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
摘 要:2011版《小學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對小學體育與健身課程的定義是:“體育與健身課程,是以身體練習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為特征,以提高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目的的基礎課程,是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基礎性、健身性和綜合性,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積極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強調身體練習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就是要在體育與健身教學活動中將兩者全程融合,充分利用身體練習時思維活動所產生的不同激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進而增強身體練習的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身體素質;強化訓練
由于體育與健身課程中的身體練習是有目的、有意義的,且學習目標明確,重點與難點清晰,方法手段確實,必然會融入模仿、想象、求異、分析、推斷和創新等思維活動。任何一種教學活動都需要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并且思維活動與身體活動相結合是體育教學的特點之一。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僅僅注重學生參與練習或完成指標,忽視了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就難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動作要領,更快地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的實效性。體育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并不是否認身體活動本身所具有的作用,而是教師有意識地把學生的思維活動與身體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更具目的性,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教學案例】
冬季到了,體育課必不可少的長跑活動又要開始了。
組織好學生后我習慣性的發了口令:“左后轉彎——跑步——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學生剛開始跑出去不遠,我的耳邊就傳來了“左后轉彎,肯定又是跑步咯,我猜都猜到了”的學生的議論聲。
“跑步時,不許說話,注意自己的呼吸。”我吼了一聲。學生的議論頓時被我“鎮壓”了,一切又恢復到了平靜,操場上只有“嚓噠”、“嚓噠”的腳步聲。但是我的內心卻被學生這樣簡單的議論激起了漣漪:“為什么學生會猜到?難道我的教學已經模式化了?”“為什么我要說左后轉彎?不說右后轉彎?”“為什么跑步要左轉彎?”
我一下子想了很多,決定下課后一定要找到答案。
枯燥乏味的練習只能使學生機械地完成教學任務,并不能使學生真正了解其中的內涵。學之無味、棄之不能的教學只能扼殺學生的想象力,是不可取的。
思維的火花是碰撞出來的。學生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次平淡無奇的議論,如果教師輕易的放棄,也就這樣過去了,要是教師深入分析原因,再想想為什么的話,就可能引出很多驚喜。
通過學習、與同事交流,我了解賽場上長跑為什么是逆時針的道理,我決定考考我的學生。
同樣是長跑活動,不同的是在安排學生跑步前,我問了個問題:“你們知道嗎?奧運會賽場上長跑都是逆時針跑的,這是為什么呢?你可以在練習過程中想一想,再試一試。”
哇,這下熱鬧了,學生邊練習,邊議論著。
學生A:“是不是習慣問題啊?”
學生B:“是不是和風向有關啊?”
學生C:“是不是兩只腳的力氣不一樣啊?”
我一邊悄悄地記錄下學生練習的時間,一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情況。
“我來告訴大家一點,賽場上逆時針跑是因為我們的心臟在左邊。想想還有什么原因?”我給了學生一點提示,引發了新一輪的嘗試,并把這次課推向了高潮。
學生A:“我說的吧,你還不信。”
學生B:“讓我再去試試。”
學生C:“到底還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只有達到一定強度,持續的練習時間,才能有效的刺激心肺功能,促進心肺功能提高。在短短的15分鐘(主教材安排的時間),學生練習的時間達到10分鐘之多,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
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要善于從教學和生活中捕捉能激發學生創造欲望的靈感,為他們提供一個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的空間與契機,讓他們也有機會“異想天開”,心馳神往。
【案例反思】
在教學中,教師以教學目的為中心,圍繞著這個主題中心,開放地、別出心裁地進行課堂組織,這樣就會經常有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又符合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有了這些才能為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的出現提供鋪墊。
一、讓學生像鳥一樣自由地飛翔
學生真的不喜歡跑步嗎?這個問題是體育老師困惑和迷茫的,純粹的跑步,機器一樣,誰都會厭。但是,有了同伴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有了大家思考和創作的空間,跑步便被注入了生命,它變成了一個工具,一個能使大家聚集在一起,形成戰斗團隊的工具;它變成了一個載體,一個傳遞感情、傳承文化的載體。此時的學生不會介意跑得累不累,做得更好,超越對手,才是他們的追求。
二、讓思維的火花永不熄滅
學生真的沒有創造力嗎?看看學生的表現,想想自己的做法,確實感慨萬千。老師自己習慣于某種定式,學生也會習慣。在習慣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老師的“教導”下萎縮了,原來活潑的學生,變得“老成持重”了,大家的想法日趨統一,最后變成了一模一樣“合格”產品。《新課程標準》針對傳統體育課中教師居于絕對支配地位、反復練習和訓練成為主要教學手段的現象,提出要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強調幫助學生自學、自練和學會合作學習與探究式學習,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在這十分鐘里,學生各種嘗試跑步的花樣便層出不窮,比老師安排的好多了,并且在討論中學會了如何與別人交往,真實一舉兩得!學生的潛能就是一座埋藏在地下的火山,只要老師給個空間,他們思維的火花便會噴涌而出!
三、不要輕易放過機會
體育老師首先是老師,肩負者培養學生的任務。很多老師都知道如何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往往卻忽視了對學生的教育,即使有也只是說教或是拿勢壓人,學生表面服,心里面一百個不服。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正是老師大顯身手的時候,如何解決,能反映出一個老師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其實,在我們的教學中,有很多這樣的機會,我們往往由于沒有發覺或是處理不當,讓大好的機會白白浪費,甚至出現了相反的結果。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孩子們是最富有想象的,想象是學生創造力的萌芽。心理學研究證明,在小學階段,兒童的心理發展正處于想象力培養的黃金時期,這時候,如果采用恰當的手段施以經常性的訓練,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