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目前,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對于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高中美術的教學目標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除了要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還需要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力,豐富生活情趣,更要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但由于我國長時間的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升學環境壓力下,學校方面對于美術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視,教學模式也依舊沿襲傳統方式進行,這對于教育改革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有效改變這一現狀,為此本文從其意義和應用策略量兩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8-0208-01
策略高中美術教學是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掌握美術技能訓練以及培養情感和審美的過程。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對美術學習缺乏興趣,導致美術教學的效果較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可以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因為它可以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本文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對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和策略進行了如下討論。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義第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將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術教學中,能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重要方式。第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其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學生能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情感教育,學生可以和美術教師進行平等的對話和愉快交流,建立起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第三,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美術作品源于生活,是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包含了豐富的美學知識以及文化內涵。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從深層次方面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真正體驗和領略到美術作品的內在美和內在思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1.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對于他們的未來思維拓展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要想讓學生真正的對美術學習產生良好的興趣并培養他們的想象力,那么在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就要進行積極的教學改革。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將美術教育與生活之間聯系起來,促使學生對美術充滿好奇,從而引導他們的繪畫興趣。例如在進行人物造型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每個學生想要畫的圖像都是不同的,有的學生想畫女生頭像,有的想畫老人頭像甚至想畫動物的頭像。那么面對學生所產生的不同觀點,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到學生為什么想要畫其他的內容,是因為不自信還是因為興趣所在。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觀點,盡量的多給予學生一些時間來讓他們進行自我展示,通過畫自己感興趣的造型方式來培養學習積極性。當美術作品繪畫結束以后,教師需要適當的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并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相評價,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的指出,對學生繪畫中的優點則要及時的進行鼓勵和表揚,促使學生能提升繪畫的自信和興趣。這樣的方式下學生也能更好的與其他同學之間進行溝通,從而促使他們了解自己的問題,并發現其他人的閃光點。也就是說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的了解到學生的想法和心理特點,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采取教學策略,從而促使學生能真正的提升美術學習的興趣,為他們的想象力發展做出貢獻。
2.培養學生的情感音樂、文學和美術等藝術是情感教育最寶貴的財富。在美術教學的鑒賞活動中,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提高美術鑒賞課的效果,就需要高中美術教學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入手,促使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在自己所創作的美術作品當中積極的融入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以及美術情感。例如在進行《奔馬圖》的作品分析和鑒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作品進行仔細的觀察,并了解到一些徐悲鴻的個人事跡以及北京故事,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對作品有基礎性的認識。然后教師再來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的方式更加能讓學生將自己的思維與作者的思維之間聯系起來,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對徐悲鴻作品有更加高的理解和認識,這對于他們的審美能力和素質培養來說都能產生重要的意義,更加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3.充分感受情感之美在高中美術教學活動中,除了繪畫的基本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美術欣賞。通過對于美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學生能夠感受到作品當中所包含的獨特藝術魅力,這種感受將對學生的藝術創造力激發產生一定的積極意義。因此,在進行美術欣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將作品當中所包含的積極情感和意義深入挖掘出來,促使作品的本身價值得到發揮。在觀賞梵高的《向日葵》這幅作品時,教師從自然、社會和藝術等多個角度來指導學生進行鑒賞,提前讓學生搜集并整理梵高的相關資料,初步了解作者。而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則要讓學生思考自己與作品之間的思想聯系,并與梵高的一些其他作品之間相結合進行分析,看當中的不同之處,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含義。
參考文獻:
[1]靳曉麗. 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分析[J]. 福建質量管理,2016,27(5):197-198.
[2]郭翠瓊. 探索高中美術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應用策略[J]. 美術教育研究,2014,34(14):141-142.
[3]李丹丹. 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式與意義解析[J]. 美術教育研究,2017,36(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