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超
摘 要: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突破了影視制作傳統的模式和規范,推動了影視行業的飛速發展,也對影視后期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文章主要從“理論+實踐”“技術+藝術”“項目+團隊”三個方面探討如何發揮數字技術的積極效果,以提高影視后期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數字技術;影視后期;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J93 文獻標識碼:A
一、影視后期課程的基本內涵
傳統的影視后期課程教學,主要是以項目操作為基本形式,將拍攝的影音素材進行剪輯、特效、字幕、音頻、動畫等方面的后期處理,從而完成影視劇、廣告片、宣傳片、微電影等形式的媒體制作。在這種課程體系里,教學內容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影視后期制作的專業知識,要求學生利用非線性編輯軟件對音視頻素材進行剪輯,再利用后期合成軟件進行特效設計,旨在培養學生編輯音視頻與制作特效合成的能力;二是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創作影視作品,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團隊分工合作意識和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旨在提高學生的創意、創新和綜合運用影視后期技術的能力。
二、影視后期課程改革的原因剖析
(1)數字技術已在影視后期制作中廣泛應用。數字技術將影視后期制作的記錄方式由單一轉化為多元,實現了音視頻素材與數字化設備的完美結合,尤其是三維動畫、虛擬現實等數字合成技術對時空的準確把握和對畫面的整體調控,極大地降低了影視后期制作的難度,體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影視后期課程教學必須適應這種新形勢來進行改革。
(2)進一步提升影視后期課程專業性的要求。影視后期制作的軟件應用難度并不高,即便不是專業人士,經過學習也能夠很快掌握。然而,在數字背景下,不同領域的制作規范和實現技巧各有不同。因此,有必要從專業角度重新設計課程,在教學中有效融入新的規范與技巧,讓專業學習與行業需求更加緊密結合,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的專業性水平。
(3)當下影視后期課程教學的現狀不甚理想。目前,很多影視后期的專業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課程的時代特點,教學定位仍主要專注在技術層面上,側重于軟件操作的技能傳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在進行獨立創作時,往往會發現作品缺少創意與創新,藝術表現力欠缺,在內容的豐富和美觀等方面與市場所需的影視產品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三、影視后期課程改革的初步思考
(1)“理論+實踐”強化課程的系統性。影視后期課程是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相融合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理論教學是基礎,實踐教學是關鍵,二者統一于影視后期課程教學中,體現其系統性。為了使教學更加系統,應將校企合作的工作過程融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以企業相關崗位群工作任務分析為課程設計的依據,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遵循,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做到工作過程和教學過程相融合。
(2)“技術+藝術”契合專業的綜合性。影視行業是一個寬口徑的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行業,既需要具備影視后期知識技能的專業人才,又需要具備較好的藝術鑒賞能力,能夠靈活運用數字技術作為創作工具,兼具技術水準與藝術功底的綜合型人才,影視后期課程的改革必須以此為方向。
(3)“項目+團隊”增強教學的實效性。以未來所從事的工作角度看,影視后期的工作形態基本是以項目的形式呈現,而項目的完成需要團隊的良好合作。因此,在影視后期課程中,可以融合企業項目管理的方式進行訓練和引導,這對學生規范創作流程、培養團隊合作意識等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作為項目總監或者客戶的角色,提出所需影視作品的主題與要求,學生作為項目的執行者,各個學生團隊成員之間相互討論、制定方案、分工協作,按照創作流程制作出合乎項目總監或客戶要求的影視作品。
總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合理地運用數字媒體技術,加速影視后期課程改革,全面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影視制作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瑩瑩.影視后期制作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4(1).
[2]高小芳.淺談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研究——以數字影視為例[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