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古麗·依明
摘要: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歷來都是教師追求的目標,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改變傳統低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創建多種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需要從堅持因勢利導,激發求知欲望,在啟發思維中巧妙提問,創設故事導入情境,提升學生思維,靈活運用多種互動體驗式的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去實施。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引言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低效”是經常出現的一大“頑疾”。課堂的低效導致一系列狀況的出現,如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很累,使原本生動有趣的歷史課堂變得毫無生氣可言,學生沒有學習到知識,也就無所謂發展了。針對這種“低效”現狀,探索、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是提升教學水平的必由之路。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如何做到有效教學,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是每一位歷史教師的使命。作為歷史教師,我們必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和策略,方才行得通。
一、堅持因勢利導,激發求知欲望
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探究的原動力,如果學生比較喜歡閱讀歷史知識,在課堂上也會積極配合老師的講課,與教師共同探究、分析、總結,教學效果自然很高。課堂是基礎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直接影響著基礎教育的效果。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按照新課標指示的航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歷史事件,探討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的地位,以及產生的歷史影響。其次,引導學生在全面了解歷史知識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讓學生走進“真實化”的歷史時代,在探究中了解,在了解中分析,在分析中總結,在總結中不斷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比如,強化合作機制,提升學生的求知熱情。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歷史主要靠死記硬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時間、經過以及意義,這種單一乏味的學習方式導致很多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圍繞某一個教學目標,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學習興趣,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激勵學生張開創新思維的翅膀,發表獨樹一幟的見解。例如,在學習《“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事先布置學生因地制宜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文革史料,在此基礎上開始上課。既拉近了歷史與學間的距離,提高了興趣,又能鍛煉他們的各項能力,教學效果自然也就很理想。
二、在啟發思維中巧妙提問
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死記硬背,對教材中所講的知識并未進行深入思考。在課堂學習中經常出現開小差、上課溜號、睡覺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來源于學生以及教師兩個方面。從教師的角度上分析,在對學生進行疑問設置時,問題要具有啟發性,在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基礎上,環環相扣,而且還能始終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例如,在講述“九一八事變”時,學生知道了當時的國民政府采取的政策,此時,可提出問題:“為什么當時的國民政府一定要采取不抵抗政策呢?”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最后再派出代表人員就小組觀點陳述。例如,在講述“戊戌變法”內容時,我們要從此變法失敗的原因著手分析,也可以以小組為形式進行討論,最后再得出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是脫離了廣大群眾。讓學生在不斷的疑問、討論中,得到啟發,同時也能夠鍛煉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三、創設故事導入情境,提升學生思維
構建高效率的歷史課堂途徑多種多樣,教師可通過創設有趣的故事情境,將其融入到歷史教學之中吸引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大腦的思維能力。比如,在教學中,可以選取一些較為經典的歷史故事,將其制作成視頻、圖片或者音樂,為學生進行展示和播放,通過所展示的內容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識記,可以提高他們對歷史的學習熱情,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的相關內容時,為更好地讓學生知曉其中的知識,教師可利用電視、多媒體等工具為學生生動講述一些關于三國演義的故事,并用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以MV的形式進行播放,再引導學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到當時人才輩出、風云莫測的三國時代”,用故事進行新課的導入,讓學生既感覺到自己已經進入到了當時的三國時代,又能增強他們對故事情節的分析、判斷等能力。
四、靈活運用多種互動體驗式的教學方法
隨著初中歷史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也逐漸被淘汰,新課程改革強調的是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了很多互動元素的投入。當下隨著網絡信息化社會的高速發展,也為歷史教學提供了教學便利,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這一點,逐漸轉變自身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之中,在課堂中加強互動學習。
例如,對一個歷史事件的講解,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通過互聯網等信息媒介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然后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體驗當老師的感覺,走上講臺,展示他們的預習成果,在展示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能開發他們的潛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學生在自主預習、準備與上臺講解的過程中,也能夠激發出自身想要了解歷史、學習歷史的興趣與熱情,這樣能夠使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討??梢哉f,歷史教學實質上是一種生命的體驗。一名優秀的歷史教師應該是帶著學生走向歷史,而不是帶著歷史走向學生。只有將歷史的真實性還給學生,讓學生從歷史中不斷學習、領悟,內化成自身的素養,才是學習歷史學科的終極目標,這也才是構建高效率歷史課堂的基奠。
總而言之,歷史高效課堂的建立對推動歷史教學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高效課堂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停滯不前。需要廣大的歷史教育工作者不斷專研學習,更新教學理念,有針對性地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科學運用教學設施推動課堂教學,為切實打造出高效的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愛妮.《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新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年7月.
[2]姚仕懷,秦云生,初中歷史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09:98.
[3]汪學毅.角色扮演——一種課堂討論的教學技術[J].歷史教學(中學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