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鵑
摘要: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國企企業而言,在“市場化”與“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對企業文化進行創新,能夠兼顧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的實現,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本文從精神文化層面、制度文化層面、行為文化層面和物質文化層面對國有企業企業文化進行創新研究。
關鍵詞:國有企業科學發展觀;企業文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一、科學發展觀與國有企業文化關系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于為什么發展和怎樣發展的認識經歷了逐步提高的過程,發展到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科學發展觀理論體系。從內涵上來看,科學發展觀包含以下基本內涵:堅持全面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籌兼顧等。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整體實力的體現,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國有企業文化通常是指企業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國有企業在長期經營和管理活動中確立的、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模式,其本質上等同于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科學發展觀與國有企業文化之間具有緊密的關系。國有企業的經濟行動是經濟因素與非經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科學發展觀就是影響企業的非經濟因素,是國有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形成以“實現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為核心價值觀的主流文化,需要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明確企業使命,規范企業經營理念和生產行為,與主流文化實現對接。由此可見,科學發展觀與國有企業文化間具有指導與檢驗的關系,科學發展觀對國有企業文化創新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科學發展觀視角的國企企業文化分析
1.國有企業文化特點與現狀
對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文化進行的相關調查分析可知,我國國有企業文化在長期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計劃經濟和前蘇聯傳統企業管理模式的影響,進而展現出來一定的獨特性。一是我國國有企業文化具有突出的政治化特點,無論是從產權、經營管理還是從預算約束與資產負債比例等方面,均體現出行政文化的特色;二是國有企業文化的基本組織結構呈森嚴的金字塔、科層化的等級排列,這使得企業領導體制中呈現家長制特色;三是在企業管理中體現出“官本位”與“人治”色彩;四是國有企業中的人際關系突出我國傳統倫理道德關系;五是國有企業中的人際關系網建設較為突出,一定程度上超過了自身經營。
2.國有企業文化創新的動因
在對我國國有企業文化進行的研究分析結果中發現,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改善,比如粗放式的經營理念、企業員工文化紛亂、忽視員工價值、缺乏信息共享與正常溝通機制、制度不健全等。在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領導層對企業文化認識存在誤區,缺乏手段與組織保證,這些問題及不足的存在都需要國有企業進行企業文化創新,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從國有企業文化創新的內因來看,企業家的成長、產權結構的調整、壟斷地位的喪失等都在迫切要求企業文化創新。從國有企業文化創新的外因來看,經濟體制改革引發的宏觀與微觀環境的改變、市場國際化競爭的沖擊、文化變革帶來的觀念挑戰以及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挑戰等因素,也在迫切要求國有企業進行企業文化創新。
三、科學發展觀視角的國企企業文化創新
1.國企企業文化創新的目標、方向與原則
國有企業在企業文化創新建設中,應保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目標,滿足人們物質與精神上的需求。國有企業在謀求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應兼顧社會經濟效益、社會生態效益、社會精神文明效益等。由此可見,國有企業文化創新的目標應為:兼顧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在目標確立的基礎上,國有企業文化創新的方向應為“全方位以人為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以人為本”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在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創新的原則應包含:堅持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突出“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全員共同參與、突出績效與個性原則。
2.國有企業企業文化創新的內容
在精神文化方面,國有企業應以發展民族產業為己任,明確企業使命,以“以人為本”為宗旨,確立國有企業的共同價值觀,比如誠信與和諧的倫理觀、綠色與節約的環境觀、團隊學習的創新觀、互贏互利的競爭觀等。在制度文化創新方面,應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經營決策機制,實行員工參與決定制,加強監督管理與內部溝通、交流機制。比如優化人力資源、工作激勵與差別激勵并舉、合理有效的薪酬體系、短期與長期激勵并存、科學的考核制度、員工教育與培訓體制等。在企業形象方面,應注重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注重品質,打造富有特色的民族品牌。國有企業應注重開展公共關系工作,內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營造最佳的社會經營環境,讓顧客滿意,充分照顧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3.國企企業文化創新的模式與路徑
國有企業文化創新工作中,應明確創新模式和思路,設計科學的工作流程。國有企業文化創新的工作流程為:文化審視與評估→文化提煉和升華→文化加工和整合→文化集成和傳播。文化創新的具體步驟為:成立企業文化創新工作委員會→企業內外環境調查→現有企業文化的診斷→企業文化創新方案的制定。在企業文化創新方案的制定環節,需要對企業文化進行有效的需求評估,結合實際需求制定企業文化創新的戰略方案,并建立創新實施的計劃體系。國有企業文化創新實施方案的內容主要包括員工教育、活動強化、領導垂范、環境改造和對企業文化創新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徐會苗.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1(5).
[2]崔巍.試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J].黑龍江史志,2010(7).
[3]陳韌.基于企業文化的國企政工工作創新舉措[J].現代國企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