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紅
摘 要 新課程要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貫徹學生本位的思想,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營造互動性的教學環境,進而促進教學任務和目標的達成。為了實現互動教學,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構建師生平等交流和對話的平臺,調動學生的積極心理狀態,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互動學習當中,拓展思維以及發展語文綜合能力。本文將重點就初中語文課堂的互動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初中 語文 互動教學 策略
互動教學模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一項教學策略,能夠喚起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讓學生的學習環境在和諧的用氛圍當中得到優化,保障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對此,語文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掌握互動教學的策略和技巧,在課堂當中全面貫徹互動教學方案。
1立足初中語文課程,引導知識結構互動
學生知識結構的互動內涵是在語文教學環節為了更好的為學生傳遞新知識,引導學生對已經學過的知識或者是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回憶、聯想、再現以及拓展延伸,從而更好的鞏固學生的知識結構,同時對于學生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起到推動作用。除此以外,在新的學習情境當中,學生對于已有知識的理解和再次開發能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拓展,使得學生的各個知識結構能夠不斷的融合、創新以及拓展,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推動學生知識能力和語文素質的綜合性發展。如果對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的綜合進行層次劃分的話,一種是學科內的內容整合,另外一種是跨學科的內容整合。在這兩個層次進行恰當把握時,必須要考慮到實際的教學內容和目的,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般情況下是把學科內綜合作為主要內容,恰當的利用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共通性來展開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知識結構互動的有效性,全面落實互動教學策略。例如,在教學《三峽》時,教師可以首先對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能力進行評估,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來設計互動教學方案,并根據具體的學習要求來讓學生認真回憶和聯想三峽的自然風貌、風俗、之相關的名人作品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引起學生知識結構的互動,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互動當中,語文知識擁有了生命,因此能夠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和諧的互動環境當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立足初中語文課程,強化師生情感互動
初中語文互動課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師生進行和諧互動的過程,整個課程教學需要依靠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來完成,展開平等的對話以及緊密的合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發揮好自身的指導者作用,同時要擔當起主持人和組織者的角色,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在整個師生互動過程中,師生情感能夠進行彼此的融合,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也因此會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使得師生能夠在濃烈的互動氛圍下共同學習和成長。首先,教師要認真編寫語文教案,在實際的教案編寫過程中,必須將教學內容、要求、教學對象、教學程序、互動設計等進行恰當的安排,找準互動切入點,為師生互動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基礎。其次,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逐步的推進教學活動,并在具體活動當中構建平等互動關系,這一過程中會出現與原本的教案安排不一致的地方,此時教師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態度,重視課堂的動態生成,并對其進行恰當應用,提高互動效果。最后,教師要為學生提出具有思考和探討價值的問題,引導師生共同互動和踴躍參與,在和諧的師生互動當中來出色的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背影》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探討和交流:你理解的父愛是怎樣的?在生活當中你所感受的父愛是怎樣的?這樣的問題能夠喚起學生的生活經歷以及情感,在問題解答當中師生會結合自己的真情實感來進行表達,強化了師生彼此間的情感互動,也使得課堂效果大大提升,原本復雜的問題能夠在師生的真情互動當中解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互動學習的樂趣。
3立足初中語文課程,落實有效知行互動
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必須要提高開放性,而且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必須通過動態生成的方式來最終完成。和諧積極的知行互動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以及學習熱情有著良好效果,同時也能夠體現出課堂的開放與深層特征。將實踐操作作為切入點的話,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以及實踐環節能夠細致的觀察和展開分析,同時也會自主的進行總結,進而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深入到社會生活當中來展開細致的觀察、調查、采訪、收集資料等系列的實踐活動,在完成實踐之后,回到課堂上展開小組合作探究,進而撰寫出總結報告和結論。學生通過知行互動的方式可以獲得豐富的一手資料,對于互動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熱情能夠被充分激發出來,這樣的良性互動循環也由此產生。例如,在學習現代文閱讀《城市視覺污染》這節內容時,為了有效貫徹落實學生的知行互動,讓學生獲得豐富的互動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首先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額外閱讀等多種方式來搜集相關資料,可以是涉及到關于視覺污染的內容,也可以對當前城市存在的污染現狀進行調查,或者是收集與城市建設相關的研究和著作等。搜集到的這些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學生可以將自己課下搜集到的豐富材料在課堂當中呈現,而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總結和集體匯報,讓學生真正的實現知行互動,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讓語文課堂煥發生機活力,為初中生的語文學習營造和諧活躍的環境,并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互動教學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以及要求之下產生,并且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持續性發展帶來了動力。為了有效提高初中語文互動課堂的教學效果,初中語文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互動式教學觀念,引導學生知識結構互動,強化課堂師生情感互動,全面貫徹落實知行互動。
參考文獻
[1] 錢呂明.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初中語文互動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7):96-97.
[2] 曹伯高.新課程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內涵與特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9):55-56.
[3] 曾毅.新課程下初中語文課堂互動策略研究[J].才智,2013,(2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