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含
【摘 要】舞蹈《點絳唇》展現了一個大家閨秀的等待與無奈,把古典舞的身韻細膩地融入舞蹈動作中,通過舞蹈作品特有的寫意手法,把一個女子等待心上人的心理過程十分清晰地表現出來。該作品的舞蹈技巧與其他古典舞作品相比使用較少,但是人物的情緒與小動作表現豐富,心理活動很多,身韻的展現符合人物的形象,將作品完整地呈現出來。
【關鍵詞】古典舞;《點絳唇》;藝術形式
中圖分類號:J7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42-02
舞蹈《點絳唇》以靜、動、靜的編排節奏進行,表現了女子等待、期盼、失落三個階段的心理變化與肢體語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女子在封建禮教束縛下必須要遵守所謂“禮”的心理和行動,而在音樂的鼓點處理上與舞蹈定點的配合相當精彩,動靜結合,抓住人心。這部作品展現了中國古典舞特有的身韻,提沉的運用處處可見,而這種提沉增加了角色的時代感,反映了人物的心理變化。觀眾在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國戲曲的影子。
深受封建禮教束縛的大家閨秀,是不能拋頭露面的,所以故事圍繞著一間空屋、一把椅子、一面鏡子展開。其中,有些情節是真實的,而有些情節是伴隨著回憶和幻想虛構出來的。舞蹈情節是指在舞蹈或舞劇中人物之間矛盾發展的過程,是表現人物行動和內心的重要因素。如果什么都想表達出來,情緒過于復雜,那么表演時營造意境就很困難,因此要結合內容有所取舍,沿著主線合情合理地設計,才能完美展現作品。
編導在創作時,用舞蹈語匯提煉出的舞蹈情節越典型、生動、完整,就越能深刻準確地反映生活的本質和作者的思想。舞蹈情節中細節的選取,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從美學的角度攫取生活中有象征、隱喻、暗示性的典型情節,融入到舞蹈表演中,使得作品主題和人物更加突出。
用舞蹈去闡述人生、表達情感,不是單純地表現技術技巧,而是要讓觀眾看懂,并產生共鳴。圍繞著中心思想層層展開,情節才會引人入勝。只有這樣才能編創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舞蹈《點絳唇》立意獨特,在舞蹈開始,一女子背對觀眾坐在椅子上,四周一片黑暗,只留下一束定點光,襯托出女子的孤獨,似有道不盡的幽怨。她好像聽見夫君歸來的腳步聲,再次回眸看看,卻還是失望,在一次次無奈與失望下,只能拿起鏡子,輕點紅唇妝扮自己,生怕夫君歸來看見自己憔悴的模樣,怠慢了心中所盼之人。女子在琵琶聲中,坐在椅子上輾轉擰動,自我陶醉,欣喜中難掩緊張。這個開端給角色一個很明確的定位,在發展與高潮段落,舞者以情緒為主,一種是自顧自美,對鏡梳妝的歡喜雀躍;一種是且盼且望,患得患失的惴惴不安。這兩種情緒形成明顯對比,耐人尋味,在情節的起承轉合中都蘊含著“盼”,但是這種“盼”不是單一層次的盼,而是隨著情節的變化而變化。
受音韻的感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一切如夢如幻,似霧非霧。遠處樓臺亭榭,小橋流水,林木蒼翠,有位佳人在那對鏡梳妝,輕點紅唇,企盼夫君歸來,只為再遇時妝容艷麗,回眸生輝。似乎這就是編導為《點絳唇》編織的意境。當代的古典舞繼承了歷史精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修改,形成現在獨具特色的古典舞風格。而今的古典舞作品的選材多取自歷史典故和古代詩詞歌賦。
創編《點絳唇》的“金牌”編導佟睿睿女士(國家一級編導,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中國舞專業,現供職于中國歌劇舞劇院,也是上海歌舞團的特聘編導),了解古典舞的人都應該知道,很多經典作品都出自她之手,比如《似水流年》《春江花月夜》《鄉愁無邊》《羅敷行》等,最著名的莫過于《羅敷行》《扇舞丹青》,也是現在很多專業院校的借鑒之作,而《點絳唇》是其近期比較出彩的優秀作品之一。《點絳唇》表演者是來自北京舞蹈學院的華宵一,充滿舞蹈靈氣的華宵一也是當年《羅敷行》的表演者,其扎實的基本功與豐富的情感為這部作品帶來了榮譽。《點絳唇》榮獲第十屆“桃李杯”古典舞女子組第一名,可以說,這是一部上乘之作。
“身韻”即“形神兼備”,“身心并用,內外統一”這是中國古典舞的關鍵,是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靈魂所在。一個出色的舞者,在舞臺上要一氣呵成地表演完,就要有“氣”貫穿始終,才會讓觀眾感到賞心悅目,同時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呼吸”在古典舞中被稱為“氣息”,氣息在舞蹈《點絳唇》中得到了很好體現。
作品開端,在舞者坐在椅子上梳妝打扮的幾個簡單動作中,呼吸的張弛是對緊張期盼和羞澀含蓄的最好詮釋,哪怕再簡單的動作也要從丹田開始發力,逐漸貫穿到身體各個關節,指尖、眼神,甚至全身都可以感覺到,不斷延伸,充滿精氣。在技巧動作中也包含著身韻,強調“精”“氣”“神”和手、眼的配合,如大開大和的舞姿連接著旋轉、踹燕、旋子等動作,“身韻”和技巧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帶給觀眾視覺上的沖擊和享受,行云流水的動作結合身韻,使整個舞蹈更加自然靈動。舞蹈表演離不開“身韻”,這也體現了身韻的魅力、價值。
古典舞《點絳唇》是對古代詩詞《點絳唇》的再次解讀,對一個深閨女子盼君歸來的復雜細膩情感進行了完美演繹。古典舞的“韻”“情”“境”在該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韻”是中國古典舞的精髓所在。在舞蹈作品中,“韻”貫穿整個舞蹈,體現其韻律與韻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情”直接影響著舞蹈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作品《點絳唇》中,女子盼君歸來的眼神、欣喜奔跑、莫名驚恐、難以抑制的悲傷、強顏歡笑……直接表達了女子的心理活動。“境”是營造出的特定時間和空間。在中國古典舞中,它是直觀表達和渲染氣氛的必要手段。《點絳唇》中,漆黑的夜晚、窗外的星空、房間中的一把椅子、女子的一面鏡子,這些給觀眾營造出一種女子在夜晚梳妝打扮,等待愛人歸來的情境,詮釋了一個深閨女子帶著思念,望著鏡中的自己,回憶著美好甜蜜的曾經,卻不見丈夫歸來的失落和無奈。其動作語言、心理活動豐富,給觀眾帶來心靈上的震撼。
古典舞并不是炫技,它是把中華古韻通過細小的動作散發出來,同時更好地宣揚古典文化,加強了對風格特點的研究。
作品《點絳唇》,從整體結構看,以靜、動、靜的編排節奏進行,動作剛柔相濟、收放自如,表現出那個時代的女子在封建禮教束縛下必須要遵守所謂“禮”的心理和行動,如坐在椅子上回頭看窗外是否丈夫回來的場景,動作配合呼吸,剛柔相濟,讓觀眾感覺到:你真的回來了嗎?為了不讓心愛的人看到自己憔悴的模樣,在之后的梳妝打扮上更是很好地表現了女子的柔美,與第二段思念郎君的各種跑及跳等動作有著鮮明的對比。而在音樂處理上,鼓點與舞蹈定點的配合相當精彩,動靜結合,抓住人心,刻畫出人物的心理變化,同時融入的戲曲元素也增加了角色的時代感,扣人心弦。
舞蹈《點絳唇》能成為一部優秀的作品,離不開華宵一的精彩表演。通過她的演繹,讓觀眾感受到一個大家閨秀的等待與無奈,把古典舞的身韻細膩地融入到舞蹈動作中,展現了人物形象,同時把古典舞的“形神兼備”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