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臣杰
【摘 要】新課標要求下的教學更傾向于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更是要從小學就抓起。在小學數學這個學科,傳統的教學方法亟待調整。對此,如何使教學更高效,如何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成為了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新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24
數學是我國人民歷代以來都十分擅長且引以為傲的學科,數學作為小學的一門必修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理性思維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都有著很大的重要性。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已慢慢落后,難以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何重新燃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創新數學教學方法,就成了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究的問題。針對如何進行小學數學的創新教學這一問題,本人根據這幾年對小學數學的教學經驗,以及對相關教育知識的總結,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和意見。
一、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
(一)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新奇事物充滿好奇心,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時,要盡量避免傳統的開門見山式的直切教學主題的教學方法,要通過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和趣味問題來活躍課堂氛圍,將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調動起來。
一方面,設計與生活相關的簡單情境是一種課堂導入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學習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時,教師設計以下情境:豆豆幫媽媽去商場買東西,她買了3個面包,4根火腿腸,3瓶酸奶,已知每個面包4元錢,每根火腿腸1元錢,每瓶酸奶3元錢,豆豆一共帶了40元錢,請問豆豆的錢夠嗎?如果夠,那么多余多少錢?如果不夠,那么她還差多少錢?教師陳述完后,鼓勵學生快速計算,并用“比比誰最快最準”的形式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有時候,只要教師的問題設的好,即使再簡單無華的問題,也能變得富有趣味性和思考性。例如,教師傳授關于單位換算的知識時,先向學生們提出問題:7,70,700這三個數怎樣才能相等呢?你需要為這三個數字的后面加上什么符號或者名詞呢?這種問題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要使這三個數字相等,可以在三個數字后面分別加上“元”、“角”、“分”,或者“米”、“分米”、“厘米”等,這種問題主要考驗的是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想象力,以及他們發現生活,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相聯系的能力。這些問題還可以有效的激發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興趣,從而引出教師的正式授課。
(二)善于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
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論性,對于更加適應直觀性的小學生,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的呈現和教學盡可能形象化和生動化,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就是一種有效且高效的選擇。
教師通過前期做好內容豐富、生動有趣的課件,通過幻燈片放映的方式,將圖片、音頻、視頻等動畫呈現在學生面前,能很大程度上的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能讓學生更直觀、深切的體會到數學的魅力。例如,在學習立方體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通過幻燈片放映出現實生活中與立方體形狀相似的事物,比如冰箱、空調、電視機、水桶,等等,將這些學生在課堂上看不到的東西呈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有效的使學生結合實際來理解知識;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動畫展示,比如教師所講的教學案例與人為運動相關的話,教師就可以將人的行動軌跡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學生們能最大限度地感知知識,感悟知識。
除此之外,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還能為教師和學生帶來更多方面的收益,例如,網絡能帶給教師最新鮮的一手教學資料,能帶給學生更豐富的知識體驗,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與學生及學生家長進行便捷的家校溝通,增進師生感情,為數學學科的教學和學習增添推動力。
二、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無論是哪一年齡階段的教學和哪一學科的教學,都是以教師為引導者,學生為主體的,小學階段的教學也不例外。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較完整的思維模式,學習能力更是在起步階段,教師需要在保證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和引導。
一方面,教師要在原有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上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帶去新的學習體驗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合作探究型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較為新興的教學模式,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高效性,即使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也可以通過簡單的合作探究型教學,來增強學生的自我行動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寫作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首先,教師提出一個較有難度和探究價值的數學題目或是課題;然后,教師根據對每位學生的了解,將不同性格特點、學習能力、擅長領域不同的學生交叉搭配分組,以達到優劣互補的作用;緊接著,教師引導每個小組選出小組長或是發言人,并分配每位同學的任務。這個過程教師盡量不要過多參與,重在讓學生們自己商討,但教師要強調每一位同學都要有自己的任務。任務分配完成后,接下來教師就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查找資料和探討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時常走到學生中間去對學生的談論進行情況的了解,隨時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討論時間到了后,教師邀請每一個小組的發言人上講臺向大家分享小組的探究成果,等所有的小組都上臺分享完成后,教師要首先對大家的探究成果和表現給予一個鼓勵和肯定。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們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出和講解,最后,教師提出較為標準的問題答案,以供學生們參考和比較差距,以求更好的學習。
除了要創新教學方法,教師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將課堂交給學生。我們知道,習題訓練是課堂、課外教學中必不可少且意義重大的一個教學板塊。數學學科的教學更是如此,需要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來鞏固知識。在每一次的隨堂小測試結束后,教師可以一改往日的自己批改所有學生作業的方式,將學生的作業交叉分配給學生自己批改,以達到加深學生知識印象的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教學是一個簡單而復雜的過程,簡單在小學數學本身的知識點不多且難度不大,復雜在教學活動的設計需要教師費盡心思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力求達到教學的高效。要想使教學更加的高效,成果更加的顯著,教師需要實現創新教學。在創新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和基礎,通過設置有趣的課堂導入和妙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使用新型的教學模式來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