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滿+李剛+韓峰+韓西寧
摘 要:在國防生任職教育教學中引入慕課,建立以網絡為平臺,基于數字化資源、運用信息化手段和靈活有效的多種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地拓寬國防生軍事理論課教學外延,增強教學感染力;實現院校精品軍事理論教學資源共享,提高任職教學質量;實現軍事理論和專業課教學雙向互動及自主學習方式革新。
關鍵詞:慕課;國防生;任職教育
2012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3所高校的推動下,慕課迅速成為開放教育資源領域的熱點事件。它的出現是互聯網教育應用的一個分界點。此前,網絡課程的關注點主要聚焦于開放課程的內容層面,而慕課則是在探索開放互聯網背景下全新的大學課程組織實施模式。
一、慕課與傳統網絡課程的區別與不同
在慕課出現之前,網絡上已有大量的名校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等課程。這些傳統網絡課程都是由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的通過網絡傳播的免費開放課程以及優質教學資源。但是在教學設計、教學管理以及適用性方面,傳統網絡課程與慕課有較大不同。
(1)教學設計方面。傳統網絡課程如各級精品課、網絡公開課以及資源共享課,基本上是真實課堂的錄像,時間為45~90分鐘左右。雖然課程要求講授知識的系統化與完整性,有重難點的存在,有課堂的討論互動,但是視頻之間關聯性不強,對收看視頻的人來說,他只是課堂之外的旁聽者,精力很難集中,因此學生很難把握教師的設計思路和課程章節內在的邏輯關系,最終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按部就班的把一門課程的完整視頻學完。另外,網絡課程學習課中沒有學情跟蹤,課后沒有學情反饋,使得學習過程隨著視頻的結束而結束。慕課在設計課程時,會將內容分為若干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用微課的方式做成短小精悍的視頻,5~10分鐘左右,然后按照順序放在學習模塊中發行,只有學習完一個知識點并完成練習題以后才可以學習下一個知識點。視頻錄制形式多樣,讓觀看視頻的人都能夠有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的感覺,感受到的是大師正在給他個人上課。課后的學術討論和練習題是課程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幫助學生加深感受,把握重點,理解難點,檢驗學習效果的同時又促使了學生獨立思考,所以和傳統網絡課程相比,慕課的教學設計可以實現一對一的個性化學習定制。
(2)教學管理方面。傳統網絡課程的學習進程開放自由,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沒有監督措施,缺乏教師指導、課堂測試及答疑討論等教學環節,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無法有效控制,基本上處于一種師生“絕緣”的狀態,再加上課程結束后沒有網絡結業證書,大部分學生都把網絡課程學習當成作業一樣應付完成。與網絡課程不同,在慕課的課程學習中,教學管理貫串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全過程。課前,慕課平臺會及時發布課程計劃和開課時間,讓學生做好時間和心理準備;課中,學生根據課程計劃和平臺提示進行自主學習;課后,有老師專門負責網上答疑和測驗評分,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師生面對面的輔導、討論。學生輕松且有計劃的進行課程學習,學校之間的跨校選課和學分互認政策也促使學生具有更為持久的學習動力。因此,和傳統網絡課程相比,慕課更能促使學生能夠扎扎實實學習好每一門課程。
(3)適用范圍不同。網絡課程的優勢是課程具有完整性和系統性,使學生即使身處課堂之外也能體驗到真實的教學場景,但是學生的學習進程開放自由,教師很難及時把握的學習動機、預期目標和學習效果等情況,加之學習時間和強度過大,缺乏相對的學習評價和激勵手段,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產生疲勞感。因此傳統網絡課程只能是課堂外的教學資源補充,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慕課基于規范且專業的網絡平臺,通過各模塊的合理建設將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師教案、微視頻、輔助教學資源、作業批改、學情反饋、答疑討論、各階段考試等教學環節整合起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并使課程學習在緊湊而輕松的狀態下順利完成。從這個層面來講,慕課比傳統的網絡課程更加向真實環境里的教學模式靠近,但是和傳統課堂相比,老師授課和學生學習都變得更為便利,因此可以說慕課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創新,有利于推動高校辦學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二、國防生任職教育課程體系的組成
為了實現國防生培養的總體目標,國家教育部和總政治部專門制定了三階段培養模式,即學歷教育、任職教育和崗前培訓。其中,任職教育是國防生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基礎上,為適應部隊第一任職崗位的需要,在各軍兵種所屬院校進行的短期培訓,是以解決任職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為目的的一種職業教育,“是一種面向國防的職業教育、面向崗位的專才教育、面向職責的能力教育”,隸屬于高等職業教育層次。
按照通常要求,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應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全面的職業技能,一定的創造能力,較強的應用和發展能力。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分類標準》把高職教育課程歸類為“定向于某個特定職業的課程計劃,即是實際的、技術的、具體職業的特殊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不僅應“必要、夠用、實用”,滿足當前某一職業崗位對從業者的要求,還應具有前瞻性,即未來某一職業崗位對從業者的要求。
基本素質課程是進行文化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身體素質教育的一類課程;專業素質課程是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一類課程,是進行職業技能訓練的基礎課程;崗位技能課程是按照將從事的某一崗位所需要的基本職業技能要求設置的一類課程。這些課程可以由若干能力訓練模塊組成,每一個能力模塊就是一個崗位的能力要求。
類比高職教育,一方面,由于國防生未來從事軍事職業,國防生任職教育課程自然要突出軍事需求特色;另一方面,國防生任職教育整體課程也應由軍政素質課程、專業素質課程和崗位技能課程三大模塊組成。軍政素質課程是進行部隊文化教育、軍事職業道德教育、軍事心理健康教育和軍事體能教育的一類課程,是學歷教育階段軍政素質課程的補充和延伸;專業素質課程是武器裝備所涉及的核心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一類課程,是進行職業技能訓練的基礎課程;崗位技能課程是按照要從事的各軍兵種某一崗位所需要的基本職業技能要求設置的一類課程,主要是為國防生到部隊后進行崗前培訓打基礎。
三、在國防生任職教育引入慕課教學
在大學生群體中,國防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與軍校學員相比,國防生的文化程度相對較高,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快,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但是由于就業指向的確定性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性,部分國防生在公共基礎課和軍政課的學習過程中存在著興趣不高、動力不足的現象,而在任職教育教學過程中,授課形式單一,理論講授過多,簡單套用學歷教育模式,直接導致國防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為了抓好國防生軍政課理論教學落實,提高國防生學習興趣,很有必要創新教學模式,而慕課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這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
(1)慕課可以拓寬國防生軍事理論課教學外延。從年齡結構及職業分布數據分析,大學生仍舊是中國網民最大群體,互聯網普及率在該群體中處于最高位,網絡已成為大學生更新知識、擴展視野的重要渠道。而且,由于國防生平時訓練任務多,時間緊,空閑時間比較零碎,因此在一些軍事理論課以及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慕課教學,借助慕課短小精悍的微視頻,將碎片化的知識點穿插到碎片化的時間里,將其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國防生在休息的時候既可以輕松學習知識,又拓寬了國防生的教學空間和渠道,增強了教學的感染力。
(2)慕課可以實現院校精品軍事理論教學資源共享。在任職教育過程中,由于受到武器裝備教學資源、專業教室以及教員隊伍學歷結構、專業層次、職稱結構、部隊經歷等條件的限制,教學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引入慕課教學,可實現其他高校軍事理論課、專業課優質課程及教學資源共享,使課程內容及最新的軍事動態和部隊發展現狀相結合,教學內容與熱點問題相結合,并將國防生最關心的熱點問題充實到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習興趣,提高任職教學質量。
(3)慕課可以實現軍事理論和專業課教學雙向互動及自主學習方式革新。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推動的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大學生開始更多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知識。慕課教學采用最新的教育信息技術,根據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所需,將其中文字、圖像、聲音、影像等信息融為一體,不僅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且擴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也可使教學方式及形式靈活多樣,增加了軍事理論課的吸引力,使更多的國防生參與到任職教學課堂教學中來。同時慕課教學采用先進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將課程納入互聯網系統,國防生可不受時空限制進行學習并與教員進行交流討論,在論壇中的思辨過程和學術探索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獨立思考,進一步促進軍事理論和專業教學互動式及自主學習方式的革新,取得較好的任職教育教學效果。真正做到賦予國防生從事第一任職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真正實現與部隊的無縫對接。
將慕課有效引入國防生任職教育的做法還處于摸索階段,需要地方院校、軍校和軍隊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蔡文璇,汪瓊.2012:MOOC[J].中國教育網絡,2013(4):16-18.
[2]韓峰,弟宇鳴,黎素芬.以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構建國防生任職教育課程體系.深化軍隊院校改革研究,中國軍事教育學會[M].金盾出版社,2015.
[3]郭暉,李雪紅.軍校學員隊MOOC的需求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1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