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剛
高中班主任是高中學校最基層的管理者,是班級工作的“主角”,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和紐帶。班級管理工作好與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最直接、最具體的教育活動,可以說,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會井然有序,班集體才會有序而正常地運轉。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育質量的好壞。所有這些都說明了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對學校工作的重要意義,為了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探索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轉變理念,學會對高中生柔性管理
長期以來,高中班主任工作普遍以剛性管理為主,常采用約束、監督、強制、懲罰等管理手段。這種管理方式能夠嚴格規范學生的行為,但人性化的東西少了一些,容易忽視學生的尊嚴和情感,壓抑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產生逆反和抵觸心理。高中學生正處在一個從少年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也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學生在心理方面還不成熟,在人際交往方面還存在障礙,班主任如果對不“服管”者動輒舉起“處罰”、“處分”的大棒是不行的,應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強調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柔性管理”。
在班級管理中實施柔性管理,需要班主任做一名有心人,細心觀察學生,了解學生,抓準學生的思想脈搏,然后有的放矢地采用教育手段,并且不斷變化教育方式,從而實現柔性管理的目標。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團)會、運動會、藝術節、教學節、大型勞動等時機,鼓勵學生“重在參與”,無論表現如何都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開展每日一題、每周一歌、課前演講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競選和組建戲劇社等活動。這些活動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挖掘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自主自覺地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學的行為方式。另一方面開展民主管理,學生能做的事讓學生自己去做,學生自己不能做的事要指導學生去做,這樣,學生是班級的主人,班級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學生,學生有了這樣的感覺,班風就一定會好起來。講究民主,就是要求老師與學生平等,老師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講究民主,更應注重科學,沒有科學的民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要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發展民主。要因勢利導,發揮學生的熱情,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班級的管理和建設,做班級的主人。
二、積級引導,把握時機進行賞識教育
人都是從幼稚、無知走向成熟、博學的。青少年學生由于生理、心理尚不成熟,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定性,其健康成長是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的引導工作就顯得更為必要和重要。高中生更愿意在同學中表現自己,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體驗自己的能力,比在初中時更在意自己的學校和班級。班級有事班主任應多與學生商量,多征求學生的意見,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級性,也可解脫班主任一些無謂的瑣事,形成良好的班風。學生取得了進步,班主任要及時給他們適當的鼓勵和贊美,應把握時機對他們說,你做得很好,相信你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學生經過老師的鼓舞,會對自己的行為充滿成就感,以期望下次的進步。如此一來,不僅達到了教育學生的目的,而且也讓學生有了更大的進步空間。
三、愛生如子,做到全面一視同仁
高中生要比初中生更懂得愛,同時也更需要愛。他們在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一方面表現出成熟、自信、頑強等特征,但另一方面又會表現出脆弱,遇到困難容易退卻的現象。這就需要老師的關愛,使他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特別是那些有毛病的學生,他們平時聽到的多是批評,他們最缺乏別人的理解及老師的愛。因此,高中班主任不僅要在學習上,而且還要在生活上、思想上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到老師可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子女怕父母偏愛,學生更忌老師偏愛,瞧不起他們。高中班主任必須注意學生這一心理,要一視同仁。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老師應常去關心學生,照顧學生,哪怕是一句話,在學生心中都會產生很大的波瀾。高中班主任應學會利用這一點,及時發現那些需要關愛的同學,及時獻上一個真誠的鼓勵,那將是對學生的最好獎勵。班主任要善于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所想所思,切實關心學生內心的感受,盡力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當學生的權益受到損害時,要敢于直言,保護學生,對學生的優點則要毫不吝嗇地進行表揚。班主任只有在管理工作中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融入自己的真情,才能在學生中形成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四、以點帶面,培養得力的班干部
優秀的班干部能為班級做很多很有益的工作,能夠帶動全班同學團結奮進、嚴守學校紀律,共同進取,共同拼搏,同時鍛煉了自己的組織工作能力。確定那些思想積極、態度端正、熱心班級事務、樂于做出貢獻、有較高威信和號召力或具有一定特長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兼顧男女生均衡。在班級管理中,班干部要各司其職,同時又要通力協作,班主任要把大權下放到班干部手中,讓班干部自己來組織開展各項班級工作,開展集體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發動他們創辦黑板報,表揚先進,宣傳班干部的先進事跡,批評不良現象和不良傾向,樹立正確的言論導向,通過各種活動,班干部的組織領導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學會溝通,建立有效的家長溝通機制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由于家長和子女長期生活在一起,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習慣非常熟悉,子女一旦有什么不正常的表現,很容易及時覺察。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子女的特殊親切感以及子女對家長的特殊信任和依戀感都使得家長能更容易掌握與調控子女的行為。因此,經常性、多方式、多渠道的溝通交流能夠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這不僅能幫助孩子及時地查錯糾弊,而且能在交流中培養孩子的獨立而周全地思考能力。現在距離已不再成為學生與家庭、家長與學校溝通的障礙。因此,加強家校聯系,提供多渠道的交流平臺,增強家長主動參與的意識,對提高育人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班主任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簡單中透著繁瑣,苦累中收獲著快樂,要想帶好一個班級確實值得我們去研究,去多想想方法,作為高中班主任,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潛心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從而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