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英+陳虹
摘要:應用文寫作是高職院校必不可少的公共課程,而學生往往對理論性較強的應用文寫作課不感興趣。激發高職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課的興趣是提高應用文教學效能的必經之路。教師可以從學生立場出發,通過對高職學生多方面思考,從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課程;興趣;思考
應用文寫作能力是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院校培養實用性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然而,目前高職院校在應用文教學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實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效果。為此,以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為例,就目前《應用文寫作》課程的現狀進行了解,結合實際情況,談如何提高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興趣的思考。。
一、《應用文寫作》課程的現狀
(一)開設情況和教學情況
《應用文寫作》課程雖然廣為開設,但總的看來是不理想的。因為重視程度不夠,教學形式呆板,教材內容陳舊,案例不夠新穎,課時相對較少。一般都是開設一個學期,共18課時,基本屬于蜻蜓點水式的教學。
(二)師資隊伍
教師多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多數是漢語言專業和中文專業畢業,對于《應用文寫作》課程中涉及的大量的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教師并沒有在校學過,只能現學現教。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都比較單一,在教學步驟上都比較程式化。
(三)教材使用
近年來,《應用文寫作》的教材版本繁多,內容都是大同小異。有的講究大而全,有的講究少而精,有的講究新穎獨特,有的講究循規道矩。以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為例,近幾年《應用文寫作》教材有:《高職應用寫作》(第二版)(楊文豐 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應用文書寫作》(第二版)(楊文豐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職應用寫作》(周偉 四川遠程電子出版社)、《應用文寫作》(付為貴 盧敏秋 武漢大學出版社)。
(四)學生狀況
近幾年來,高職院校的生源分數線越來越低,學生文化基礎越來越差,相當多的學生“文不通字不順”,寫作功底薄弱且有畏難心理。加之很多學生對基礎課根本不重視,或依賴于網絡下載,應付了事,給教學帶來了很多困難。
二、思考與建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會有動力。對應用文寫作教學來說,如何真正發揮應用文寫作課程的實用性,如何讓學生原意學呢,以及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具體說來,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一)以應用文的職業實用性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
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對應用文缺乏實際應用經驗,加上應用文寫作中的程式性要求,使得學生學習起來覺得枯燥,因而對于《應用文寫作》課表現出一種情緒上的抵觸。這時,我們可以把應用文的實用性特點作為切入口,從實用入手開展教學。具體做法,老師在上《應用寫作》的第一課時,就可以用生動的實例把應用文的職業實用性特點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充分認識到應用文的實用價值的前提下激發起對應用文寫作的學習要求,使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應用文寫作在自己一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技能,掌握了這種技能可以使自己終身受用,從而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尋找學習、生活、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應用文實例:如做生意要簽“合同”,選拔干部要進行“競聘”,求職要寫“求職信”和“簡歷”,請假要寫“請假條”等等。通過這些案例,學生自然就會明白,應用文已是當今經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字形式。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讓學生獲得一種具體的、可感的應用文寫作的學習需求,并進入到一種充滿積極性的學習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學生所產生出來的對應用文寫作的學習欲望,才可以持久,才可以寫出好的文章。
(二)常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
課堂從來就不是教師一個人的陣地,它是師生思想上的交鋒。雖然應用文寫作的課時不多,教師與學生每周接觸時間有限,但是仍然不可忽視與學生的溝通。除了課堂上的教學互動之外,教師可以通過課間交流或者紙條留言、網上留言等方式了解學生在寫作方面有哪些需求,想在課上學到哪些知識,希望老師怎樣講授課程,以及有哪些更好地意見等等。
(三)內容安排從易到難,克服畏難心理
在課程安排上,應用文寫作一般只安排一個學期的教學時間,課時不多,都是大班教學。但課堂容量較多,應用文涉及的內容大多是學生陌生的領域,從內容、形式等方面,學生都不習慣。因此,學生們普遍存在畏難心理,感到陌生、茫然,不知該怎么去學習。
任何一種寫作技能的獲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要在心理上取得認同感,又要遵循由熟悉到陌生、由簡到難的原則,科學安排教學內容。要從克服畏難心理入手,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可以結合實際需要,把學生當下用得著的、比較容易掌握的文種選出來先學。比如,在應用文寫作概論的教學中,我們就有意識地從學生熟悉的、最簡單的文種入手,來介紹這門課。在介紹應用文的實用性、針對性、時效性等特點時,均以書信、借條、入黨申請書、請假條等學生最熟悉的文種為例,這樣學生就能聽得懂、聽得進,對這門陌生的課程產生了親近感。同時,注意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學生容易掌握的文種,例如:感謝信、倡議書等,讓他們進行學習、練習,這樣,學生們慢慢地走進應用文寫作這扇有些陌生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門,對這門課就不再那么排斥了。
(四)選貼近生活的案例,增加教學的生動性
應用文寫作是與社會生活緊密相聯的,典型的案例很多,如能在課堂上適當引用,正確評析,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例如講合同寫作時,可以把學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合同拿來分析;講規章制度時,可以聯系學校制定的與學習生活有關的規定去理解;講消息,可以把當地報紙拿來評議。通過對典型實例的講解,既可以闡明文種的特殊性,也可以增加教學的生動直觀性。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上所引用的案例既要有寫得較好的范文,也要有寫得欠缺的文章,以便引導學生在判斷與分析的過程中,歸納出正確的寫作方法。
(五)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應用文寫作教學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滲透,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已成為現代教學中重要的技術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與教學的改革創新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它改變了教學信息的傳播方式,促進了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致教學理論和教學體制的改革,而且有利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應有效地得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網絡課堂,提升學生興趣。
1.制作多媒體課件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是把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動畫集成在一起的技術,它把書本知識轉換成形象直觀、圖文并茂、情景交融、有聲有色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通過學生的視聽體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它能使抽象、枯燥的內容形象化,為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既可以從網絡或者其它途徑獲取與應用文文種相關的聲像、圖文等材料,設計具有個性化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新鮮的可供閱讀分析的案例。教師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口讀手抄舉例,只要做好了課件,用手點擊便可在投影幕上顯示出豐富多彩的材料。運用課件不僅直觀新穎,而且能及時將一些新鮮而典型的例文補充進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比如可以收集一些應用文(如通知、報告等)的實樣,掃描后制作到課件中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到新鮮有趣,印象也比較深刻。
2.開設網絡課堂
網絡教學是一種通過計算機網絡,將老師和學生聯系起來,利用計算機通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進行交流的教學方式。隨著學校校園網的建設與發展,應用寫作教學也應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教學環境,開設網絡課堂,把現有教學資源與多媒體的網絡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網頁發布教學內容,學生可隨時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和訓練;課件可重復點播、可以通過E-mail與教師建立學習聯系,查找該課程在學習中的問題。應用文寫作網絡課堂的開設完全突破了傳統教學在學習時間、地點上的種種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同時,它可以不限制聽的次數,遇到疑點、難點時,以及發現掌握不牢的知識點可以重復點播課件。
(六)進行情景模擬訓練,降低學習難度
應用文寫作是艱苦的腦力勞動,特別是對語文基本功不扎實的學生,要讓他們對應用文寫作產生興趣,獲得成就感,“依樣畫葫蘆”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提供大量適合他們的案例進行模仿,在不知不覺中賦予他們有關文種的語感。多看幾個“葫蘆”,對“葫蘆”的模樣有了感性認識,再畫一個新的“葫蘆”就有可能了。例如在講授“計劃”的寫作時,我們可以準備班級的工作計劃、學生的實習計劃等例文,學完這些例文后,讓學生自己歸納這個文種的寫作格式、語言特點,然后再模仿例文寫一份個人學習計劃。這樣的“葫蘆”,學生畫起來就可能比較順利。應用文文種繁多,還要讓學生畫完“葫蘆”后,了解不同“葫蘆”之間的異同點,才能更好的記住“葫蘆”的樣子。通過這種“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方式就降低了應用文寫作的難度,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學習應用文寫作的目的是為了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更好的使用。因此,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加強實踐環節,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作為教師而言,可嘗試采取如下方法:
1.強化課堂訓練。應用文的理論來源于實踐,而學生的學校生涯限制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因此當堂分析、當堂擬寫成為最有效最直接的檢驗學習效果的方法。課堂實踐訓練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如讓學生在課外收集請假條,評析其規范程度;根據當前人才市場招聘要求,讓學生提前學寫簡歷等。教師針對應用文實用性、靈活性的特點,可設計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訓練,總結規律,達到從認識(教材范文)到實踐(針對性訓練),再從實踐(針對性訓練)上升到認識(掌握規律)的目的,使針對性訓練真正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此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搜集一些具體的材料,再由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評議。如上“廣告”這一節課前,可讓學生從電視、報紙、雜志、路牌廣告中去尋找廣告的實例,然后拿到課堂上評議。
2.讓學生進入職業角色進行模擬訓練。學生在一種職業狀態中,根據工作需要進行寫作,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同時,處于一種具有理性需求的學習動機驅使下所進行的實戰性練習,無疑是提高學生寫作技能的好方法,對于學生就業后及時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也有極大的幫助。如學習“請示”和“批復”時,我們可以提供材料:某單位需要蓋一座大樓,資金存在缺口,需要上級部門幫助解決。讓學生根據所掌握的文種知識,自己確定文種,模擬下級向上級寫一份請求幫助的文章,再模擬上級對下級寫一份相應的回復文章。盡管這是一個虛擬情境,還是極大的激活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他們參照所學理論和例文,仔細琢磨,認真撰寫,整個課堂氣氛緊張而有序。
3.讓學生走出課堂,在社會實踐中進行實際的寫作訓練。讓社會成為寫作訓練的大課堂,這對于學生學以致用是最好的方式。例如寫表揚稿,應指導學生及時發現身邊的好人好事,大家一起寫表揚稿,寫得好的可以在黑板報上刊登、在學校廣播站廣播或者用大紅紙抄出送到受表揚者所在的單位。每學期開學初,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個人學習或生活計劃。在學校開展學雷鋒、植樹節等活動時,可要求學生根據應用文的格式寫建議書或倡議書。實習結束,可引導學生根據所取得的成績找出經驗教訓,寫出實習總結。為參加演講比賽的同學撰寫演講稿,為學校廣播室撰寫消息或通訊等等,都是有效的社會實踐途徑。這種實踐中的寫作嘗試真正將寫作與應用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應用文在工作中的活力與魅力,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寫作興趣味和動力。
三、結束語
高職院校的應用寫作課程突出高職教育的特色,面向實際,建構適合高職學生的教學內容體系,不斷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并不斷探索更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結合實際,更好地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郭冬梅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法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1,7
[2]周瑩萍,劉生華.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以應用文寫作為例[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2)
[3]胡旭暉.關于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探討[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