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電影中好萊塢一直居于領先地位,自首次引進好萊塢大片后,好萊塢電影就對我國電影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新的發展機遇。文章以好萊塢大片引進前后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狀況,分析國內電影產業在好萊塢影響下,發現、分析電影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此找到對策。借鑒好萊塢的發展經驗,吸收其發展教訓,提升中國電影產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好萊塢 中國電影產業 問題及建議
一、引言
國內外研究現。國內學者對影視貿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視貿易逆差的影響,以及致力于提出有利于扭轉影視貿易逆差的策略,提高國產電影的全球競爭力,很少有涉及好萊塢大片引進對中國電影產業的影響。
在對電影貿易研究中,美國經濟學家Throsby(1999)[1]和考林·霍斯金斯(2004)從文化產品貿易的角度,討論了好萊塢大片對其他國家電影產業的影響[2]。周南焱(2014)指出好萊塢大片進口增加對中國電影產業的促進作用[3]。范麗珍(2014)認為引進好萊塢大片催生國產大片[4];王玉鈺(2012)從正反的角度綜合分析了好萊塢對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的影響[5]。
由以上可以看出,我國的電影產業,在競爭中發展,在挑戰中超越。
二、電影產業發展的現狀
2015是中國的第一個票房超過400億的年份,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國內電影票房占的總票房為61.58%,進口額占的38.42%,是7年來進口影片占比最低的一年。
我國電影業發展勢頭迅猛,在電影產業化改革以及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表現出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營銷方式方面,在線購票的方式越來越受大眾歡迎,基本上已經成為人們消費電影的第一入口。
三、電影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相對于優勢而言,我國電影產業劣勢比較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尊重不夠,相關政策法規不健全
對于好萊塢而言,其電影版權受尊重與保護的程度是與其電影產業的發展狀態之良好是有著密切的聯系的。而在我國,為發展電影產業發布的規范與指導性文件大多語意模糊且缺乏穩定性和權威性,并且實施水平低。期待《電影促進法》的頒布,會使這種無序狀態得到改善。
(二)衍生品發展不完善,電影產業收入來源單一
我國電影產業的絕大部分收入僅來源于電影票房,在加入WTO以來,我國電影票房逐年攀升,但存在一個最大問題就是衍生品的開發存在缺陷。中國雖然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的票房市場,在電影總收入中票房以及植入式廣告就占了90%~95%,衍生品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
(三)優秀人才少,電影缺乏國際影響力
目前,國內電影業依然極度缺乏高端人才。票房反映的不僅是電影的質量,一定程度受到電影導演和演員的知名度的影響。國產片為賺取眼球而制作商業電影,忽視影片質量。
四、好萊塢大片引進的影響
中國電影,無論是從發行的后期宣傳還是后期的宣傳,以及電影演員的選擇,都受到了好萊塢大片的影響。就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在好萊塢大片的影響下,中國電影產業在營銷模式、電影制作、增長方式等方面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營銷觀念的轉變
電影營銷則貫穿了影片策劃、影片的宣傳發行、影院放映及衍生皮的開發的各個階段。好萊塢電影成功電影營銷的經驗是值得我國借鑒的,在影片上映之前,它將在有線電視和網絡電視上放映,并將在出版發行物上做宣傳;在電影上映時,相關產品如玩具、影視相關產品、電子游戲等。電影與其相關產品混合銷售,彼此促進,創造了影片的品牌的同時,提高了產業效益。
(二)營銷方式的轉變
隨著國產電影質量的提高,為保持好萊塢影片在我國市場的優勢,好萊塢已經由原來不爭不搶的營銷作風轉變為通過各種營銷方式來爭取觀眾。而中國片方在上映影片時借鑒美國好萊塢電影衍生品促進票房的方式,培育中國觀影群眾,開拓電影市場。例如《喜洋洋與灰太狼》《捉妖記》等。
(三)影片質量的改變
今年的國產片,特別是自下半年以來,其質量有很大提升。
之前的國產電影很多都是靠演員、特效來賺取眼球,但今年的國產片,更重視質量,更重視內容。電影行業的人才素質,是創造出更優質的電影的基礎;只有優質電影,才能通過提高國產片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擴大電影市場的規模,為電影產業牟利,推動電影產業健康發展。
五、發展建議
我國電影的崛起離不開產業體系的不斷完善,也必須借鑒好萊塢電影的發展經驗并結合自己的優勢,形成自己特有的電影產業鏈。
(一)政府大力推進電影產業商業化進程
政府支持方面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好萊塢大片引進的限制以保護國產電影產業;另一方面是完善國內電影業法律法規對知識產權保護和打擊盜版行為的研究。目前在電影保護方面成效是相當不錯的。例如,中國的國家電影管理局要求全國各地的2000多家影院,每天早上預留2個小時,以展示國產動畫電影,以及眾所周知的“國產電影保護月”都使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出現井噴式增長。
(二)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大力鼓勵人才引進與培養
國內的電影產業高端人才稀缺情況是一個客觀存在,政府應該在政策上給予電影從業人員鼓勵,增加電影制作及管理方面的儲備人才,可保證未來我國電影產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講,電影公司應該加強電影相關部門從業人員的培訓,輸出更多的人去國外進修的機會,使電影相關專業學生積極面向市場,廣泛開展高端人才培養。
(三)提高產業附加值,大力促進衍生品開發
與好萊塢電影衍生品發展程度相比,我國電影產業的衍生品開發還處于起步狀態。目前市場上的衍生品主要有服飾、玩偶、玩具等開發程度低的衍生品,但這表明我國電影產品衍生品發展潛力巨大。可以采用四種方式1.植入廣告的收入(賣別人的衍生品);2.自己售賣自己的衍生品,比如迪士尼公園及其各種商品;3.讓其他人賣自己的衍生品,這一種方式要通過收買版權來實現;4.形象授權。如hello kitty這個形象在全世界有18萬以上多種授權開發。
六、結語
對我國電影業發展情況及制約因素進行探討后,可以總結以下的經驗與教訓:盡管目前電影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仍面臨世界其他國家電影產業的威脅。好萊塢電影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后,為我們帶來了經濟利益及國產電影發展的機遇,也使我們面臨激烈的競爭。在經過對自身地不斷完善之后,我國的電影產業能夠發展的更好,也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帶有中國獨特魅力的優秀電影會在國內外的電影市場上大放異彩,提高我國電影業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David Throsby.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Impact Factor:1.74).02/1999;23(1):3-12.DOI:10.1023/A:1007543313370.
[2]考林·霍斯金斯等.全球電視和電影——產業經濟學導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4-15.
[3]周南焱.進口大片來華20年“攪局”記[N].北京日報,2014- 07-31017.
[4]范麗珍.引進分賬機制 激活電影市場 催生國產大片[N].中國電影報,2010-08-12018.
[5]王玉鈺.好萊塢與中國電影發展——淺析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的重要價值.[J]影人論壇,2012-15:14-15.
作者簡介:趙靜(1993-),女,漢族,河南鄭州人,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