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斌++沈娟++史月云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資源不斷豐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在輔助學生學習語言能力、增強學習效率等方面遠遠要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具優勢。文章從實踐出發,與大學生英語網絡教學改革相結合,分析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習者自主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網絡;大學英語;“學習者自主”;問題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一、大學英語改革實踐
我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規定:“在網絡環境下,我們雖然要充分尊重和繼承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科學的部分,但也應該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優勢,借助先進的技術,推進在網絡環境下的英語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設新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現代信息技術有很多優勢,它使英語教學更加自主化,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促使學生自主、自發地學習。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應該具有趣味性、實用性等,應該讓學生和教師雙方都具有積極性,尤其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在網絡環境的基礎上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是極具突破性的,它可最大限度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因此,教師也要有所突破,引導大學生借助網上的優質教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外語教學界的學者對“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概念有著各種各樣的定義。Henry Holec是最早進行外語自主學習研究的學者,在其1981年出版的著作《自主性與外語教學》中對自主的定義是:“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他認為這是人自身的一種能力,是在一定的環境內,人可以進行自我管理的行為。學習者自主就是指學習者能夠自主地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管理,對學習內容和環節進行規劃并良好執行。1991年Little D.對自主學習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完全自主的學習者是能夠獨立或者在小組學習活動中進行計劃、監督并且評估自己的學習過程的學習者。1995年,Dickinson將自主學習定義為“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獨立學習的能力”。自主的學習者應該能承擔一定的學習責任。例如,制訂出學習計劃,確定學習的時間和地點,制訂學習內容,明確學習教材及應完成的學習進度;確定個人的學習方法,進行自我監督、自我評估等。
綜上所述,“學習者自主”就是指學習者能對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都較為明確,學習態度積極自主,具有參與學習所需要的能力、知識和策略,有能力自律、自信和自理,能夠獨立完成學習,能夠監測和評估自己的學習過程,制訂學習目標,并根據學習目標做出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督學習計劃的完成進度,進行自我檢查,督促自己的發展。
三、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
1.理論基礎
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的“學習者自主”對Krashen 的“輸入假設”理論和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進行了充分體現。Krashen 的輸入假設理論(The Input Hypothesis)提出:輸入的意義(meaning)就是學習者能夠理解;可以理解的輸入應該稍微高于學習者的現有水平,并且出現頻率要高。理想的輸入要做到不僅有趣,還要相互關聯且輸入量足夠。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恰恰具備這種理想的輸入環境。
構建主義的教學理論認為學習有三種特性:自主性、情景性和社會性,學習者不應該是被動接受外界刺激,而應該是主動構建知識意義的人;教師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幫助和促進知識意義的構建。要獲得有意義的知識,就應該有真實的情景活動,在互動中獲得。根據以上情景學習理論,如何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聽、說、讀、寫、譯情景,來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這是基于網絡的教學設計要關注的主要目標。
2.基于計算機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環境創設
網絡平臺可為大學生提供進行英語學習和探討的情境環境,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資源來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這種環境所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種單一的環境,還包括虛擬情境、現實語境以及語言環境等,學生可以隨意使用。同時,圍繞學生而設計的自主學習活動,可為學習者提供優質服務,這種新型的英語學習環境的營造對發揮學生在網絡學習環境中的創造性、自主性和積極性有很大幫助。此外,將英語聽力和口語教學都連接到網站上,可形成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建成一個集聽、說、讀、寫為一體的且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環境。
3.基于計算機網絡平臺的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策略
現在互聯網上有許多學習資料或者英語學習網站,但是,這些資源往往缺乏整合,整體雜亂、無序,水平參差不齊;而且,對于大學英語的教學而言,其針對性不強。學生要在浩瀚的互聯網上搜尋與自己相關的、適合的學習資料,往往會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在網絡平臺的教學環境下,大批量的輸入語言,學習內容盡量形象生動,以可見、可聽的形式存在,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勵學生好好學習都有很大好處。
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可以為英語學習者創設語言學習環境,使英語學習內容更加生動和形象。這種環境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真聽、真看、真感受的虛擬世界,來創造一個真實生動的語言環境,將枯燥的、乏味的學習和運用變得活潑、有趣,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設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對學生進行模仿和學習都十分有利。
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強調學生作為主體,可以實現個性化,不要求一刀切地確定學習內容、進度和方式以及學習時間,這樣學習者自己有發揮的余地,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習慣和需要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式、進度、目標等。網絡自主學習環境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強化學生的自主發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這樣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端正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網絡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可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程,基于網絡的大學生英語“學習者自主”是今后大學生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發展趨勢。
4.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先天因素以及后天經歷不同決定了他們的認知方式也會不同,根據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培訓指導的時候要考慮這些個體差異,所以采取的策略也要不同。學習策略培訓包括兩部分:認知策略培訓和元認知策略培訓。認知策略的培訓,可以促使學生知道并掌握一些學習策略和技巧,比如,聽力技巧、閱讀技巧、寫作技巧等;通過元認知策略的培訓,可促使學生養成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任務實現情況的習慣,從而推動學生學習時由被動學習走向自主學習。
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在大學英語教育改革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推動其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情況下,這種新形式的教學模式的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要在困難中逐漸完善和成長,但這必將是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董 芊. 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策略探究[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9):59-60.
[2]鄧 雋,黃昌朝,李 娜.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學習者自主學習的適應性分析[J]. 外語電化教學,2012(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