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坤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的農村教育質量提升廣受外界的關注,而在農村教育中后進生的教育也成為了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從個別輔導入手,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指導其行為。重塑后進生形象,充分展示后進生的優點,并在堅持不懈的培植過程中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品質,使其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關鍵詞】需求理論;后進生;農村教育;學習信心
后進生的“后進的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使得他們成為了經常被老師“批評”、同學“孤立”的對象,久而久之,他們在學校的歸屬感、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等需求得不到回應,行為便更加的極端。因此,基于需求理論,有效提升后進生學習的信心,從而轉化他們,學校的表現就顯得尤為重要。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個別輔導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在這一基礎上有效引導,重塑后進生的形象,引導其展示自己的優點,從而培植后進生的品質,使得后進生達到自我實現等需求,有效地提升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一、個別輔導,拉近距離
想要提升后進生的學習信心,首先要讓后進生知道自身也是受到重視的。尤其是農村中學教育,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重視程度尚有欠缺,這就需要班主任對于后進生的發展有足夠的重視。實際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基于后進生的課堂表現,開展課后個別輔導,有效把握后進生的學習、生活動態,使得后進生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比如,我發現有學生的課堂表現較差,經常出現不聽講、打瞌睡的現象,相應的學科成績也比較差。于是,我經過仔細地觀察,發現他們在部分課程中的表現還是較好的,只有幾個在個別的課程中表現不積極、學習熱情不高。發現了這一現象后,我與這幾個學生進行了個別談話。有位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表現非常不好,我發現他對于很多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還很欠缺,又生性靦腆,從不主動回答問題,較難的數學知識就更加難以理解,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我為他制定了一個課后個別輔導的學習計劃,先把那些掌握不牢固的基礎概念查漏補缺,逐漸提升教學難度,使其的數學水平處于逐漸提升的水平。這位學生的數學課堂表現就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通過開展個別輔導,班主任不僅能夠有效把握后進生的學習動態,也可基于后進生的知識接受程度在課堂上開展互動,讓后進生感受到重視,產生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在個別輔導的過程中,班主任也能夠明確地把握不同學生的性格不同,因材施教,這就會使得后進生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和依賴感,師生之間的距離得以拉近,為以后的教學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指導行為,重塑形象
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可以發現班級內的許多后進生不僅學習成績較差,在課堂內的表現也有所欠缺,導致代課教師對后進生有了偏見,班級內的其他同學也不愿意與他們共同學習、共同玩耍。想要提升后進生的學習信心,就必須有效地約束后進生的行為,重塑后進生的形象,使其充分地融入到班級這個大集體中,獲得其他同學和教師的肯定。
比如,我發現在自習課時,班級內的后進生總是在課堂內大聲喧嘩,影響其他人自習,并且在其他同學提出意見后不知收斂,導致其他同學對于后進生的印象極差。針對這一現象,我為班級內的這些后進生安排了一些“小工作”。我為班級內的五個后進生制定一個值日表,要求這五個同學從每周一到周五輪流值日,要求他們對于在自習課上搗亂的一些同學進行監督和管束,也有直接向老師匯報的權利。安排了這個工作后,后進生首先就在自習課中做出了表率,不僅不再大聲喧嘩,影響他人自習,還告訴其他擾亂自習課秩序的同學應當保持安靜。時間久了,這些后進生也能夠在自習課中靜下心來進行學習,同學們對于他們的印象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我還鼓勵后進生幫各科教師收發作業,并結合后進生的表現在課堂內給予一定的表揚,很大程度上轉變了班同學對后進生的印象。
通過有效指導后進生的課堂行為表現,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做一些對班級和同學都有利的事情,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他們在班級內的歸屬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也有所提升。最重要的是,后進生的班內形象有了極大的轉變,同學們都能夠一視同仁地共同學習、共同討論,后進生的尊重需求也得到了回應。
三、搭建平臺,展示優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見,每一位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后進生也不例外。這就需要班主任教師能夠善于發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產生歸屬感和優越感,提升后進生的自我認知。實際教學時,班主任應當為后進生搭建一定的平臺,使得每一位后進生都有展示自己優點的機會。
比如,我發現班級內有一位后進生課堂課內散漫、回答問題積極性很差,但是嗓門特別大,總是在課堂內起哄。于是我便要求這一位同學擔任班級內的體育委員,在體育課和課間操時負責整隊、帶操。這位后進生擔任了體育委員后,每次都能夠很快的將隊伍整好,自身也能夠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還有一位后進生在各個課堂內的表現都不是很好,但他也有一定的優點,他的短跑能力超強,團隊協作能力也相當突出。于是我就專門地設計了一場班級內的“接力賽”,將班內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配備一名后進生,并讓其負責本組內的跑步安排。整個比賽的過程中,我注意觀察這幾位后進生,發現他們不僅參與積極性很高,也具有一定的團隊領導能力,能夠很好地將團隊內的各種資源優化配置。
通過搭建一定的平臺,讓后進生的優點也能夠發光發亮,不僅讓后進生找到自信,也挖掘出了后進生身上一些不為人知的潛力,更為重要的是班級內的其他同學也對于后進生給予了一定的肯定,這對于后進生在課堂內的學習表現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給予了后進生們提升學習成績的信心。
四、堅持不懈,培植品質
后進生良好形象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班主任長時間的引導和培育。歸屬感的產生使得后進生充分地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中,但這對于后進生某些品質的培養還是不夠的。因此,班主任教師就應當堅持不懈地挖掘后進生的潛力,并在長期的培植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質。
比如,我發現在實行了一段時間個別輔導和行為指導方法之后,仍有一部分后進生的自律能力特別差,良好學習習慣的保持能力也較差。這時,就需要班主任教師堅持不懈地加以引導。針對自律能力較差的這些后進生,我制定了一個周匯報計劃。我為每一位后進生都選定了一位小老師,要求小老師將后進生每一天的表現都記錄在筆記本上,如助人為樂、認真聽講、積極提問等多方面的品質,并在每周末進行匯總與后進生進行總結和討論,最終得出評分,與其他幾位后進生進行比較。長此以往,后進生在班級內的表現就有了一定的提高,良好的品質也逐漸形成了。
后進生良好品質的養成需要班主任教師和其他學生不懈的努力,只有不拋棄不放棄地多加引導,后進生才能在信任和尊重需求滿足的情況下強化自我實現需求,才能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的過程當中,才能成為擁有良好品質的高素質人才。
總的來說,后進生學習信心的提升還應當從后進生自身的需求出發,充分考慮后進生自身的情況,進而制定提升計劃,使得后進生在輔導、激發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尊重需求、歸屬感需求,更進一步地實現其自我實現需求。如此這般,后進生的學習信心就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必然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敬華.淺談后進生的轉化——班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96-96.
[2]馬恒花.淺談如何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2(4):85-85.
[3]陳建春.自信需要愛的澆灌——淺談后進生自信心的培養[J].山西青年,2013(20):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