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金亮
摘 要: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信息日新月異,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引入校園,教學格局發生了重大改變。開展信息化教育已經迫在眉睫。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優勢互補,不僅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有效性
將信息技術和數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賦予了數學知識新的生命。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趣味橫生,以生動鮮活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數學教師應當發揮其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教學優勢,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
一、多媒體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數學教師應當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優勢,運用一雙慧眼巧妙抓住教學時機,將德育思想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相關知識時,數學教師可以將課前準備的課件在課堂上放映,將五星紅旗上的五角星投影到大屏幕上,讓學生感受五星紅旗的幾何美。
二、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也是如何讓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等特點,將圖像、聲音、文字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從視覺和聽覺方面進行多維度沖擊,豐富教學內容,讓數學知識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提升教學內容的可接受性。
三、分散難點、突出重點,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數學課堂中的教與學,以教師的“教”發起,引導學生“學”。教師是課堂的決策者,學生是執行者。讓學生順利、高效地去執行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教師應當發揮自身的誘導職能,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適當提點,巧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開啟自主探究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可以將復雜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學習成效自然也就提高了。
例如,在教學“旋轉圖形”相關內容時,大多數學生無法用語言來闡述圖形的旋轉過程,這時,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動畫演示,形象、直觀、具體地展現整個旋轉過程,幾何原理一目了然,也幫學生輕松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內容。又如,在教學“由三視圖描述幾何體”,本課時內容對學生的立體思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立體思維差,教師再苦口婆心地講解也收效甚微。單純的講解學生不易理解,教師操作起來也比較困難。利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重新包裝,再現課堂。從視覺、聽覺等方面進行刺激,展示教學動畫,分散難點,突出重點,幫助學生掌握了相關難點,也鍛煉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具有抽象性、嚴密性、邏輯性等學科特點。其中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學生對事物有較高的分析判斷能力。學生在漫長的學習生涯中,主要依靠感性認識獲取新知,成長和發展。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課堂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的教授,還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當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獲取感性知識,化感性為理性,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
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知識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用PPT課件設計一個教學活動:“精彩的等腰三角形”。將一張附有兩個直角三角形的圖片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觀察“呈對稱的兩個直角三角形”,接著將等腰三角形沿著高線裁剪的圖片展現出來,在觀察的過程中,分割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給了學生感性認識,等腰三角形的出現促進了學生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是一個雙向的教學過程。傳統教學課堂中,部分教師以單向式教學模式為主,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氣氛枯燥乏味,磨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打擊了教師的教學激情。針對這一教學現象,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的先進教學理念,貫徹“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去成長。“雙主教學模式”因為有了信息技術的加入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更好的體現。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保持學生的自主性,充分發揮多媒體現代教育的優勢,利用圖像、聲音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多維度刺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行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努力將學生培育成適應時代發展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奇,田治蘭.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14).
[2]曾仁平.重視“學法”指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