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華
摘 要: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時期,在初中階段加強文言文的教學,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文言文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文言文教學現狀卻不盡如人意,結合文言文教學的現狀,提出了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能提高文言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方式;學習興趣;學習方法
文言文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別是在蘇教版語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據了大部分的內容,代表著漢語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承載的是中華民族熠熠生輝的思想。學好文言文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古代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對促進學生現代漢語的學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在面對枯燥難懂的文言文時,學生往往會產生畏懼心理,進而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形成惡性循環。因此,筆者對文言文教學現狀進行了思考和分析,找出了影響文言文教學效率提高的因素,并結合教學現狀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現狀分析
1.從教師層面講
首先,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文言文的教學也是簡單的翻譯和背誦,教學較為枯燥。其次,教師過分強調字詞和段落,注重字詞的用法和講解,破壞了文言文的整體美感;而且傳統的教學方式過分強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學生對文言文興趣的培養,教學方式較為傳統,而且長期“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不高,課堂教學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2.從學生層面講
文言文距學生生活的時代較為久遠,而且文言文的字詞和句式用法與現在差別較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現代漢語用法和意義的影響,而且文言文中細小的知識點較多,學習難度較大。再加上文言文本身的枯燥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對文言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動性的發揮。
二、改善文言文教學現狀的有效策略
1.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是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面對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式,廣大教師必須切實轉變這些落后的教學方式,以改善文言文教學落后的局面。面對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筆者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認識到轉變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水平的重要性。因此,要改變文言文教學現狀,首先要從教師入手,要求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學習新課改所提倡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從而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文言文。
2.以趣促學,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
在當前的文言文教學中,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缺乏興趣是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只有對文言文產生興趣,才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言文的學習和探究中,才能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教學《木蘭詩》一課時,考慮到初中學生對電影十分感興趣,筆者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花木蘭》的電影片段,幫助學生了解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然后再結合電影情節來學習課文,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對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有重要的幫助作用。
3.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文言文學習方法
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積極傳授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只有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使學生在興趣的推動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文言文,從而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精妙和有趣。如考慮到文言文學習中的細小知識點太多,學生難以掌握,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筆者要求學生準備一個知識記錄本,學完一課后,將課文中學到的重點詞匯和句式進行總結,如通假字、一詞多義等,并要求學生經常回顧和復習,這樣學生在不斷總結和復習中能輕松地掌握字詞的意義和用法,從而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促進學生文言文學習效率的提高。
4.注重課文的背景介紹
文言文距學生的生活較為久遠,學生往往很難理解作者當時的想法和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給學生的文言文學習帶來了較大困難。對此,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文言文寫作背景的介紹,將文言文的寫作背景和時代背景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作者寫作時的心情,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所包涵的作者情感。
綜上所述,文言文是初中階段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初中語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師要認真反思文言文教學的現狀,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文言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春梅.淺議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效果[J].現代閱讀,2012(10).
[2]唐海波.淺析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J].教學月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