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是人們獲取經驗和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提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獲得知識的重要時期,小學生對知識的來源僅僅停留在書本上,這是遠遠不夠的,他們更需要豐富的知識來提升品位、開闊視野、發展思維、豐富想象,這就需要通過課外閱讀來實現。課外閱讀能夠擴充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進而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課外閱讀是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是課內閱讀的延伸與拓展,但僅僅依靠課內閱讀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滲透課外閱讀。這就需要老師給他們擴充課外閱讀的知識,即在進行課內閱讀的同時擴大閱讀的范圍,使閱讀從課內走向課外。因此,強調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使學生熱愛讀書、愿意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體驗樂趣。這樣,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的訓練學習,不僅可以豐富無限的知識儲備,開發智力,啟迪智慧,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他們對課外閱讀的渴望與求知欲。課外閱讀可以使人擁有對理想的遠大追求以及對學習的無限熱愛,還能夠凈化小學生的心靈,洗滌智慧,陶冶情操,引導他們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丑,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據了解,現如今,有部分學生能夠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小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具體內容如下:
1.閱讀的時間過短
小學生無論是在平時的學習中還是周末休息日,都特別放松,大部分的學生都利用這些時間來休閑娛樂,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但都與學習無關,更不用說讀些課外的讀物了,僅有少數學生能夠合理分配自己的作息時間,保證一天有半個小時左右的課外閱讀時間。根據觀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小學生認為導致自己沒有足夠課外閱讀的原因是平時的功課太忙,學習壓力過大。的確如此,在學校中,小學生是沒有多少時間用于課外閱讀的,課間休息幾分鐘的時間用來活動筋骨,平時規定的閱讀時間有時也會被教師占用,被做習題所取代,放學后回到家,時間又會被各種家庭作業所占據,節假日,大多數學生要補習功課,晚上學習到很晚,但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如此一來,課外閱讀的時間就幾乎沒有了。
2.閱讀的興趣不高
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只是停留在教師講授的基礎知識比較淺顯的層面上,很少涉及課外閱讀的知識,他們已經對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產生厭倦的心理,沒能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這樣的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3.閱讀的方法不當
讀書不是盲目地根據自己的習慣來讀,而是講究一定的科學閱讀方法的。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頭腦清晰、發展智力的階段,他們精力充沛旺盛,經常讀書,但不知該怎么去讀,讀到什么程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小學生進行耐心、細致地指導,使得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從而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個性的全面發展。比如在閱讀一篇優美的散文《荷花》中,有的學生就會走馬觀花,僅是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只是去閱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部分,讀大概的內容,不注重理解,也不思考,這樣不恰當的閱讀方法會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學習成績也就不容樂觀,小學生課外閱讀與學習成績是有關聯的,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4.閱讀的環境較差
一個安靜、舒適、優雅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學生在惡劣的環境下學習,不僅心情糟糕,而且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有所下降。環境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一個人的學習乃至身心健康都有積極的影響。
二、課外閱讀存在問題的原因及分析
1.應試教育的影響
在學校中,教師不太注重課外知識的拓展訓練,只是一味地講授書本上的簡單易懂的知識,這樣的教師反而被應試教育束縛了思想,即學生喜歡學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完全依照學生的標準來講解;考試考什么,學生就練習什么,這種只關注考試成績,以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教師,是不科學、不合乎理性的,而且缺乏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的管理,忽視了小學生的創造性發展,這對教師以及教學來說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如今的教學模式應該有所變動,教學更應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的培養。
2.電視等媒體設備的影響
在現代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中,電視作為主要的媒體正在向廣大師生傳播信息,深受學生喜愛,已經成為學生獲取知識,休閑娛樂的主要途徑和渠道,大多數的小學生對電視動漫比較感興趣,陶醉在電視帶給他們的無限快樂中,在自己的空閑時間通過看電視來放松緊張的學習精神,這就使得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大大減少,電視媒體手段給學生的課外閱讀帶來這樣或多或少的消極影響,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3.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不到位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理論指導,學生沒能形成一套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完整的學習體系和規劃,學生會按照自己的習慣來閱讀書籍,這就有可能使得他們陷入誤區,很難把握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從而使得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所降低。
三、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對策與建議
1.營造“書香家園”的氛圍
一個良好、舒適的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環境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都會在自己的閑暇時間手握一本書讀起來,那么生活在這個溫馨大家庭中的孩子也會受到他們的影響,從而對讀書產生興趣,可以說是情有獨鐘。電視上有一句廣告語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的確,父母的言談舉止都會給孩子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父母應當盡可能多和孩子一起交流書中的知識,與孩子一起學、閱讀,架起溝通的橋梁,這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樣濃厚的學習氛圍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指日可待的。
2.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
首先,教師要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書目。選擇優秀的課外讀物,要富有時代性,能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最新的閱讀信息、合適的課外讀物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最新最好的作品推薦給學生。做好這項工作,課外閱讀的質量與效果就會有所提高。如在學習完課文《三打白骨精》后,推薦閱讀古典名著《西游記》,這種結合課文的推薦閱讀,容易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其次,可以開展班級讀書會。班級讀書會是以班級為單位,有計劃地開展讀書活動,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小學生的身心,從新書推薦等方面入手,真正把學生視為主體。例如:教師推薦書籍,可以是書中精彩篇目的介紹,目的就是要引起小學生的注意,使得他們產生迫切的探求讀書的欲望。最后,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活動來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即在學生讀完以后,對作品的人物、思想等方面進行展示匯報、交流、欣賞。通過多種方式不斷激勵學生,讓他們品嘗到讀書的樂趣,進一步激發他們讀書的熱情。
3.開展課外閱讀評比活動
通過課外閱讀一系列的活動,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組織能力,使得他們能夠更加鍛煉自己,積極參與各項有意義的活動,通過評比的方式鼓勵學生,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閱讀的習慣,小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自我鼓勵,成就感也會油然而生。
4.制訂實施閱讀計劃
在學校中,教師要每個星期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一次指導,閱讀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積極向上、富有濃厚激情和詩意的讀物,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閱讀,在閱讀后把自己的體會、感受講給別人聽,互相分享,學生一邊讀,一邊積累摘抄優美的詞句以及好的片段。如閱讀少兒故事,培養小學生的感知、理解能力。由于不同年齡階段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有所差異,可以適當增加交流感想、評價等環節,學生發揮大膽的想象和聯想,比如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安徒生童話》等古今中外歷史故事。通過以上的閱讀訓練,進而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同時,家長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回到溫暖的避風港中,家長應與孩子打成一片,定期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與指導,給孩子創造一個既溫馨又安靜的環境,使得孩子能夠安心學習,促進其成長的發展。
5.教給學生多種多樣的閱讀方法
(1)精讀法。精讀法即精心、細致地閱讀,而且要多讀、讀通讀透,反復領會、反復思考,一邊讀一邊研究段落的中心思想,理解精讀的概念與意義,以便從中吸取精華。對有價值的內容要精心研究,細細咀嚼,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簡到繁、由內到外、由表及里精讀,學生要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齊頭并用,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考邊批注,逐漸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
(2)勾畫、摘錄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果學生在閱讀時邊讀邊想,標出生字詞并標注好音,畫出重點詞語和自己喜歡的句子來研讀;對于自己難以理解的地方,注上符號。閱讀時就能一目了然。此外,也要對文章主旨、難詞難句等做出適當的摘錄,逐步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如在閱讀《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時,可以把文中的優美詞句摘錄下來,這樣堅持下來,一定會有所收獲。
(3)默讀法。默讀和朗讀有所不同,默讀即不發出聲音,而是用眼睛看,用心去體會、感受、學習,切不可一個一個字去讀,更不能讀出聲來。要求較高的默讀,要做到邊看邊思考邊領會,就是要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清楚,理解到位,每讀完一段就思考這一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然后概括出來,最后總結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4)泛讀法。泛讀,即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要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學生不僅要讀自然方面的書,而且要讀社會、人文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形式的優秀作品學生都要廣泛閱讀,開闊思路,豐富自己的精神頭腦,通過閱讀來體會語文學習的奧秘。
(5)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不發出聲音,不逐字逐句讀,而是快速、瀏覽性地閱讀,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地瀏覽過程中,靜下心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專注讀書,快速地進行信息處理和加工,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在最短的時間里學到并掌握最多的知識,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這也是速讀的優勢。
總之,在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要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不僅學會并掌握課內的基礎知識,還要學習課外無限的知識,通過課外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思維和培養想象能力,享受讀書的快樂,使得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在一起,有效達到語文學習的效果,進而提升語文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曹培根.閱讀指導[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2]夏家發.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3]殷世東.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痼疾及其消解[J].中國教育學刊,2014(2).
[4]俞霞.小學語文階梯閱讀訓練[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杜曉晴,女,1993年生,滿族,遼寧省興城市人,現就讀于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研究生,小學教育專業。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