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晟
摘 要 導學式教學模式的提出,讓教學目標和具體教學任務的開展更為條理分明,通過對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緩解進行預先導向設計,并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結合,通過“以學定教”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際課堂上能游刃有余的跟上教學進度,達到師生思維共鳴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考慮到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不足,針對數學知識點缺乏獨立學習和思考能力,因此教師可采用導學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導學式教學 小學數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目前就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而言,其主要的教學目標和模式均出現了新的進展,導學式教學則是基于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種新的數學教學法,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和教師的教學效率為主要目標。下文將從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出發,對導學式教學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1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的意義
(1)導學式是指以課前預習為基礎,教師課堂教學為指導,學生在此環境中積極主動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忠于課本知識、實際應用和生活知識的引申;(2)在導學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是開展教學的前提和保障,不單單是要讓學生充分掌握課堂教授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啟發,引導學生建立自主探究能力;(3)導學式數學教學中,師生之間屬于一個互聯整體,教師不再以傳統教學中的主導者自居,而是作為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輔導者和學習進程的指引者,以促進師生教學互動開展創新型教學。
從以下意義論述中可以看出,導學式教學的主要內涵在于“導”與“學”的有機結合,通過遵循基本教學原則,增強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2導學式教學的基本原則
2.1導學結合
導學結合的原則主要表現為杜絕傳統灌輸式課堂教學,以促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目的,師生之間屬于相互指導、相互反饋的關系,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重視教學信息的交流反饋,綜合了指導、啟發、自主探究、得出答案、引申應用等多種環節。
2.2注重思維強化訓練
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和思維均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思維能力的培訓,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入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踴躍交流,不斷總結,從而讓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得到升華,不但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3合作互補
合作互補原則即要求在某些特殊知識點教學的環節中,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整體存在,摒棄傳統教學中學生獨立個體學習的模式,例如針對很多有啟發意義的數學問題,教師可給予充分的時間供學生分組討論,從而提高小組協作能力,大家共同探討、共同提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的具體應用
3.1將情境教學導入到教學中
學好數學需要具備抽象思維能力,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較為欠缺,若一味采取強迫式的灌輸教學只會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厭惡感,影響到最終教學效果。導學式教學中通過導入具體情境,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并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抽象思維。例如在四邊形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分析有關四邊形的知識。學生們可以從生活中尋找有關四邊形的物體進行類比,如上課用的書本、講臺、課桌的桌面都屬于四邊形,教師在實際情境中向學生講解四邊形的基本概念,如周長、邊長、對角線、面積等知識,并讓學生動手測量,比比看哪位同學得出的結果更為精確,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提高授課過程中的趣味性。
3.2將實際問題導入到教學中
將實際問題導入到數學課堂中,與抽象知識結合起來能讓學生更清晰的理解知識點,例如在《長度單位》相關的課程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明白“米、分米、厘米”之間的關系,教師可先用尺子在黑板上畫出一短一長兩條線段,然后提出問題:“兩條線段相比的結果是什么?”有學生回答:“線段A要比線段B長太多。”教師對此回答表示贊許后可提出深層次的問題:“既然線段A長于線段B,那么用甚么具體數據和單位證明這一關系呢?”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讓學生在帶著問題的情況下,教師導入“度量單位”的意義、“不同度量單位之間的轉換”等知識點,從而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同時充分理解長度單位的概念和用途,并掌握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方法。
3.3將生活知識導入到教學中
生活知識導入到數學教學中能促進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小明媽媽給小明100元,讓小明去買13元的香蕉,再買小明喜歡的一種水果,小明大概能拿回多少錢?再如,小明上學時步行10分鐘,一共走了1200米,小紅上學時跑步速度為每分鐘200米,請問小明的步行速度是多少?小紅跑步的速度是小明步行速度的多少倍?這樣的問題結合生活,能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開發大腦,在行動中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目的。
4結語
綜上,小學數學教師在應用導學式教學法時,需注重教材與生活的結合,善于總結教學重難點、核心知識點的總結歸納,著眼于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數學教學活力,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導學式教學中,從而達到“以導促學,導學結合”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莊志勇.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5(4):73-73.
[2] 裴川.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5(34):60-60.
[3] 張振芳.探討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5(2):57,59.
[4] 劉曉琴.“導學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2):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