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慧++楊志
摘要:本文采取換位思考的方式,以高職學生為本位,對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教學進行反思,主要從英語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和英語考核與實際運用相脫節進行分析,說明趣味教學對學生的主動學習起到了重要作用,英語考核與實際運用相脫節是導致缺乏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高職英語;趣味教學;教學模式
引言
高職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術教育,簡單地說,是為了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工作人員。高職與大學教育對學生培養的側重點不同,高職是為了培養技術型人才,而大學教育是為了培養學術型人才。由于培養方向的不同,必然也會導致生源的不同以及就業方向的不同。雖然現在針對高職學生有諸多批評,但正確的教育與引導,是改變現狀的重要因素。以前,都是以教師的角度來解釋分析,本文采取換位思考的方式,以高職學生的視角,站在高職學生的位置上,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進行反思,主要從英語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和英語考核與實際運用相脫節,這兩部分進行分析,說明趣味教學對學生的主動學習起到了重要作用,英語考核與實踐運用相脫節是導致缺乏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原因。
一、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一)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大都是被動教學,師生之間很少互動,基本上都是通過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來完成的。近年來,提倡素質教育,趣味教學,但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這方面的做得還有所不足。學生不喜歡照本宣科的老師,如果老師的講課流暢生動、趣味十足,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會集中到老師這邊來,學習也會變得輕松有趣,增強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還主要是應試教學。老師教課注重語法方面的教學,英語口語教學所占的比例嚴重失衡,還是偏向英語的閱讀與書寫,英語教學的聽力與口語的教學模式,非常枯燥乏味,教學形式也很呆板,毫無趣味性可言。
英語的聽說讀寫的教學模式,都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老師在英語教學上,也傾向于考試的模式進行教學。針對考試模式的高職英語教學,雖然可以順利的通過考試,達到學校的要求,但這樣的教學對學生自我的能力的提高有限,缺乏實際應用能力。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很難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考試,而不是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這是嚴重的本末倒置,學習最終的目的還是實踐即走向社會。也可以說,高職階段的英語學習是在為步入社會做準備,英語的社會運用更為重要。所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應該向素質教育轉變,注重提高學生自身能力,教學中應運用趣味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增加英語教學的趣味性。
(二)英語考核與實際運用相脫節。高職教育是為市場培養社會需求的技術型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因為高職培養的學生,畢業就應該能夠勝任工作,實踐性要求非常強。因為生產經濟的國際化,各行各業對實用型的英語人才的需求,持續攀升。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有待改變,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已經落后,不再適用于現在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交際,學生也缺乏實際的英語運用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過于依賴課堂的教學,實踐學習幾乎沒有,英語的學習變成了死記硬背,應付考試,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高職英語考核模式與社會就業相脫節,高職院校往往都要求學生必須考過英語三、四級,也就是英語等級考試。這種考試注重的是專業水平,缺少實際英語運用能力的體現。每屆從新生就開始強調英語等級考試,有甚者以能否通過英語等級考證,作為獲得畢業證的一項重要標準。由于校方的重視,必然會影響到英語教學的模式,不以考試為目的的教學是行不通的。因為考試的通過率,是老師教學質量、教學成果的體現。這種英語考核與英語的實際運用相脫節,也不符合現實的就業要求。英語考核,側重于讀、寫和聽力的考核,沒有對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測試。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即使通過了考試,但會發現連最基本的英語交流都不行,可見英語實踐運用能力之低,已經成為了高職學生的通病。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也不適合社會市場的需求,往往會造成用人單位錄取不到人,應聘人員又找不到工作的現象。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首先要調整英語考核制度,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英語運用能力。高職英語教學應該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到工作崗位后能夠馬上勝任,無需另行培訓。高職英語教學不是培養學術型專業人才,而是培養適合市場要求的實用型人才。這種實用型英語人才,更重視的是,在實際工作中英語的運用能力。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英語考核體系與實際運用相脫節,同時也導致了與現實就業相脫節。英語學習考試沒有有效地與實際就業相結合,使得學習缺乏目的性和積極性。應試教育模式又使得英語學習缺少趣味性,導致自身的主動性不高,沒有熱情。
二、改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建議
(一)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語言是傳遞思想的表達工具,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能夠增加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由此可知,“樂”是學習中的最高境界,是興趣所在,表明興趣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英語教學中,合理恰當地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是現代化科技發展與教育體質改革的必然產物。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豐富了教學的手段,使課堂教學能夠通過聲音、視頻、網絡等現代化科技手段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圖文并茂地對學生進行講解與分析,在這種情境下,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表現力更加豐富,具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增加學習效率。
(三)運用實例進行教學。將英語教學與日常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能夠增添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同時也加深了對英語應用環境的理解。據有關報道,某高中老師曾經以嬰兒的尿不濕與傳統的尿布為例,在英語課堂上對此進行實例講解,并引導學生對現代與傳統的育兒方式的好壞進行探討,激發了學生發言的積極性,主動提出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與理解,學習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劉君.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華章, 2013( 33): 254。
作者簡介:
馬志慧,女 (1978.10--) 遼寧朝陽人,遼寧理工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楊志,男,(1974.7--)遼寧錦州人,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