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杰華
【摘要】作文如果寫得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個性,就無法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小學是教育的基礎階段,此時對小學生語文個性化的培養至關重要,將會影響學生一生的寫作能力。為了保證小學生的作文能突出其個性,提高作文質量,教師需要采用個性化教學方式,引導小學生在學生和發展過程中,展示其自身個性,并將小學生的情感、特長和興趣等個性化的內容融入語文作文寫作中,從而寫出高質量的個性化作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是系統教學的初級階段,剛剛接觸語文作文的小學生會覺得迷茫,無法抓住作文的要點,此時教師如果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很可能會出現所有學生的作文都千篇一律的情況。比如題材相似,只要是好人好事類的作文,必然都是扶老奶奶過馬路、撿到錢包歸還失主之類的內容,對于個人心得的表達,也只會用“做了好事,心里很高興”等類似的語文來表達。除了內容題材雷同外,在文章類別的選擇上,小學生大多會選用記敘文的寫作方式,很少采用其他文體形式,這也是小學作文難以突出個性化,容易雷同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小學作文常常千篇一律,難以寫出高質量的作文,既然由教師教導小學生寫作文,那么該寫什么、怎么寫都該由自己決定,而學生只要按照自己規定的內容寫就可以了。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小學生只會機械地寫教師規定的內容,只為了完成任務應付作業。久而久之,小學生的作文自然而然就變得相互雷同,沒有個性化的特色,自然也難以出現高質量的作文。
要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質量,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化引導至關重要。比如:“記一個我喜歡的人”是小學作文中最常見的題材,一般小學生都會寫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等。作為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喜歡的人”不一定要限定在家庭之內,不一定必須是親人,可以是崇拜的榜樣,可以是朋友,等等。此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喜歡”的定義并不限定范圍,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學生喜歡的人或物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拓寬思想范圍,圍繞主題盡情發揮想象,寫出自己對主題的理解,從而充分體現出其個性,寫出個性化的優質作文。
二、教師要尊重并引導學生發揮其特長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各有各的特長,在不擅長的領域,小學生在寫作時很難把不擅長的題材寫出精彩的內容來。遇到這種情況,由于不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小學生很容易以應付的心態機械地完成作文。
學生的個性無法施展,作文自然不會顯示出較好的質量。遇到這種情況,此時教師不應該刻板地死守規則,更不該讓小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來進行寫作,而是應靈活應對,鼓勵小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特長。比如:有些學生不擅長寫說明文,而有些學生則不擅長寫記敘文,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文的時候,不限定體裁,讓學生自由發揮,學生擅長什么樣的風格,就可以通過自身擅長的風格來寫作。除了作文的風格體裁之外,有些學生可能對作文的題材不了解或不擅長,因而無法寫出好的作文。比如:教師以春游為主題布置一篇作文,很多學生都會借景抒情,寫內心對春游的感受,然而有些學生不擅長抒情,無法將內心細膩的情感表達出來,反而對春游中所見的景色,能夠通過詳細、翔實地描述,將所見所聞的景物通過文字再現于眾人眼前。此時教師不該限制小學生在作文中的側重和偏向,而是應該鼓勵小學生積極發揮特點,善于抒情的就側重內心感受的抒發,善于寫景的就側重景物描寫,讓小學生自由發揮其特長,通過作文展現其個性化的一面,從而寫出獨具特色的作文,達到提高作文質量的目的。
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感情
情感是作文魅力的源泉,可以說一篇沒有融入情感的作文,就不會有感染力,無法感染別人,使閱讀者發生情感上的共鳴,就無法算得上是一篇好文章。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時,首先要尊重學生感情,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將感情融入作文中,達到寫出優質作文,提高作文質量的目的。
有些小學生的作文寫得十分枯燥,沒有任何感染力,當遇到這種作文時,有些教師會盲目地批評學生沒有用心寫作,沒有在作文中融入情感,或是抄襲其他文章的思想。這種盲目的批判只會加重小學生對作文的反感心理,本來就對作文的寫作方法和情感表達無法抓住重點和方向,再遇到教師的盲目批評,很可能讓小學生對作文生出厭惡心理,甚至自暴自棄,再也無法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和作文質量。
所以當遇到這種問題時,教師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尊重了學生的感情。比如學生的觀點與主流觀點不同,曾遭到教師或同學的反駁,導致學生不敢抒發自身的情感,等等。在探究學生無法在寫作文時抒發感情的真正原因后,教師就要幫助小學生解決無法展現自身情感的問題,從根本處著手,要求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的真實情感,更要給小學生以包容,對學生的情感個性化差異不要盲目批判,而是要先包容小學生的情感,然后給予正確引導。在寬容的環境下,小學生在寫作文時,不會因為思想與大眾不同而壓抑自己,自然而然地在寫作過程中就會展現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內心真正的情感,這樣的作文也自然會飽含感染力,成為一篇會引起閱讀者情感共鳴的優質作文。
四、結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思想發展成型的初期,此時教師的教育方式將會影響小學生的一生,特別是對其思維邏輯、性格塑造方面的影響幾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小學教師對小學生的個性化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寫作文是表達小學生個性的一個有效窗口,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不僅僅是教小學生寫文章那么簡單,更是對小學生進行個性培養的一種有效方式和手段,所以教師要充分尊重小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包容小學生的情感,使其在寫作中展現個性,發展個性,從而塑造出獨立的人格和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孫雪梅.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5).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