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榮+于雄華
摘要:語文既是文化知識的載體,又是思想精神的表現體,其作為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價值作用。時至今日,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類學科,其教材編制越發完善,主題鮮明的教育選文,陶冶了學生情操、強化了學生意識、提升了學生修養。對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做出分析的基礎上,就小學語文教材選文主題教育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材選文 主題教育
以教育主題為表現形式的小學語文教材選文,內容構成豐富多元,形式表現多種多樣,為小學語文教育注入了更多活力,激發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長期以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語文教材編制也越發完善,其選文教育主題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注重以生為本理念滲透,促進了課堂教育優化。新時期,如何有效利用小學語文教材選文開展主題教育,頗受業界人士關注。
一、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分析
教材作為教育的指導根本,其選文主題設計,直接決定了小學語文教育發展,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價值。綜合來看,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特點鮮明、思路清晰、內涵豐富,與時代主題緊密貼合。
(一)特點
小學語文教材選文關注整體結構搭配完整,從不同角度闡述教育主題,結構靈活多變,并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排序,為循序漸進地開展教育活動奠定了良好基礎。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排列,加強了小學語文教育與社會生活及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拓展了學生認知視野,同時開放性的內容設置,還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除此之外,每冊小學語文教材還會加入開放單元,如“外面的世界”“書的世界”等,以生活為基礎的選文,啟示學生自我發現和學習。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的這一開放式設計,塑造了良好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空間,為小學語文教育注入了更多活力。
(二)思路
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以學生認知規律為引導,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從聽、說、讀、寫等幾個核心方面入手,加強選文內容與學生想象之間的有機聯系,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創新思維意識。同時,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還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有著十分龐大的時代精神,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主義情懷。此外,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還著重強調了融入“以人為本”理念,通過強有力的文化感染力,拉近了主題教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潛移默化中影響其產生濃郁的語文情懷,使之教學參與興趣更高。小學語文主題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鼓勵他們自主探究學習,從這個角度上講,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批判與改革。
(三)內涵
環境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分析得知,豐富的內涵贊揚了自然、生命,使學生熱愛美好。以廣為流傳的安徒生作品《丑小鴨》為例,“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它‘丑小鴨。”這一段描述清晰地展示了丑小鴨的丑陋形象,因而備受周邊的詬病和恥笑,迫于壓力不得不背井流浪。然而面對命運的捉弄,丑小鴨不甘欺凌,只身前往美麗的大自然,并在飽受種種艱苦之后成就了優雅漂亮的白天鵝之身,重新綻放生命光彩。這篇選文贊揚了生命可貴,每一個存在都具有自身價值,都應得到認可和尊重,并經過不懈的努力之后綻放異彩。鮮明的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脈絡演示清晰,內涵呈現絕美,描述簡單易懂,刺激了學生的所感所悟。不同的選文教育主題贊揚了美好、傳承了精神,共同架構了小學語文教材,是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二、小學語文教材選文主題教育策略
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特點鮮明、內涵豐富,為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正確地應用小學語文教材選文,將大大提升小學語文教育實效。作者基于上述認知,提出了以下幾種小學語文教材選文主題教育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注重引導
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是主體,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發揮引導作用,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著名的教育學家席勒曾經說過,“從美的事物中找到沒,這就是審美教育的任務”。嚴格意義上講,小學語文教育不僅僅是傳承文化的手段,同時還是感悟美的過程,包括文學美、生命美、自然美等。以環境美為例,其作為小學語文教材教育主題之一,不僅可以怡情,同時還可以將之滲入到人類生活當中,改善人格品質,其相關內容呈現比比皆是,并附上了精美的插圖。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主題元素,創造自由的想象空間,引導學生自主產生腦海中優美的畫面。例如,在《美麗的武夷山》選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恰當地播放古箏曲—寒鴉戲水,并配上節奏感強的閱讀,引導學生身臨其境,使之感受武夷山的奇險之美、詩畫之美,繼而激發他們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培養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事實證明,利用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滲透主題教育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當代所編制的小學語文教材,教育主題選文具有十分鮮明的時代特性,類型豐富多樣,形式科學新穎,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例如,小學語文教材選文《綠色千湖島》《最后的淇淇》等,都描述了我國現有稀奇動物,呈現了其當前所處的生活狀態及面臨的滅絕危險。相較于童話故事類主題教材選文,科普文章更適于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所提升,他們在長時間的閱讀積累中好奇心會愈演愈烈,并逐步擴展到各個知識領域。富含專業知識的科普類文章,滿足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需求,該教育主題選文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融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在開展語文主題教育活動過程中,應適度增加課外閱讀讀物,引導學生延展知識構成,形成其對世界美好的感悟。
(三)創設情境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育領域的應用,大大改善了教育條件,使得選文主題更加生動鮮明。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個板塊選文的教育主題不同,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及手段,使之呈現的更加清晰。具體到小學語文教材選文主題教育上,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選文,準確定位教育主題,把握中心文化思想,并全面了解其中呈現的畫面,借助網絡等手段選擇合適的素材。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將教材選文中描述的內容制成課件,有機地把相關素材資源整合在一起,還原當時的情景畫面,并按照主題發展脈絡循序漸進地展示出來。如此,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帶來的感覺刺激,加深學生對選文教育主題的理解,使之精準地掌握其中蘊含的思想文化。此后,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就自身的所感所悟進行表達,并輔以恰當的評述,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等。
三、結語
未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將越發多元。作為小學語文教材編制者,要時刻關注社會動態發展,緊跟時代潮流,豐富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教育主題,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陣地作用。而身處教育一線的教師,則應該深刻領悟選文教育主題內涵,認真剖析語文教材選文內容所折射出的文化思想,并引導學生學習,進而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俞明雅.小學語文教材選文標準的堅守與嬗變——基于百年語文課程文件的分析[J].教育參考,2016,(01):78-83.
[2]李靈玲.小學語文國學選文的特點分析[J].山西師大學報,2014,(S3):126-128.
[3]張璇.論小學語文教材選文“兒童文學化”的缺失[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6,(02):20-23.
[4]楊云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融入語文教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6,(05):51-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