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玲玲
【摘要】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都相對較差,數學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令他們十分費解,如果學生可以動手操作,就可以在實踐中學到數學知識。本問結合《擺一擺、想一想》這一實踐活動對此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操作 思維 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127-02
【教學背景】
《擺一擺,想一想》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創造,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和對數學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應用數學,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新型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
【課堂寫真】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講故事“小精靈1的煩惱”(演示1顆棋子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出1和100的過程。)
板書課題:擺一擺、想一想。
二、初次探索,感悟有序。
1.小朋友們:你想當一名魔術師嗎, 請一位小魔術師上臺用3顆棋子在數位表上擺數。
2.還有其它的數嗎?請小組合作擺,把擺的數記錄下來。
在小組合作前提出合作要求。
(1)4人小組里交流一下,你一共擺出了幾個數,分別是怎么擺的?通過比較,推薦出小組中的最佳擺法。(小組交流) (2)班級展示。介紹一下你們組的最佳擺法。你用3顆棋變出多少個數?(實物投影展示 )觀察擺出的數排列有什么特點 ?從小到大排或從大到小排。
(3)小結:你喜歡哪一種擺法?為什么?
教師:不管用哪一種擺法都擺出了4個數,都很好。但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去擺,才會擺得又對又快,既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課件演示)
三、合作探究,發現規律。
1.擺2顆、4顆、5顆、6顆棋子(初步感知規律)
(1)你想成為優秀的魔術師嗎,你們可以從2、4、5、6顆棋中選,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把變出的數有順序的記錄下來。(學生活動,擺得快的再選一種或幾種擺)
(2)我們還是不急著說,小組內檢查一下,擺對了嗎?誰愿意介紹一下你是怎樣幫助同桌檢查的。(選5顆擺數上臺交流,其他的學生一起說出擺的數)剩下的2、4、顆棋子分別擺了幾個數?怎么擺的?
(3)你們剛才在擺的時候,老師選了6顆棋,不過沒有擺,腦子里想了想,寫了這幾個數(板書: 15、24、34、42、51、60)你們幫我檢查一下。有什么意見?為什么?用6顆棋子擺出幾個數?是哪幾個數?
四、勇于想象,拓展延伸。
(1)我的年齡是用10顆棋子擺出的數,我多大?
(2)用10顆、11顆、12顆……來擺,你們再來猜想一下,分別能擺出幾個數?(滲透規律是變化的)請同學們課后擺一擺。
【分析研究】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教師要創設一個情景、開展一系列活動、經歷一次體驗,得出一個規律。如何讓操作體驗深刻有效?教師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供體驗的平臺,引導學生自我感悟。
在初次探索的過程中,如果選取“2顆棋子”太簡單而無法體會有序的數學方法,選取“3顆棋子”擺出四個數,學生操作起來不難,就能積極參與,自主投入,在動手操作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找出規律,體會有序的數學方法,從而建立正確的表象,為學生下一步的操作體驗活動奠定了基礎。最后,通過學生擺一擺,讓學生經歷從無序到有序思考的過程,最終形成自己心目中最佳的擺法,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2.提供合作的機會,引導學生群體體驗。
讓學生獨立試擺棋子與小組交流相結合的學習形式,給學生創設一個獨立操作、探索及合作交流的空間,學生能在屬于自己的空間自由地去擺,反復地思考、交流,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尤其在擺較多棋子操作無序的過程中,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索出擺棋子的方法和規律,使操作走向有序,有利于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設計案例研究,路曉丹,渤海大學
[2]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實施策略研究,宋占祥,西北師范大學
[3]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思維與數學教學》
[4]《數學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