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
【摘 要】“布局”原是圍棋術語,一般是指文章、繪畫的結構層次,也指對事物的規劃安排。導演構思中的布局是指導演構思作品的結構層次,即對電視藝術作品的先期籌劃和精心安排。
【關鍵詞】電視;導演;構思;布局
中圖分類號:J9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14-01
一、電枧藝術的結構特征
(一)電視敘事。生活故事是線性的,以時間順序述說發生的事情。電視敘事則是導演構思出來的故事,可以自由轉換或交替時空,省略時間,重復內容。這種敘事方法可以使一個并不精彩的故事生動起來。
(二)完整統一。完整統一是導演創作的首要原則。改動劇本某個部分,就會使整體發生變化。特別是對單一主題的作品,導演不能用過多的次要矛盾和細節來分散整個作品的統一性。因此,在電視藝術作品整體結構中,導演首先要考慮的是主題。
二、布局
布局是電視藝術作品創作的具體環節,導演構思中的布局就是如何來安排情節。現實生活的矛盾沖突,都有發生發展的過程,電視藝術作品的發生發展過程是由許多的情節組成和推進的。具體而言,導演構思布局是以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尾的方式來進行的。
(一)序幕。序幕多為簡介式的片頭,或回顧上一集結尾內容。在敘事性作品中,序幕并不一定有明顯的段落,也很少放在片名前面。特別是劇情類電視藝術作品。
(二)開端。開端一般是指作品的開頭,在敘事作品中指矛盾沖突開始,它是故事情節發生的起點,目的是制造事端。導演構思布局開端時,都希望開端所制造的事端,能引發的懸念,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懸念是指對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的關切心情。電視藝術作品的序幕、開端的重要作用就是設置懸念,多以突發事件打破原有的平靜。導演經常用一種免去單純交代人物現狀而開始故事的處理方法將懸念設置于開端部分。有些懸念設置在序幕里,將序幕、開端部分合并,或用開端來代替序幕。有些作品的開端并不是劇情中的某一特定場景,而是一種預告片形式,選擇劇情中短暫的、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畫面引發觀眾的好奇心。懸念性的開端有時還放在片頭字幕前來加以表現。
(三)發展。發展就是情節的發展,指隨著開端引發的每一個矛盾沖突之后,展開的并推至高潮的矛盾形成過程。發展是電視藝術作品的主干,它是由一系列矛盾沖突所組成的,在形成高潮以前,矛盾沖突的發展必須要有最充分的體現。電視藝術作品中,情節發展越曲折,故事就越動人,吸引力也越大。布局發展部分可根據情節的多少、矛盾沖突的設計,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單線結構或多線結構等。通常,情節較復雜的電視藝術作品,發展部分多以雙線、多線的結構方式布局。故事情節中懸念重重,線索多,需要經過反復曲折的過程才能逐一解開謎團。導演就要在發展部分充分利用蒙太奇手法,如平行交替、時空交替、時空交錯等。
導演在構思時,這個部分的布局必須將情節充分展開,充分顯現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矛盾沖突。導演對發展部分布局的好壞不僅可以衡量其藝術功力,也是電視藝術作品成敗的關鍵。
(四)高潮。高潮是指電視藝術作品中的矛盾沖突發展到最尖銳、最緊張的部分,情緒、情感等方面的力度聚集到最高點。在這一部分中,作品的主題、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最集中、最充分的體現。導演在構思布局這一部分時,可以用以下方法來安排。
第一,設計安排人物眾多、氣氛熱烈、情緒高漲的場面;第二,設計動感比較強烈的場景;第三,設計安排人物情緒飽滿、令人感動或激動的場面;第四,構思設計鏡頭轉換快、節奏強烈的場面;第五,音樂、音響節奏的變化,配合畫面創造出高潮的氛圍。
(五)結尾。電視藝術作品在高潮部分之后,一般都有一個做結論或沒有明確結論的放松情緒的過程,有的作品在高潮部分之后就快速進入結尾,作品結束得鮮明有力。電視劇一般采用大團圓結尾方式,這是因為電視劇的觀眾通常喜歡封閉式結構的結尾。沒有直接提出解決辦法的開放式的結尾,也是導演構思結尾的一種方法,它可以使觀眾既滿足,又不滿足,似乎故事還沒有完結。導演構思結尾的方式有很多,如解決一些問題、又留下一些沒解決的問題的半開放式結尾,以及循環式等。
在構思布局的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尾這五個部分,有的導演喜歡將序幕、開端兩個部分合并在一起,因此,電視藝術作品的總體結構從布局上一般為四個或五個部分。另外,導演在構思時,還要考慮作品的風格式樣、人物性格、構圖、演員表演、服裝道具、音樂音響等。針對這些構思設計,導演與其他創作部門進行溝通,并提出要求,使所有創作人員統一思想,最終共同完成導演的構思。
參考文獻:
[1]蔡麗.電視導演與觀眾的審美標準[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2(08).
[2]崔東哲.試述電視導演的修養[J].聲屏世界,1995(04).
作者簡介:
韓 松(1970-),男,安徽人,漢族,哈爾濱廣播電視臺,三級導演(中級職稱),本科,研究方向: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