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學方法和方式也不斷更新,學生不在被傳統的教學方法所束縛,小學數學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科,想要讓小學生學好數學就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本文針對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了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數學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思維,從小打好數學基礎有助于學生在今后工作和學習中奠定基礎,還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并且被運用不同領域,學好數學對學生的各方面發展都有所幫助。因此,學生要學好數學就要在方法上創新,不僅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還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實踐教學。
一、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要性
科學的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來看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以教師為主,機械式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忽略實踐,忽略學生的能動性和主動性,制約了學生自由發揮的時間,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新課改下,要求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學方法與時俱進,要符合教學要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階段,小學是學生的起步階段,小學階段的基礎沒有打好,勢必就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展。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
(1)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教學活動引入到現實生活中,營造生活化的情境,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性,借助生活化的場景幫助學生消化知識。生活化的教學符合了新課改的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打造一個買賣的場景,讓學生來擔任買賣雙方。賣方陳列的物品有鉛筆、橡皮擦、圓珠筆、筆記本等,教師先在黑板上將這些商品的標價標好:鉛筆1元一支,圓珠筆1.5元一支,橡皮擦0.5元一塊,筆記本0.5元一本。教師給出任務:學生要購買2塊橡皮擦,1支鉛筆,4個筆記本,需要花費多少錢?然后讓學生去進行實踐活動。通過這種生活化的場景,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在找錢的過程中學會加減知識。教師為某個學生分別發了5個蘋果,然后問另一個學生拿走幾個蘋果,這個小朋友的蘋果會變成3個?學生經過思考拿走了2個蘋果。這樣學生會自己動腦思考,并且動手操作,直觀地感受到教學內容,也能更進一步地體會減法的意義。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有助于邏輯思維的培養。最后,教師表揚了回答正確的學生將蘋果作為獎勵,這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
(2)游戲化教學。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運用游戲化教學符合了小學生的特點,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所謂游戲化教學就是運用游戲來開展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游戲化的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教學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認識圖形這一知識時,教師準備一些不同顏色的圖形,如藍色的圓形、正方形,黃色的長方形等。一種顏色的圖像代表一個數字,教師先向學生介紹每一種顏色的圖形,然后講解游戲規則,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尋找圖形,比比誰找得快、找得準、找的多。通過這種游戲化的教學,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通過找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多媒體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手段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它以多媒體為依托,而多媒體集合了聲音、文字、圖片、視頻、影像等多種功能,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有趣、形象的教學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主動去探究知識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統計知識時,教師可以將相關理論知識制成多媒體課件,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看,同時,利用多媒體進行多種圖標形式的統計展示,通過立體、形象的統計圖表展示,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充分地把握統計中的數學知識點。
(4)開放性的教學。目前教學中大多是按照教材來進行教學,難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數學又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開放式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開放式教學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促進學生的豐富活動和數學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給每個學生有充分的自由,使學生根據個人的能力興趣和愛好得到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放性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創設一些有意義的開放性習題來提高學生的算術能力。可以將加減乘除法運用到計算中,編制成各種習題,如:
( )+( )=10;( )×( )=24;( )周+( )天=30天。
學生在做這樣的習題的時候就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有的學生寫成:
(5)+(5)=10,(2)+(8)=10;(4)×(6)=24,(2)×(12)=24;4周+2天=30天,甚至還有的學生寫成5小時+5小時等于10小時,這種開放性的習題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
三、結束語
小學是基礎時期,教師要重視小學生的數學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所以運用創新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另外還要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創新和完善,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更新教學觀念,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宏麗,邵麗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J].亞太教育,2016,(01):22-23.
[2]宋開紅.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02):120-121.
[3]李燕華.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5,(25):76-79.
[4]令俊平.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6,(3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