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志甜
【摘 要】傳統小學復式教育存在許多弊端,尤其是不同年級之間的互相干擾,不利于實現教育教學的高效性,因此加強小學復式教育教學的創新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本文結合小學復式教育教學現狀,從三方面入手簡要探討小學復式教育創新的對策,以期為相關教育主體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復式教育;創新對策
一、小學復式教育教學現狀
復式教育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任務的多端性,在同一個教室和同一堂課內,需要給至少兩個年級的學生上課,根據《中小學課程方案》的規定,以兩級復式教學來講,一個年級最少有九門課程,那么兩個年級就是十八門課程,當然還不包括少先隊活動等課外教育活動??梢哉f,教學過程的交叉性、復雜性是傳統單式教學所不具有的。另外,復式班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管理都需要面對至少兩個年級學生展開,所以工作任務量非常大,再加上復式班基本在偏遠山區,教育條件和生活條件都非常有限,這些都一定程度地制約了小學復式教育的健康發展。
以廣西環江來講,許多偏山區因為人口分散,如長美馴樂等鄉鎮等,這些村子距離小學中心校距離較遠,所以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不得不設立復式班以滿足當地群眾的要求。但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這些教學點的教學設備非常簡陋,沒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甚至沒有操場,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復式教育點從來沒有組織過少先隊活動。究其原因,主要是師資力量有限,通常一個復式教育點只有一到兩個教師,一個教師需要同時負責至少兩個年級的教學任務,根本無暇顧及主課程教學之外的活動。
而要想解決上述問題,除了政府要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外,還需要教師利用現有資源,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小學復式教育教學的模式創新,在優化復式班教育教學結構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小學復式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二、小學復式教育創新對策
結合多年的小學復式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
(一)教師巡回授課
教師巡回授課,就是將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在不同教室,當對其中一個年級進行授課時,安排另一個年級自習。這種授課方式屬于巡回教學的一種變相應用,只不過教學地點不同罷了。教室巡回授課的最大特征就是學生不變,教室流動。教師在對不同年級進行巡回授課時,一定要把控好每次授課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對于教室安排,兩個年級最好彼此相鄰,或者將一個教室分割成兩個獨立房間,以便教師對非授課年級自習情況進行監控。這種復式教學模式的優點是教師可集中時間針對某一年級學生展開單式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空間隔離能夠有效解決以往復式教學中不同年級學生互相干擾的問題。但該模式也有明顯的缺陷,那就是無法對非授課年級學生進行全程有效監管,很容易出現個別學生“開小差”的現象。
(二)學生輪流上課
學生輪流上課,就是教師固定在某一教室,學生按年級分批次到教師所在教室上課,顯著特點是教師固定,學生流動。實施這種形式教學的兩個場地要靠近,最好為相鄰的一大一小兩個教室,小教室作為面授室,大教室作為各年級的共同教室,當某一年級學生在小教室面授上課時,其他年級的學生則在大教室上自習。在實施該模式的復式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布置好其他年級學生的自習任務,并限定完成時間,委托紀律委員或其他學生干部做好課堂監督,然后教師帶領某一年級學生到固定教室上課。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給某一年級進行授課時,一定要突出重點,節約時間,將鞏固練習放在自習環節。此外,教師最好不定時到大教室進行巡視檢查。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教師最好組織大教室學生進行體育、繪畫、綜合實踐等活動,這樣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單式復式結合
單式復式結合,就是在對兩個年級進行復式教學時,讓低年級學生提前上下學時間,而高年級學生則推遲上下學時間,當兩個年級需要同時上課時,可對語文、數學、英語三大課程采取單式教學,而對其他課程則可靈活采取復式教學。單式復式結合模式,確保了兩個年級學生接受單式教學和復式教學的機會均等。這樣一來,教師可集中某段時間專心搞好一個年級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復式教學的質量。但該模式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增加了學生管理難度,實際上許多學生是結伴上下學的,如當二年級學生上課時,一年級學生可能會在附近一邊嬉鬧一邊等一年級學生放學,這樣不僅會影響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管理麻煩,但如果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該模式還是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總而言之,在小學復式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現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優化,以不斷提高復式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小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史海蛟.如何在小學數學復式教學中教會學生自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6(18):170.
[2]朱揚壽.村級小學復式教學的新形式[J].教學與管理,2016(26):4-5.
[3]陸振華,朱林娥.農村小學特教班復式教學探索——基于江蘇省常熟市農村特教班復試教學的實踐[J].現代特殊教育,2015(2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