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偉
摘 要:班主任制度是小學班級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小學班級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水平成為小學教學與管理的一個熱點問題。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策略
班級是小學管理的主要結構,班主任是開展小學管理工作的主體,對班級的發展和管理起到最主要的作用。隨著教育改革在教學管理方面的深入,目前小學班主任都很重視對管理水平的要求,班主任如何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水平也是當下小學教育十分關注的話題。
一、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目前學校與教師都十分重視班級管理。在教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班級管理質量已有很大的提升。然而,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班級管理的水平仍有待提升。根據筆者的分析和調查,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1.班主任管理班級觀念有待提升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綜合的管理工作。一般承擔班主任工作的教師都具有雙重的身份,他們既是科目教師也承擔著班級管理工作。一名優秀的小學班主任是需要經驗的積累的,參加教育工作時間越長,積累的經驗越豐富,所以在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多半是靠經驗摸索出來的,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再加上如今小學班主任教師趨于年輕化,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大多是年輕的教師,教師既缺乏作為班主任的理論教育,又缺乏一定的教育經驗,因此班主任的管理班級觀念有待提升。
2.小學班主任素質參差不齊
班主任作為主導班級管理工作的人員,承擔的工作內容較多,因此,班主任崗位對于任職教師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成為小學班主任的教師必須通過一定的考核才能真正勝任小學班級的管理工作,但是在小學工作的實際中,成為班主任的教師并不需要進行一定的考核,接手班級管理工作之前也缺乏相關的培訓工作,這導致小學班主任的素質普遍較低,參差不齊,這無疑會影響小學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3.班主任工作量較大,教學與管理難以平衡
由于班主任既承擔教育工作又負責管理工作,班主任做好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平衡是十分困難的。當下小學班主任普遍面臨著大量的管理工作,在教學方面又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和考核壓力,這導致班主任無法抽出精力去鉆研班級管理工作。很多教師在經歷多年小學班級管理之后仍然在管理工作上沒有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難以提升。這也是影響小學班級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水平的對策探索
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只是根據班級管理工作的要求開展機械的管理,加上小學班主任通常工作較繁瑣,無法抽出更多的經歷去應付管理工作,導致小學班級管理水平較低。筆者認為,提升小學管理水平教師應當提起對管理工作的熱愛,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投入情感,與學生真誠交流。
1.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注重情感投入
情感教育是現代教育提倡的教育方式。情感教育是指教師通過與學生的情感層面的交流打開學生的心扉,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開展情感教育教師需要在管理工作中關注學生的情緒,一切以學生的感受出發開展管理工作。例如,在制定班級規則的時候教師應當注意人性化,征求學生的意見制定班規,適當去除傷害學生情感的嚴苛規定。如遲到罰款的規定,不少班級都有遲到罰款的規定,雖然班主任嚴抓紀律是職責所在,但是遲到罰款的處理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應當廢除。
2.班主任與學生多交流,開展鼓勵教育
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應當與學生多交流、多溝通增進與學生的相互理解。此外,在處理班級事務時教師應當以鼓勵教育為主,盡量避免硬性的處罰。例如,班級中存在違反班級紀律的學生時,教師不應當嚴厲呵斥、問責。教師應當選取較為隱私的場所與學生開展談話。小學生在自制力方面本身就有不足,教師應當多傾聽、多理解,給學生提出改進的建議,鼓勵學生規范自身的行為。
3.注重班級團結建設
班級是一個集體,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如果班級是一盤散沙,教師很難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因此,教師應當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注重班級文化的建設,構建團結的班集體。例如,定期舉辦班級團結會,教師可以抽出一個課時的時間開展不同主題的班級團結會,引導學生做游戲或者開展合作項目,通過教師與學生的通力合作,創建團結的班集體。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應當專注以人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真切迎合學生的需求。此外,教師應當提升管理水平與自身的素質,注重情感投入與鼓勵,以提高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
參考文獻:
[1]何麗.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9):22-23.
[2]仝建強.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的創新[J].亞太教育,201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