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忠英
摘要: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教學仍不同程度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老師包講、學生包練的單調、枯燥機械重復的教學模式中,而是要針對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學習主體的個性差異來設計適合使不同學生得到相應發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來不斷激發興趣,挖掘學習的動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培養;興趣;質疑;競賽;表揚
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得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興趣是學生認識事物和關心事物的主要動力。古今中外凡在學業中有成就的人,對學習都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數學保持濃厚興趣的人,他會全神貫注地進行學習,千方百計地想方法去認識和解決數學問題,平時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正如華羅庚所說:“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廢,好之不倦,因之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皮亞杰曾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美國拉扎勒斯等人的實驗研究表明,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效果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無興趣,決定了他對學習的愛厭和執著追求。如果學生對學習不能保持興趣,就會視學習為一種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從而導致學習效果較低,成績下降。因此,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后,就更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手段來誘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習興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漲,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數學這門學科的抽象性決定了它有一定的枯燥感。在數學課上教師在有意識地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內驅力,不拘一格敲開學生智慧的大門,讓數學課充滿活力,也讓學生愛上數學這門學科。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形成,無論干什么往往憑興趣出發。天真活潑的孩子只有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形成強大的推動作用,才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新知,學習新知。因此教師要注重根據低段 學生的身理,心理特點,研究他們學習掌握知識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習環境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無可非議的。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應從教師的自身做起,教師要主動參與其中;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正確引導他們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領悟到自己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終身學習的主人;最后,可以通過自辦班級學習報、定期辦好黑板報、組織學生寫好數學日記、開展好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實施“超市式”數學作業、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數學競賽、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等形式,為學生創建一個平等、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以語言的藝術增強數學的趣味性
語言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語言科學準確、生動形象、幽默風趣、親切自然,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鼓勵和陶冶。數學這門學科系統性和抽象性較強,更需要教師能以精湛的語言藝術,并賦以優美恰當的表情、動作、手勢、變無趣為有趣,變無聲為有聲,變無形為有形,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藝術氛圍,使他們在愉悅、和諧的氣氛中產生共鳴,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以質疑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科學家李政道說:“學問、學問,要學會提問。”可見“問”是思維的開端,是創新的基礎。現代教學提倡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質疑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
1、創設質疑情景,激發學生質疑興趣。
創設疑問情景,目的在誘導學生積極提問,將學生的認知結構與教學目標充分暴露于課堂,以利于通過討論解決問題。如:在引入新課時,課件出示:“龜兔賽跑”。(如圖所示)森林中在開運動會,烏龜和兔子正在爭奪冠軍,龜跑的是邊長40米的正方形跑道,兔子跑的是直經40米的圓形跑道,他們倆同時從A點經B點跑了一圈,又同時回到A點,這下可難住了老虎裁判。學生聽到這里疑問頓生:“誰是冠軍?你怎樣評判?烏龜所跑的路程是正方形,怎樣求正方形的周長?兔子所跑的路程是圓形,怎樣求圓形的周長?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一個個有價值的問題不斷生成,并產生了解決這些問題的興趣和欲望,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培養。
2、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質疑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開放性問題的材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讓學生學會質疑。如:在測量圓的周長時,給學生提供一元的硬幣,象棋子,在紙片上畫出的圓,細繩和直尺等材料,讓學生想辦法測量它們的周長。留給一定的時間思考,學生會自言自語地說:“用什么方法測周長?用什么工具測周長?”當學生用細繩測量畫在紙上的圓的周長時,感到不方便,學生便疑問頓生:“是否還有其它方法測量圓的周長呢?怎么測呢?”這時再讓學生由小組討論完成。從而促進學生的質疑能力,逐步養成多思善問的習慣。
四、應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多媒體教學,能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這種直觀教學,增大了課堂容量。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優生和差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優生從被動等待中解放出來,差生從被動壓抑中解放出來,小學數學課堂呈現出多邊、互動、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場面。
五、開展競賽活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
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好勝心,而這在小學生的身上表現得更是突出。只要是力所能及的,能為集體作貢獻的,小朋友們往往是有一份力出一份力,興致特別高。教學中,都要把學生根據學習層次編成若干小組,這樣每個小組中的學生水平雖然是參差不齊,但是總體成績卻差不了多少,并且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認識到這點。然后規定每一次的考核不是看你這個人做得怎么樣,而要看你所在的這個小組的成績如何。通過這種競賽,學生的學習興趣濃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高了,而且小組中互幫互學生的氣氛也熱烈了。學生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提高,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表揚與鼓勵相結合,強化學習興趣。
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有些學生往往感到某一方面很吃力,產生厭學的情緒,這時候教師不能單純以“批評”論事,對學生應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絕不能諷刺挖苦學生,以免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形成敵對意識,產生逆反心理,加深厭學情緒。而應以“鼓勵”為主,尋根問底,找出病源,對癥下藥。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師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其實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則在于學習碰到困難時,得不到幫助和鼓勵,從而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對于這一類學生,尤其應該在思想上給予鼓勵。他們一有進步,教師應及時表揚。要知道,有時教師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乃至一個眼神,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贊許和表彰都能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因此,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和認知程度加以正確引導和耐心的輔導,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心情,從而強化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作為數學教師,只要用心思考用心發現,就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