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軍
【摘 要】新時期為了更好的凸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人們一直在探索多種不同的方法,合作學習法就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一個很好的探索。學生對知識進行合作、交流、共享,最終達到知識能力雙豐收。鑒于此,對高中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如何有效展開合作進行探索極具價值。
【關鍵詞】高中學生 語文學習 合作學習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92
對很多教師與學生來講,對“合作”兩個字并不感到陌生,尤其現代社會一直提倡人們在做事情的過程中要具有較強的合作精神,更是使合作在教師與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而將合作與學生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就構成了合作學習法。探索更多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生合作學習的路徑,是新階段語文教師應該引起重視的一項內容。
一、探索有效的分組策略
合作學習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教師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造條件,合作學習法才能夠在課堂上得以開展。我們在思考影響合作學習法開展的因素時,往往忽視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分組環節。在實際的觀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學生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的,班集體被劃分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小集體,而如何對小集體——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劃分,需要有高度的科學性與實踐性。在閱覽一些與介紹合作學習法相關的書籍時;在與業內人士就小組成員的人數進行交流時,對小組人數究竟是多少才更加恰當有很多不同的見解,本人結合他人的見解,在實際教學中也不斷實驗,得出了結論是4個學生一個小組較為合適,當然,不同階段、不同學科,需要教師進行的組合人數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就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法時,本人建議以4人組最為合適。
很多對合作學習法沒有進行深入探究的教師可能難以體會到有效分組的重要性,可以這么說:有效分組為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二、通過學案導入合作學習的內容
合作學習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并不是教師按照一定的模式機械的套用。我們指導合作學習雖然教師也要對學生有一定的指導,必要時教師還要有一定的參與,然而畢竟合作學習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一個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的學習活動,因此,更主要的是為了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而學生進行合作并在合作中進行自主學習,就需要有一定的問題作為“引子”,這樣學習活動才能順利開展。而留心的教師會發展,“引子”有很多,其中教師如果能夠精心的設計導學案,不僅會為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帶來很大的便利,而且對學生順利的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態,也有很大的幫助。
教師在備課階段設計導學案的過程中,就要從文章中或者從課堂教學的內容中,提取出有討論及思考價值的題目,并結合教學進度進行合理的設計,通過合作學習既輔助教師的教學也輔助學生的學習。例如:教師在設計《阿Q正傳》這篇文章的導學案時,就可以結合文章的內容,設計諸如“你如何理解阿Q口中的革命”“阿Q精神是什么”等具有討論及深入思考價值的問題,使合作學習的深度得以體現。
三、要允許不同聲音的出現
合作學習法在語文課堂上的組織,不僅對教師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挑戰,而且對學生是否能夠理解何為合作學習提出了要求,而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理解過于表面化,認為就是幾個同學之間對問題做簡單的討論。教師對合作學習法理解的不到位,會影響其效果,同理,學生對其理解的不到位,也會影響其效果。這就提醒高中語文教師要在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之前,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培訓”,使學生真正理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目的所在,要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說出自己的心聲,積極發表個人的見解,要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這樣學生不斷的爭辯才能不斷的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才能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入,進而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水平才能同步得到提升。
四、對學生的討論內容進行“圈定”
即使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前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學生在討論時依然會出現各種各樣新的狀況,例如: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討論范圍過大的情況。原本教師設置的問題,會被學生擴大化,可能學生隨著討論的不斷進行,逐漸的偏離了主題,結果不僅使原本設定的問題難以得到解決,還使得寶貴的課堂時間沒有充分得以應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容加以“圈定”。教師在學生就問題展開討論之前,就應該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引,使學生形成就問題展開討論的意識,可以旁征博引,但是應該密切與問題結合。當然,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監督也是有必要的。例如:本人一次讓學生討論與《狂人日記》相關的一個問題,結果發現有一個小組的學生在聊其他的話題,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對學生采取糾偏措施,圈定學生的討論范圍就顯得十分必要。
當然,這種圈定又不是將學生的思維固定在一個小圈圈內,培養學生更加活躍的思維能力,本就是合作學習法的目標之一,學生以討論的問題為核心發散開來,此能不離問題之“神”,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五、學生做好匯報,教師及時評價
我們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一個流程,只有按照一定的流程使工作有序地開展,才能沒有疏漏。合作學習在很多教師與學生的眼中,可能就是一種普通且簡單的學習方法,但是想要真正發揮其作用,卻是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學生合作學習結束,針對討論的問題得出了結論,但這并不代表合作學習法的結束,反之,合作學習法進入了另外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結果對教師進行匯報,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
教師要求學生匯報學習結果,一方面達到了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監督;另一方面,也能夠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雖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群策群力使得問題得以解決,但是,學生得出的結論也并非完全正確的,教師及時做出評價,對學生好的方面及時加以管理,對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加以指導,使學生能夠形成一種正確的認識,在最后一個環節使學生的合作學習增光添彩。
本人對于合作學習法充滿了好奇,也充滿了興趣,為了更好的發揮合作學習法對學生知識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本人不僅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還對合作學習法進行研究,上文是本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廣大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