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東
摘 要:職業素養就是人們從事工作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并且能夠保障人們在工作的時候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在當今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的時代,一個人的職業素養對于一個人的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職業素養占據著重要的一部分。基于此,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職業素養的滲透,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職業素養;滲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7-00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28
根據相關的調查,在同一個企業中,職業素養高的員工與職業素養低的員工相比,職業素養高的員工為公司創造的價格更高,由此課件職業素養對于我們個人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再加上中職學校的學生與高職、本科學校的學生相比學歷并不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一、中職語文教學滲透職業素養的意義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職業素養主要是指一個人在職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方面綜合綜合素質, 其主要是指一個人的專業知識技能、職業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職業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語文學科與其他的學科不同,它的實用性比較強,并且能夠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那么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為學生創造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陶冶情操,促進個人良好人格的形成,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第二,還能夠培養更多的實用性人才,為國家發展做貢獻。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尤其是技術性的人才。那么教師就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從各方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掌握過硬的職業技能,為國家發展做貢獻。第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語文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也是我們與人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自身的溝通能力,還能夠學到很多的溝通技巧,有利于學生在工作中與人交流合作。另外,學習語文學科還能夠陶冶情操,培養個人的氣質,這對于學生在求職中有利無弊。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職業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挖掘職業素養相關的教材
中職語文教學內容很多,并且涉及的面比較廣,其中肯定有許許多多與職業素養相關的素材,比如說民俗文化、道德倫理、哲學等方面,對于教師教學有利的職業素養教材,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充分挖掘與職業素養有關的教材,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此外,教師教學的目的應該是既能夠讓學生應付職業技能考試,同時又能接受良好的職業素養教育,讓學生得到真正的提高[3]。比如說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學習教材內容中作者所寫的文章字里行間要表達的意思,并且引導學生去理解和感受作者的寫作背景,引發學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得到精神上的熏陶。比如在教學《迎接挑戰》時,學生學習本節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自強不息,不怕困難,敢于挑戰的精神,讓學生在面對困難時敢于迎接挑戰。
(二)改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教師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通過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然后轉變教學觀念,通過在教學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生涯中還應該不斷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嚴于律己,不斷的給自己充電,讓學生接受先進的教育。比如說對于語文專業的教學而言,教師不應該照搬教材內容,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說在教學《口語交際:應聘》時,教師可以按照所教學生的性格特點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較色,如性格開朗的學生可以扮演面試官,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扮演應聘人員,這樣一來性格內向的學生能夠在本次角色扮演中得到良好的鍛煉,還能夠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三)通過活動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中職學生起點比較低,并且沒有高學歷作為職業道路上的敲門磚,學生進入社會并沒有很大的優勢。那么要想讓學生在就業中取得勝利,并且有更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因為只有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在就業中立于不敗之地。比如說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可以是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與教學結合在一起。顧名思義,實踐活動應該是綜合性比較強的活動,比較注重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接觸到語文教學內容,打破傳統課堂的形式讓學生走出校園,讓學生去感受生活,并且發自內心的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而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三、結語
總之,良好的職業素養取決與我們的生活習慣,并且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成功。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學生的職業素養關系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對于學生個人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那么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把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放在教學的首位,首先教師也應該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結合教材內容合理的滲透職業素養;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過硬的本領,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時代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李秀媚.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職業素養[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5(6):59-60.
[2] 薛慧.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職業素質教育的滲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6):226.
[3] 習尚弘.淺談在中職語文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J].西北職教, 2015(1):55.
[4] 肖英.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之我見[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3(7):45-46.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