
(二)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課堂角色扮演活動,又可以稱之為課堂游戲。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天性喜愛運動和游戲,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性格和行為特點,通過開展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情感認識,學會主動與人交流,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另外,在開展角色扮演活動的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對整篇課文的內容理解不夠充分,勢必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通過教師耐心的指導,更能讓小學生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進而融洽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語言交流情境,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時,就可以展開角色扮演活動,鼓勵全班同學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將小學生劃分為幾個表演小組,要求學生在課前將課文內容熟讀,最好能達到背誦的程度。然后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如旁白、魯肅、周瑜、諸葛亮等。在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既享受了表演的樂趣,又能大大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部分小學生因為口語交流能力強,能夠靈活應對舞臺情境,而根本不需要再去翻閱書籍查詢自己角色的對話內容,表演得惟妙惟肖。不僅如此,他們還能在表演中時刻提醒其他同學該如何表演、如何對話,這令筆者欣慰不已。
(三)組織主題辯論會,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辯論會是強化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演練場,更是全面提高小學生口語能力的基本手段。究其原因,辯論是各種口語表現的綜合體現,對學生的口語綜合能力要求很高,最基本的就是學生的語言必須要有高度的概括性、邏輯性和周密性。如果缺乏語言的概括性,其涵蓋的點太少,語言就缺乏力度;缺乏語言的邏輯性,則容易形成前后矛盾的尷尬局面;而缺乏語言的周密性更是辯論的大忌,容易給對手以可乘之機,進而展開攻勢。雖然辯論對學生的口語要求較高,但它也最能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主題辯論會來有效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時下手機幾乎人人有,作為小學生應該擁有自己的手機嗎?手機對小學生有怎樣的影響?教師可以以此為話題,讓學生分為正方與反方,展開辯論,說說自己看法和理由。通過這樣的辯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強化學生的人際交流?搖?搖
要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提高,還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口語交流環境,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可以為學生創造交流環境。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興趣。在合作學習中,當學生自己一人難以解決問題時,勢必會尋求組內成員的幫助,這就為學生創造出一種交流的氛圍。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詹天佑》這篇課文時,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詹天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展開積極的討論,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較為深刻地認識了詹天佑這個人物形象,又在討論中訓練了口語交際能力。
概而言之,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意義重大,不可忽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戰場,教師應想方設法,采取多種形式、多種策略,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從而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福建省政和縣鐵山中心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辛銘 黃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