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敏


摘 要 通過對我國第十一屆全運會男子十項全能前8名運動員成績的數據進行收集與整理,運用灰色關聯分析等方法對我國第11屆全運會男子十項全能運動員的各單項成績與總分之間的關系進行多層次的分析與研究,指出目前影響我國男子十項全能運動員運動成績的優勢因素和劣勢因素,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訓練建議,為中國男子十項全能運動的科學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全運會 十項全能 灰色關聯分析 優勢分析
中圖分類號:G825.1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男子十項全能是田徑運動中男子綜合大項,具有包含子項較多、比賽持續時間較長、各子項的動作結構不相統一以及耗能方式與訓練方法皆不相同的特點。男子十項全能涵蓋了跑、跳、投三種不同的運動技術,是田徑項目中涉及到難度大、身體素質要求高、技術全面的綜合性項目。十項全能運動需要運動員在兩天內按順序完成十個子項目的比賽,第一天要完成100米、跳遠、鉛球、跳高和400米5個項目,第二天要完成110米欄、鐵餅、撐桿跳高、標槍和1500米的比賽。因此對參賽運動員的體能、技能、戰術、心理以及智能程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十項全能項目在中國發展得較早,在早期也出現個別優秀的全能運動員,由于缺乏了一些科學的訓練方法以及少與國際交流,造成與國際水平不接軌。十項全能運動有著“田徑之王”的美譽,也稱之為“鐵人”的運動。由于影響男子十項全能成績的因素眾多,所以對該項目進行多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我國第十一屆全運會男子十項全能運動員前8名的成績。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和搜集了相關文獻50余篇,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官方網站獲取男子十項全能前8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見表1)
1.2.2關聯度分析法
選用灰色系統理論中的關聯度分析法對我國第11屆全運會男子十項全能前8名運動員的運動成績進行統計處理,并按各子項成績對總分的影響程度進行關聯排序。
2結果與分析
2.1計算關聯度
關聯度分析是對灰色系統因素之間的發展動態進行定量的比較分析,這里所說的比較分析是指我們研究的對象系統中因素間的比較分析。本文所研究的是男子十項全能各子項成績對總分影響的程度和作用大小關系,可視其為一個灰色系統。關聯度分析方法能較好地解決少數據、小樣本、信息不完全和經驗缺乏的不確定性問題。
2.1.1建立母序列和子序列
將十項全能運動成績的總分設為母序列,記為[x0(k)],各單項成績因素設為子序列,記為:100米[x1(k)],跳遠[x2(k)],鉛球[x3(k)],跳高[x4(k)],400米[x5(k)],110米欄[x6(k)],鐵餅[x7(k)],撐桿跳高[x8(k)],標槍[x9(k)],1500米[x10(k)].
2.1.2統一量綱
根據公式:,(徑賽用)i=0,1,2……,n;k=1,2……m.
,(田賽用)i=0,1,2……,n;k=1,2……m.
將表1中的數據統一量綱得到表2。
通過公式計算出各個子序列與母序列的差值,則列出對應差數列表,見表3。
觀察表3各行各列的數值,我們可以發現兩極最小的差值為0.000,兩極最大的差值為0.153,即:
兩極最小差:
兩極最大差:
2.1.3計算關聯系
將表3中相應的值代入公式
求出各項的關聯系數。經計算,關聯系數如下:
2.1.4求關聯度
按關聯度分析原則,對我國第11屆男子十項全能中各單項對總分的“關聯度”大小排序來決定,“關聯度”大著所屬項目為優勢項目,“關聯度”次之者所屬項目為次優項目,“關聯度”小者所屬項目為非優勢項目。
根據公式:,計算出關聯度依次為:,,,,,,,,,。按關聯度大小排除順序為:。即我國第十一屆全運會男子十項全能選手各單項在全能總分中所占的地位依次為:110m欄 100m400m 跳遠 鐵餅 1500m 標槍 鉛球 撐桿跳高 跳高。
2.1.5計算權重系數
根據關聯分析計算結果,求權重系數,由公式:可得:,,,,,,,,,。
按權重系數的大小排序與關聯度排序相同。
下面依據對總分貢獻程度的大小,把第十一屆全運會男子十項全能運動成績總分前8名運動員的10個子項目劃分為三個等級,以此來具體分析各單項對總分的貢獻問題。
2.2優勢項目:110m欄,100m,400m和跳遠
對總分貢獻最大的是110m欄,100m,400m和跳遠,這四個項目中110m欄,100m,400m都是以水平速度占絕對優勢的項目,而跳遠則以速度為主導以爆發力為基礎的項目,這顯示出速度在我國第十一屆全運會男子十項全能運動中對運動成績與排名的重要性。作為優勢項目,在保持原有成績的基礎上不斷攀升。在發展速度素質的同時加大技術訓練的比重,這樣對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100m欄和跳遠的成績會有所提高。
2.2.1次優項目:鐵餅,1500米,標槍和鉛球
鐵餅,標槍和鉛球這3個項目是要求運動員有較強的爆發力和速度力量。在關聯排序中分別列第五、七、八位,因此投擲類項目對總分的貢獻起次要作用。究其原因,是因為提高投擲類項目的運動成績需要增加體重,所以不利于對總分起關鍵作用的跑、跳類項目的發展。那么,這三項投擲項目應加強專項輔助練習,例如,持壺鈴和其他器械腰腹繞環;拉引橡皮筋或拉引器械;正面原地或上步擲實心球或鉛球;弓身練習等等。而通過數據對比可以看出耐力性項目1500米的關聯排序較低,僅處于第六位,這表明1500米在男子十項全能運動中也同樣處于次要地位,關鍵性也因此較低。1500米作為全能運動最后一個參賽項目,是不能忽視的。因為1500米成績在比賽中常常直接決定整個全能項目的比賽結果和排名。而通過1500米的專項訓練,能夠改善和提高運動員的心肺功能,增強對大運動量的承受能力以及加快運動員訓練后身體各項機能的恢復,對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全能項目的整體水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2.2劣勢項目:撐桿跳高,跳高
撐桿跳高和跳高在總分中占的權重成分最低,這兩個項目不僅需要運動員有較強的彈跳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速度、靈活性和協調能力。撐竿跳高被認為是十項全能運動中技術最為復雜的單項,在該項目上中國選手由于先天性身體優勢應該是可以取得好的成績的。撐桿跳高的用力特點是用力時間短,變化大,這就要求運動員在很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力量發揮出來,從一種力量性質轉化成另一種力量性質(如拉引到推)。所以,提高運動員爆發力量是很重要的。在技術方面,運動員首先要抓住主要的技術環節,使其把主要的先學好,再學次要的。前國家紀錄保持者龔國華在該項目上得910分,已經超過了國外10名選手在該單項上的平均得分898分,說明在撐竿項目上我國選手是可以達到世界水平的,只要我們的教練員和運動員認真總結訓練經驗,這兩個項目均具備一定的訓練潛力。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通過關聯度分析可知,我國第十一屆全運會男子十項全能總分貢獻最大的子項目是:110米欄,100米,400米和跳遠,其次是:鐵餅,1500米,標槍和鉛球,而對總分貢獻最小的是:撐桿跳高和跳高,位于序列的最后。由此可以看出,速度是影響我國男子十項全能成績的核心因素。同時這也告訴了我們速度素質是十項全能運動的共性,因為跳類項目的助跑起跳以及投擲項目的助跑和最后用力等都與速度有直接關系??傊?,要始終以速度為先導,因為70%的子項目與速度直接相關。此外,從權重系數的百分比可以看出,十項全能運動的各子項目發展并不均衡,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3.2建議
(1)男子十項全能運動員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借鑒各專項選手的訓練經驗和訓練模式。
(2)狠抓有潛力,得分多的項目。關注優勢項目的發揮,在繼續加強優勢項目(110米欄,100米,400米,跳遠)的同時重點抓好劣勢項目(撐桿跳高和跳高)的訓練,對撐桿跳高和跳高這兩個項目多進行訓練經驗的總結,充分發揮我國運動員反應快、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好的優勢,使劣勢項目接近優勢項目水平,力求達到優勢項目的均衡程度,爭取在撐竿跳高和跳高項目上有所突破。
(3)針對各單項技術之間的共性,以其作為起點與重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符合我國男子十項全能運動員當前狀況的訓練方案,逐漸縮短強項與弱項的差距,達到整體水平均衡提高的效果,從而擺脫落后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鄧聚龍.灰色系統基本方法第2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8.
[2] 汪廣茂,宋允清.田徑教學訓練法第1版[M].香港:香港新聞出版社,2006.6.
[3] 賈明學,徐玖平.中外十項全能子項目對總成績貢獻的對比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03,25(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