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彪
摘 要 德育教育在學生一生的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夠喚起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能促使學生綜合素質、人格修養、創新意識的提高。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不像思想品德課那樣采用簡單的正面說理形式,而要結合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特點、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目標出發,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充分發揮教師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使數學知識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論文論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的意義、必要性、現狀、途徑方法和建議,并重點論述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的方法與途徑。使數學知識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接受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德育 途徑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4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口算、運算及邏輯思維能力,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但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卻不知如何適時融入德育,甚至忽視德育教育。為了使德育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效融入,德育收到實效,通過查閱資料,分析、鉆研教材以及在實際課堂上的觀察。下面,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的途徑方法進行談論。
1教材挖掘法
為了有效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使德育與數學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就需要充分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小學數學課本中,大部分的思想教育內容并不明顯,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深刻鉆研教材,挖掘數學課本中隱含的德育因素,在講課的過程中將數學課本中蘊含的德育因素講述給學生,這樣不僅會讓德育更加自然地滲透在數學課堂中,使德育與數學教學有效結合,而且不會讓學生產生說教式的感覺,進而產生抵觸心理。例如:
例1: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教材中“有趣的七巧板”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坐在教學過程中介紹七巧板:七巧板是古時候中國人發明的一種很有趣的玩具(課件出示七巧板圖片),利用它可以重新組合成很多不同的圖形,19世紀開始流傳到國外,外國人對七巧板非常感興趣,并給它取了神奇的名字,叫做“東方魔板”。通過對七巧板歷史的簡短介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七巧板的好奇心,還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興趣,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激勵學生不斷進取、不斷探索的精神和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
2內容延展法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德育教育與在思想品德課上進行德育教育大不相同,思品課中教師往往采用正面說理、照本宣科的方式開展德育教學,但在小學數學中教師只能根據教學內容,通過“滲透點”適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說,在講授“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識人民幣,對人民幣的樣子達到常熟,還可以在認識人民幣的內容上延展愛護人民幣,不用假幣的德育教育。同時通過給學生講述生活中買賣商品時有人收到假幣的實例,告訴學生假幣給我國經濟、社會生產力以及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激發學生認真學習辨別假幣的學習態度,提醒并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收假幣、不用假幣,這樣社會才能和諧發展,就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
3強化訓練法
小學德育實施的重點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上,有許多需要學生一起探究、合作學習來解決的問題,那么在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中,要讓學生明白,他們是一個團隊,要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利己利人的前提下學習,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是相互依賴的,只有團隊里的成員成功了,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從而培養團隊意識。只要教師懷有一種融入德育意識,在小學數學課堂的諸多情景中是可行的,數學課堂可以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很多機會。
4數據對比法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賦德育于數量關系的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數據對比法。
在練習中教師可以個別提問,讓學生從這個扇形統計圖中領會我國人多地少,適時進行國情教育。進一步講述我國用占世界7%的土地面積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而且國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提醒并教會學生要珍惜每一寸土地,愛惜每一粒糧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豐衣足食,提高生活質量,國家才能越來越強大。
5人物激勵法
人物激勵法,又稱榜樣示范法,是指用正面榜樣人物的優秀品德影響學生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教育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用人物激勵法進行德育融入。一方面,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介紹我國古今數學家的光輝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教學“圓周率”時,可以介紹圓周率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后6位的人。一方面,教師可以就地取材,以學生為榜樣對象,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6活動誘導法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德育教育不能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活動相結合。小學數學教材中設有收集廢舊電池、垃圾分類整理、綠化面積統計等內容,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內容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課進行思想品德主題教育,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感受環保的重要性。例如:四年級的統計知識中,可以讓學生調查自己家里每月的用水量,然后計算全班同學家庭一個月,一年的用水量,這樣的數學活動設計不僅讓學生產生興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教育,還可以通過集資捐助困難同學,幫助生病同學的活動情景中,進行感恩教育。
基金項目:曲靖師范學院校級青年課題(課題號:2015QN013),曲靖師范學院校級重點課程《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ZDKC2016103)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楊敏.民辦學校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研究文[D].西南財經大學,2013-06-01.
[2] 陳垠亭.教育現代化進程中學校德育體系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