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摘 要 企業政工工作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正確方向的重要保證,是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能夠深入企業最重要的渠道,也是塑造企業的“靈魂”的重要手段,因而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當前背景下,企業應重塑良好的企業文化,將政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進相關工作的開展,塑造良好的企業氛圍,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文分析了企業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與企業文化間的關系,進而就如何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推進政工工作提出了相關措施。
關鍵詞 企業文化 政工工作 方法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2
企業政工工作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正確方向的重要保證,是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能夠深入企業最重要的渠道,也是塑造企業的“靈魂”的重要手段,因而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作為市場最重要的主體,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其政工工作卻受到了漠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形成了新的挑戰。這歸根到底是企業文化出了問題,因此在當前背景下,企業應重塑良好的企業文化,將政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進相關工作的開展,建設企業軟實力,提升競爭力。
一、政工工作對企業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處于社會經濟轉型期,一方面計劃經濟體制的因素仍然在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市場經濟制度日趨完善和成熟,處于這種轉型的特殊階段,必須要確保經濟發展與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之間的平衡。對企業來說,就是在關注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關注企業的政工工作,這是確保在我國企業和諧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的唯一途徑。
(一)政工工作對企業的發展有指導作用
在我國很多企業,員工知識文化程度較低,政治理論水平低,缺乏管理經驗,其素質難以滿足工作的需要,所以通過對員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他們在工作的同時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就顯得很有必要。在當前企業政治工作中,要認真研究員工的現狀和需求,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宣傳方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在現階段的企業政工工作中,員工對基本理論知識往往存在著抵觸心理,這導致培訓效率不高,一些訴求也沒法及時解決。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將思想政治學習與員工的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讓員工了解自身工作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黨和國家在相關領域出臺的政策措施,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政治理念。
(二)政工工作在企業發展中具有核心地位
政治工作是我國在長期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同時在現階段,它是建立企業歸屬感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手段,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政工人員掌握和了解企業發展的新思路,在工作中關注社會的發展趨勢,積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模式。
(三)政工工作的示范作用
唯有改變和突破,企業才不至于被市場所淘汰。這就必須改變陳舊的工作方法和觀念,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善的管理機制、良好的工作方法以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政工人員要做好示范帶頭作用,首先要從企業的文化定位出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為業務部門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其次,通過交流和情感溝通,宣傳企業文化的本質,引導對工人的價值取向,讓企業管理順利改革、發展潮流。總之,政工干部自己要用實際行動在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
(四)政治工作無可替代
政工工作的作用無可替代,不僅由于它是構成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由我國經濟制度所決定的。時代在變,企業發展過程遇到的情況也在變。這就要求我們要及時轉變思想政治工作觀念,不要被傳統的工作模式所羈絆,找準政工工作的定位。企業政工工作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干部,這樣才能讓員工信服,形成號召力,反之政工工作則難以開展。當前企業政工工作面臨很多新的情況,其中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做好政工工作的同時,又不干擾企業正常發展。要解決這個問題,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就必須既能了解業務又了解技術,只有有擁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才能不負眾望。
二、企業文化與政工中的聯系及相互作用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形成的一套價值觀念、規章制度等。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已經不存在所謂的單純的經濟活動,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與文化相互聯系,一體運作。當前呈現出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所有企業都開始注重文化建設。另一方面,政工工作則主要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教育,旨在為員工樹立的人生觀、價值觀,抵制錯誤的思想觀念。總之,政工工作與企業文化二者之間關系密切,相互作用,前者的順利開展有利于促進后者的建設,反之后者發展良好對推動前者也很有益處。
(一)增強企業軟實力
如果將企業的軟實力比如為人體,那么“血肉”就是企業文化,“骨架”則是由政工工作所建立,二者缺一不可。對企業來說,要增強凝聚力,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就必須既要有“血肉”,也要有“骨架”,二者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開展工作。傳達黨和政府的思想路線、大政方針政是政工工作重要內容,而這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將政工工作納入進來,讓企業的核心理念與黨和政府所確定的政治思想相協調,使企業文化不走偏,經營理念不落伍,讓所謂文化上的“虛”變為工作中都可實際依循的規章制度,讓軟實力變為硬實力。
(二)激發員工的創造性
如今在我國,黨的基層組織已經遍布大中小企業,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日益增強,對其他員工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政工工作在這其中可以發揮獨特作用,也就是結合企業文化,在實際工作中將黨的先進理念解釋好、宣傳好,把思想政治將于做實、做細,激勵黨員職工發揮模范作用,使之熔鑄企業文化之中。透過創新的企業文化,進步一激發其他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發揮制度和文化的力量是推進企業政治工作的需要
企業處于市場經濟改革的前沿,政工工作的導向作用不容小覷。企業進一步推進政治工作,有賴于建立全面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同時,依托制度約束,確立文化建設的主旋律,為文化建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目前,有一種現象在企業中十分普遍,那就是在培養員工過程中,重技能而輕文化,對企業員工的職業規劃也缺乏指導。長此以往不利于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也難以對員工產生向心力。另外,當前企業政工工作中存在著嚴重的形式主義傾向,相關要求并沒有得到貫徹落實。因此,政治工作要依靠完善的培訓管理體系,通過符合企業文化內涵的培訓,塑造統一的企業理念和文化價值觀,然后通過規章制度強化這一理念和價值,并借助制度的作用提高政工工作的實效性。
文化作為精神要素,凈化和影響每一位員工,它有助于全體員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建立共同的發展目標,增強企業的榮譽感。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充分重視文化建設,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樹立核心業務的發展思路。同時,暢通內部溝通管道,降低溝通成本,增加溝通效率,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有之義。政工部門和員工之間應該做到信息共享,并構建激勵機制、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加強民主監督,提高政工工作服務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業與員工的心理契約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由外部因素的變化所決定的,因而企業政治工作需要企業文化提供指導和支持,這就要求企業政治工作必須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前提。
四、借助企業文化建設,推進政工工作開展的方法
(一)發揮好人力資源的作用,為政工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當前市場大浪淘沙,企業成敗的關鍵往往取決于人才。尊重人才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應重視在企業規章制定內挖掘人才的潛能,充分考慮員工的切身利益,并顧及他們的長遠利益;相反,若不尊重甚至損害職工利益,最終只能被職工所拋棄,企業也將失去做政工工作的基礎。因此,企業的管理應善于回應員工的心聲和文化訴求,樹立長期發展目標,做好長遠發展規劃,為政工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此外,為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和認同感,在實施企業文化建設時要尊重和保護每一個人才的權利,使員工和企業利益綁在一起。只有這樣,當企業出現危機或困難的時候,員工才可能全力以赴,協助企業制定切實有效的決策渡過難關,這是政工工作應該達成的目標。
(二)建設以員工為主體的企業文化,推動政工工作開展
以員工為主體的企業文化就是營造一種“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文化氛圍,這是現代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對今天的企業來說,沒有什么資源比員工更為寶貴,而政工工作面向的就是企業全體員工,因此,企業政工工作所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堅持以員工為主體的價值取向,也就是在企業生產過程中要充分相信職工、依靠職工,尊重他們的主人翁地位,發揮他們的主體性作用。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把政工工作到員工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讓員工認同企業的理念、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從而從內心深處對企業產生歸屬感,愿意幫助企業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三)建立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文化,推動政工工作與時俱進
在互聯網時代,創新速度一日千里,如果缺乏創新精神終究被時代所淘汰,因此企應該加快建立的創新企業文化,在各個方面都樹立創新意識,政工工作也不例外。在創新的企業文化推動下,政工人員要突破思想上的藩籬,緊跟時代潮流,根據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和需要,不斷調整政工工作方法與內容,引導職工突破陳舊的思維模式,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推動企業的創新升級。
五、結語
除了上文所述,企業政工工作還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加強學習,培養過硬的的業務素質與職業道德,提高企業領導對政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二是抓好政工隊伍建設,增強責任意識。政工隊伍的素質過不過硬會直接影響生產經營服務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好壞。三是加大廉潔風險防控管理力度,確保公司穩定發展。
在新時期,從市場經濟發展的角度研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是企業政工工作理論與時俱進的內在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政工工作適應社會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的客觀需要。總之,對企業來說,政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必須堅定不移的落實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