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州
【摘 要】英語是一門很特殊的學科,屬于語言的一種。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們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呈現在試卷上的答案雖然水平有高有低,但普遍存在一個現象:聽力水平低下。學習英語的實用性不高,只會普通的書面題目。眾所周知,聽力題在英語試卷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聽力水平成為當下英語教育的重點。
【關鍵詞】高中英語 口語練習 聽力 語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30
隨著世界各國交流的加深,英語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廣泛。為了適應全球化的需要,英語的地位日益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亟待加強,然而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筆者的研究,主要探索出如下幾點教學方法。
一、聽力不求多,精聽是重點
很多同學為了提高聽力水平,買了很多聽力材料,一天聽幾個小時,卻依舊不見成效。雖然這是一種可取的方法,但效率卻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這種學習方法類似于囫圇吞棗,而不能真正聽懂,下次再聽也不懂。因而,這種學習方法只能短時間糾正錯誤,卻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聽力水平。要想真正提高,還需要對一段材料進行反復聽、反復訓練。這種方法是很有效的,但也需要注意方法。第一遍的時候獨立做完,然后找一個同學幫忙對答案,讓同學把自己做錯的題目圈出來,但切記不要把答案也一起寫出來。這時再聽聽力材料,聽第二遍,把錯誤的題目重新修改,然后自己對答案,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夠正確做出來,不對的再次修改。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二、熟悉英語中的連讀、重音現象
在學習英語,特別是英語口語的時候,要時刻記得學習的是一門語言,所謂“入鄉隨俗”,放在英語學習中就是要熟悉并且會說地道的口語,而地道的口語有著自己的獨特特點——連讀、重音。連讀是一種省略的現象,例如it is不能讀作it is,而是要讀作/Itz/,諸如此類的這點如果不注意,就會讀成中式英語,重音是指將單詞的重讀部分放在應該放的地方,有的詞放在前面,有的詞的重音在后面,位置不一而足。有些詞會因為重讀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意思,如果不注意這些細節,只記一個意思,在聽力中就不會順利的聽出意思,而會產生疑惑。而聽力這種題型決定了記憶不可能在我們腦海中停留太長時間,因此有時候我們聽聽力什么也聽不出來,導致整個題目做不出來。因此要想做好聽力,輕重音和重讀的部分應該更加留意。
三、加大輸入,多讀單詞和課文
我們都知道,要想聽力好,首先要有單詞量。許多同學因為平時不考口語,所以單詞就馬馬虎虎念過去,單詞的不準確使得學生在聽力環節就連背過的單詞也聽不出來,因為他們讀的本身就是錯誤的,他們腦海中的這個單詞和意思沒法和聽力內容聯系起來,由此可以看出讀準單詞的重要性。學生偷過的懶最后都會反映出來,因此一定要讓學生做好每一步。平時英語書上的課文都有配套的音頻,但許多老師由于覺得沒用,就不給學生放音頻。其實這是大問題,如果學生沒有大量的課文積累,句子積累,那么一切都無從說起。聽力考驗的是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如果單背單詞,只能使學生聽懂一個兩個單詞的意思,無法把一句話的意思聯系起來,也無法提高他們前后文的聯系能力。聽課文能使他們有更多的句子、短語的磨合,適應英語的節奏,甚至能將不認識或者生疏的單詞記得更牢。而這些東西本不用外求,書上附帶的音頻就是很好的材料,只不過老師和學生都沒有注意到而已。
四、注意復習,鞏固所學
有些人可能會質疑,聽力的復習到底有沒有必要,其實答案是很明顯的,萬事溫故而知新,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復習,才能從中獲得新體驗,獲得新知識。同時鞏固所學,讓以前學的知識真正內化于心。如果不復習,你所聽到的和你所悟到的都會流失一些,而一次次的流失就會使自己的聽力水平進步不大,從而降低學習的興趣,造成“英語聽力很難”“什么都聽不出來”的抱怨,大大挫傷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甚至還會影響其他部分的學習。這里筆者有幾個復習的方法:首先,在做完一套聽力試題后,標記出沒有聽出的部分,隔一段時間聽一次,如果聽不出來的還是那些,這就說明第一次做的時候并沒有真正把題目摸透。這里涉及到一個問題,很多學生都會感覺,已經聽過的英語聽力,已經知道他的意思了,那么再做的必要也就不大了,因為下次做他就會順著意思選擇題目,肯定不會做錯,根本就不知道他到底錯沒錯。這其實是一種掩蓋,根本就不能真正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筆者的建議是,第一遍做對題目為主,第二遍需要把整篇的題目意思弄清楚,以后就需要更加注意細節的部分,只有這樣才能把一篇英語聽力原文完搞懂,才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說起聽力復習時覺得沒必要、不會復習。第二種方法就是在英語聽力做多了以后,總結歸類,把上文提到的連讀重音問題全部弄清楚,然后統一聽,統一做好筆記,這種重復性的東西雖然機械,但卻能形成很好的習慣,重復性的東西變多了就會融入自己的腦海中,以后再聽類似的東西就會很快反應過來,甚至不用反應,就像聽中文那樣很自然地聽懂。
五、培養語感,收益的不只是聽力水平
如果學生能夠做到以上幾點的話,一定能夠培養較強的英語語感,從而對英語閱讀、寫作產生大大的作用,能夠全方面提高。其實英語學習本來就應該是全方位的東西,首先它是一門語言,語言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交流的交際功能,既然我們無法營造英語的環境,那就要多說、多讀、多背,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置于較強的語言環境中,從而學好英語。“語感”這個東西,說起來很簡單,其實是很難捉摸的,你問一個英語好的學生“語感”是什么,他們也說不上來,只是模糊的知道那是一種感覺,不論是做選擇題還是寫作時句子錯誤的幾率都相對較小,其實他們就是像在一個說英語的國家一樣,雖然不能說出具體的語法,具體的為什么這么用,但他們依然能夠說對。對于我們來說,學英語需要“語法”的指導,但對于外國人來說,學英語則不需要“語法”,這正和我們很多人說不出漢語語法,卻能寫出華美的文字,說出流利正確的漢語一樣,是一種感覺。綜合起來,不過就是“說得多了,有了習慣性用法,就不用再考慮過多了”。
六、結束語
英語是一門很實用的學科,不過很多人把它過于功利化了,考試考英語的目的也是為了使我們能夠學好英語,在應對外語的時候有所依賴,而我們現在的英語口語水平遠遠不夠,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