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喬
中圖分類號:G88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5-000-01
摘要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從終身發展的角度為學生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體育教學項目。瑜伽作為一種集柔韌鍛煉與力量訓練為一體的新型運動項目,可以使修習瑜伽者通過與身體的對話,在這一過程中發現自我、重塑自我從而得到身心上的全面健康。本文旨在探討瑜伽教學在高校體育課堂中的熱身作用,為體育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瑜伽教學 體育課堂 作用
一、前言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是東方最古老的強身術之一,一種較為新式的健身方式,它注重“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體”,實現身心和諧的過程。是集健身、健美、健心為一體,其本質是“內化”道德情操,“外化”行為氣質,這也是瑜伽教學的重要意義所在。拉伸與力量練習是很多運動的基礎,也可作為瑜伽練習的基礎。普通體育課堂教學中融入瑜伽訓練可更好的起到熱身與身體準備的功效,有助于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內容。
二、在高校普通體育課教學中融入瑜伽訓練的重要作用
(一)瑜伽教學融入高校體育課堂訓練能提高大學生體育技能學習質量
瑜伽教學中的身體柔韌度與力量的練習是很多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它也可作為體育課堂教學的基礎。瑜伽訓練中對于肌肉的遠端控制力要求很高,而這一點恰恰也是許多體育動作要領中所要求的。瑜伽要求動作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與時控感,所以,瑜伽訓練練習的效果能直接影響體育課堂學生練習質量。在體育課堂教學訓練中采用一些簡單的練習方式。瑜伽訓練是外表形狀及其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它在緩慢、優雅、動聽的音樂旋律下輕松、自如地完成動作,能使骨骼、肌肉充分伸展,塑造優美的體形,它有利于減緩心理壓力。而瑜伽是對健康的身體、形體美的塑造和追求,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伴奏下,通過多種體式動作的練習來表現美、塑造美,使瑜伽訓練者活力增強,外觀更年輕,心情更平靜,增強疾病抵抗力。瑜伽練習時配上音樂,可使練習者進入意境而精神專注,達到調節情緒,消除疲勞、陶冶情操的目的。由上所述,瑜伽訓練可以豐富普通體育教學課堂,特高學習質量。
(二)瑜伽教學融入普通體育教學訓練能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瑜伽是一種較為新鮮的事務,大部分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瑜伽運動,教育部于2002年所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對高校體育課程的性質、結構、內容以及課程評價體系做了明確規定,并建議為高校學生提供諸如舞蹈、散打、輪滑、臺球、街舞、拳擊、瑜伽等體育選修項目。其中,瑜伽項目是提高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調節能力,使其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形式。高校開展瑜伽教學,對于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還對學生身心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體育課堂教學中瑜伽熱身訓練的實施方法
瑜伽動作形式多,鍛煉部位廣泛,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內容來進行。通過基本動作練習和強度不同的成套動作練習,對身體各關節、韌帶、各主要肌群和內臟器官施加合理的運動負荷,對心血管功能、柔韌性、協調性、力量及耐力素質、體脂等身體成份有十分顯著的作用。例如采用貓伸展式、神猴式等練習來發展學生的柔韌性。采用肩肘倒立、橋式及成套動作練習鍛煉大腦支配身體部位同步運動的能力,體會各部位肌肉運動時的不同。
(一)先集中進行瑜伽基礎訓練然后學習專項體育運動
在整個體育課堂教學學習期間,用總學時的四分之一進行瑜伽訓練。假如計劃用60學時學習體育課程,那么可以用大約10至15學時的時間首先進行瑜伽練習,主要進行拉伸練習、肌肉力量練習、徒手組合練習,鍛煉大學生的柔韌性、空間體位感覺、正確優美的身體姿態等。這種集中練習的方法具有較好的連續性,大學生容易掌握,效果也比較好。有些教師或學生可能擔心耽誤了正常體育課程的學習,其實不然,在學習正式體育項目之前進行瑜伽訓練可給其他專項學習打下基礎,有了一定的身體基礎,便于教學進度的加快,學生的模仿能力就會提高,教學效果也會改善。
(二)嘗試將瑜伽練習融入整堂體育課程當中
課的準備部分、課的結束部分都可安排有針對性的瑜伽訓練,80分鐘的課可以安排15至20分鐘形體訓練,在課的準備部分安排瑜伽內容不僅可以讓學生活動身體各態,為課的主要內容做準備;在課的結束部分安排瑜伽內容則更可以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感覺,來發展學生的協調性。主要是起到放松肌肉和鞏固課堂內容的目的??梢?,瑜伽在體育教學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每節課都可安排一些內容。
四、結論
瑜伽練習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所需要的協調、柔韌、身體姿態的控制以及對動作美的感受和表現力,培養學生自信、端莊、高雅等美的氣質,增強他們的藝術修養。有利于體育技能的學習掌握。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把訓練與瑜伽的教學結合起來,把瑜伽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始終,能有效的提高高校大學生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鄧瀟瀟.高校瑜伽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6):139-168.
[2]徐文峰,王雪峰.談高校瑜伽教學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益處[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8):135.
[3]陽明君,李業幸.瑜伽教學中的運動損傷與預防[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