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 要: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優化課堂教學,讓課堂這40分鐘有限的教學時間煥發無限的生命活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應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高效 實踐
構建高效課堂,必須改變傳統單向靜聽式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與實踐,及時給予指導和點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善于通過多樣化的活動給學生搭建語言展示平臺,把學習的時間和權利還給學生。下面談談本人的一些粗淺做法:
一、利用兒歌教學,從提高興趣入手實現高效課堂
很多學生在歌聲中,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一些學生課前消極的情緒也能被歌聲吹散。歌聲的魅力是很大的,需要教師積極挖掘,使課堂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課呈現環節,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造兒歌,使學生進行相關學習。如在新單詞教學時,教師可以把一些單詞編成兒歌,中英結合,激發學生單詞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學生能夠在兒歌的詠唱中掌握有關單詞。例如:你拍一,我拍一,window window 是窗戶。你拍二,我拍二,floor floor是地板。……其實,兒歌的用途很廣泛,只要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把內容融進兒歌中去,就能創新教學形式,讓學生快樂學習,積極參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英語的交際功能,實現高效課堂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本質就是用于交際。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多是以枯燥灌輸語法知識為主的“啞巴式”英語,忽視了英語的交際功能,也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信心。新課標提倡“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教學原則,讓每個學生都開口說英語是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在課堂的前五分鐘,師生可以進行“Free talk”活動環節。教師可以用提問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日常交際會話。例如:How are you ? Nice to meet you等,或者也可借助前面學過的句型來與學生交流。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 color is your hair? Where do you live?等。在會話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對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也加快語速,提稍微難一點兒的問題,對于學困生,教師要多留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也能參與到會話中來。
三、利用直觀教具,游戲,實現高效課堂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自制一些教具來輔助教學,也可以在教學中使用一些實物教具,這對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都有積極的作用。例如:在教學tomato,potato,carrot等食物類的單詞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實物,帶進教室,在課桌上展示出來,一個個指給學生,教學新單詞。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爭搶著根據實物進行英語拼讀,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生可以有效地掌握這些單詞。教師還可以根據一些教學內容,組織一些游戲活動。例如:在教學nose,eyes,mouth,ears,head等單詞時,教師可以瞪瞪眼,吸吸鼻子,甩甩胳膊,踢踢腿等。師生一起做動作,并齊聲喊出相關單詞。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可以有效地學會單詞。
四、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實現高效課堂
和諧的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會令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從輕松愉快,個個精神抖擻。教師的講解要生動有趣,幽默詼諧,使學生不時發出會心的微笑,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圍繞中心各抒己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建立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要利用自身良好的師德、風趣的語言,十足的親和力,飽滿的熱情,真實的感情構建起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情真意切,配合默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效的課堂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幸福中成長;在學習中感受著快樂,在成長中收獲著幸福,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作為一門語言,教師應該為孩子們架起用英語溝通的橋梁,“默默無聞”是學不好英語的,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主動地學習,從而打造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
五、創設多種活動情景,實現高效課堂
在英語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多說、多練。但是讓低年級的學生反復單調地操練,會變得枯燥乏味,學習效率降低。只有通過具體的表演和反復做游戲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到別人家做客,主人和客人在進門時的對話,我就地取材,讓一個學生做客人,在門外站著,一個學生做主人,在教室內站著。客人敲門(按門鈴),主人問:“Who is it ?”客人在門外回答:“Its me.”或“Im ……”,然后主人開門說:“Come in, Please, sit down, please.”雖然這個對話比較簡單,但低年級的發生要說好,練好也要花時間才能做到。這種情景對話使學生的興趣倍增,爭著來練習,表演對話。在真實的生活背景下學習并運用了語言。例如在上“Its for you ,Happy birthday to you.”這一句型時,因為我知道班里正好有一位同學生日,我就抓住這一機會,創設了一個真實的情景:我手捧一支點著12只蠟燭的生日蛋糕,跟著錄音機里同學們所熟悉的樂曲,唱著“Happy birthday to you .”向那位同學走去,其他同學也不由自主地跟我哼起了歌。我邊向她遞上蛋糕,邊向她說:Its for you, Happy birthday to you.” 緊接著,全體學生也情不自禁地說:“Happy birthday to you,”我們共同為那位同學開了個小小的“birthday party”。他們自然而然從情景中接受了這兩句型,也知道了它們所表達的意思,減少了用母語翻譯的過程,實現了教學過程交際化,為學生用英語交際打下了基礎,使學生真正找到了英語課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
[2]《解讀高效課堂》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1年4月